第148章:光之所及
岁末的钟声即将敲响,城市笼罩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在“山河渡客”并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却没有多少节前的松懈。团队决定召开一次正式的年终总结会,不仅是为了梳理过去,更是为了清晰地定位现在,审慎地展望未来。
会议室的白板上,不再画满复杂的流程图或法律条款,而是被陈舟制作的一张巨大的、可视化程度极高的年度成果图所占据。图表的核心,是那座被抽象为光芒四射节点的【山河档案馆】,从它延伸出的两条最粗壮的光束,分别标注着“寻亲灯塔”和“技艺传承”。
“寻亲灯塔”光束之下,数据令人动容:
· 受理申请:4,728例
· 完成初步筛查与对接:3,105例
· 促成直接或间接确认\/联系:891例
· 成功实现团聚或深度情感和解(如李哲案例):127例
· 建立标准化伦理风险评估流程(RRR模型):1套
· 组建伦理委员会并召开审核会议:12次
陈舟用激光笔点着那些数字,声音沉稳而有力:“这些不是冰冷的统计。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曾经破碎或充满遗憾的家庭。我们可能只直接促成了127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但我们对另外数千个家庭提供的咨询、筛查和情绪支持,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摸索出的这套伦理流程,让我们在介入他人生命时,更加负责,更加温暖。”
他切换画面,展示了档案馆情感图谱的年度对比。代表“离散焦虑”和“技艺失传忧虑”的暗色区域,虽然依旧存在,但其边缘被许多新出现的、代表“释然”、“和解”、“希望传承”的暖色光点所渗透、照亮。
“技艺传承”光束则展现了另一种成果:
· 完成系统性数字记录濒危技艺:7项(以周老爷子的彩绘为核心)
· 建立初步传承人匹配机制并促成拜师:3对
· 与国家级非遗中心建立试点合作框架:1项
· 相关数字资源访问量与研究引用次数:呈指数级增长
“我们不仅是在抢救性记录,”陈舟强调,“更是在尝试构建一个活态的、数字与实体相结合的传承生态系统。秦朗在祁镇的进步很快,周老爷子的精神状态也比我们刚去时好了很多。这就是希望。”
苏哲接着汇报了法律与合规层面的进展,重点展示了那本厚重的《运营管理手册》以及成功处理的数起潜在纠纷案例。“我们现在可以说,拥有了一套在国内民间公益数字机构中堪称标杆级的合规体系。这为我们抵御风险、开展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各项目组负责人、核心志愿者也纷纷分享了他们的感悟与收获。有志愿者谈到在跟进寻亲案例时感受到的人间悲欢,有技术人员谈到在优化档案馆算法时遇到的挑战与突破,也有新加入的成员表达了对团队理念的认同与投身其中的自豪。
林夏静静地听着,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充满热情与信念的面孔。她想起一年多前,自己刚刚成为“永恒摆渡人”时的茫然与沉重,想起团队最初只有三个人的单薄。如今,尽管挑战依旧层出不穷,但他们已经从一个依靠个体勇气和运气的探索者,成长为一个有着明确使命、完善架构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实体。
她走到台前,没有准备华丽的演讲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记得沈星河留下的话,关于‘记录凡人微光,折射时代巨变’。”她的声音清晰而平和,“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理念的践行者。我们收集微光,我们自己也努力成为微光。”
“我们看到了光所能及之处——它能让失散三十年的父女重逢,能让濒临失传的技艺找到传人,能让一座即将消失的老社区的情感脉搏被听见,能让我们在学术的殿堂和官方的议事厅里,为普通人的记忆争得一席之地。”
“但我们更看到了光的边界。它不能强行照亮所有阴影,无法弥合所有裂痕,甚至有时,过于炽热会灼伤他人。我们学会了调光,学会了尊重阴影的存在,学会了在照亮归途的同时,不去惊扰彼岸的安宁。”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
“‘山河档案馆’不再只是一个概念,一个账号。它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温度、有原则、有力量的‘数字人文丰碑’。它的根基,是在座每一位的汗水、智慧与赤诚。它的力量,来源于千千万万被它珍视和守护的平凡故事。”
“前方一定还有风雨,也许风暴将至。”她想起了那封尚未被点开的“寰宇科技”的邮件,“但只要我们牢记为何出发,坚守内心的准则,善用我们手中的光,这座丰碑,就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继续为需要的人引航。”
总结会结束时,窗外已是华灯璀璨。团队成员们互相道别,带着一年的收获与思考,也带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融入城市的夜色中。
办公室安静下来,只剩下林夏、陈舟和苏哲三人。
“那封邮件……”陈舟看向林夏。
林夏点了点头,终于移动鼠标,点开了那封来自“寰宇科技投资部”的邮件。
邮件内容比想象中更简洁,也更直接。对方副总裁措辞礼貌而高效,对“山河档案馆”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并认为其“商业模式”(对方用了这个词)和“数据资产”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和“广阔的想象空间”。邮件末尾,直接提出了会面邀约,希望“深入探讨未来资本合作的可能性,共同将这份伟大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办公室里一片沉默。资本的触角,终于还是无可避免地伸了过来。
“看来,”苏哲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冷光,“我们的光,不仅照亮了需要温暖的地方,也……引来了逐利的飞蛾。”
第六卷【扎根与萌芽】的故事,就在这既有丰硕成果的欣慰,又有面对未知资本博弈的凝重氛围中,画上了句点。光的边界之外,是更广阔也更复杂的世界。
第148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