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全职儿女的独白
青禾家中那堵由关爱与焦虑砌成的墙,被撬开了一丝缝隙。看着系统中那个变为灰色的心愿光点,林夏在欣慰之余,也感到一种深切的无力。个体的力量在根深蒂固的家庭模式面前,终究是有限的。她能做的,只是点燃一颗火种,真正的燎原,还需当事人自己。
她需要一些时间平复心绪,准备迎接下一个故事。然而,系统的光幕并未给她太多喘息之机,一个新的任务,带着一种与青禾的急切委屈截然不同的、更为沉郁的气息,悄然浮现。
任务Id:006
机主:第95任 (代号:逆旅)
心愿:告诉我爸,我不是废物。
愿力需求:2500涟漪
状态:【可接取】
“逆旅”。逆水行舟的旅人。这个名字本身就透着一股挣扎感。林夏立刻联想到档案中的记录:“全职儿女”——在家啃老,与父母吵架后离家出走,号码被父母停机。
这个心愿,比青禾的更加沉重,也更加尖锐。它直指核心的家庭矛盾与自我价值认同的危机。
“这个‘逆旅’,听起来情况比青禾更复杂。”陈舟看着任务描述,眉头紧锁,“‘全职儿女’背后往往是长期积累的家庭问题、就业压力和个人迷茫。一句‘我不是废物’,更像是对整个生存状态的呐喊。”
林夏能通过【共情之锚】感受到这个心愿背后,那深不见底的自我怀疑、不被认可的愤怒,以及可能连当事人自己都尚未察觉的、对挣脱现状的渴望。
“接吗?”陈舟的语气带着谨慎。这个任务显然比调解青禾的家庭要棘手得多,涉及的心理层面更深,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更大。
林夏沉默了片刻。她想起完成青禾任务后获得的临时状态——【沟通桥梁】。这或许正是为这类任务准备的。
“接。”她深吸一口气,“我们不能只挑选容易的任务。‘山河渡客’存在的意义,就是倾听所有被遗留的声音,哪怕它充满痛苦。”
【愿力-2500涟漪】
【当前愿力储备:涟漪】
记忆回溯开启,这次的感觉,像是沉入一片粘稠的、灰色的泥沼。
视野是卧室的天花板,百无聊赖。耳边是门外父母压低了声音却依旧清晰的争吵。
“……都是你惯的!现在好了,工作辞了,天天在家躺着,像什么样子!”
“你少说两句行不行?孩子心里不难受吗?现在工作哪有那么好找……”
“难受?我看他舒服得很!这就是逃避!废物!”
“废物”两个字,像针一样刺入耳膜。(林夏同步感受到一阵尖锐的心理刺痛。)
然后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投简历石沉大海,面试被拒,父母欲言又止的眼神和偶尔失控的指责。房间里堆积的外卖盒子,越来越长的熬夜,以及内心深处那个越来越响的声音:“也许他们是对的……”
冲突爆发在一个傍晚,因为一件小事。积累的情绪如火山喷发。
“对!我就是废物!行了吧!”他(逆旅)对着父亲吼道。
“滚!有本事你就滚出去!别在家里当米虫!”
摔门而出。身无分文,只有一部手机。他漫无目的地走在深夜的街头,寒冷和绝望侵蚀着四肢百骸。最后,他停在江边,看着漆黑的江水,一种巨大的虚无感将他吞噬。他拿出手机,看着屏幕上“山河渡客”的图标,这个记录了他短暂求职经历和无数迷茫夜晚的账号,似乎成了他与世界最后的连接。他留下了最后一条模糊的动态:“累了,逆旅该结束了。”然后,他注销了账号,掰断了SIm卡,仿佛这样就能切断与那个让他感到无比失败的过去的所有联系。
记忆碎片结束。
林夏回到现实,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呼吸都有些困难。这次的回溯,让她真切地触摸到了一种濒临崩溃的绝望。这不仅仅是代沟问题,而是个体在社会压力、家庭期待与自我实现多重挤压下的生存危机。
“他的处境很危险。”林夏的声音有些沙哑,“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从他最后的记忆来看,他可能有……极端行为的风险。”
陈舟的脸色也凝重起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但‘逆旅’显然切断了所有联系,我们连他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
“心愿的对象是他父亲。”林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所以,关键依然是找到他的家庭。但这次,我们不能再用迂回的信息渗透了,时间可能来不及。我们需要更直接的方式,但必须避免刺激到对方。”
她看着系统光幕上那个沉重的心愿,意识到“山河渡客”这一次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正在坠落的人。他们不仅要传递一句话,更可能要进行一次紧急的“情感干预”。
“我们需要帮助,陈舟。”林夏看向他,眼神坚定,“这次,可能真的需要‘小律’苏哲的专业建议,甚至……可能需要考虑联系一些社会支持机构。”
“山河渡客”的旅程,第一次触及了如此沉重和急迫的领域。他们要打捞的,不仅是一句辩白,更是一个可能迷失在人生逆旅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