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的云气还凝着鸿钧合道后残留的道韵,殿外十二根盘龙柱上,先天纹路流转间将洪荒的风、雨、雷、电尽数隔绝在外。昊天捧着一方刻满星辰轨迹的玉盘跪在殿中,玄色朝服的下摆垂落在云纹地砖上,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这是鸿钧自上次开讲后,首次召他入紫霄宫,且只传了他一人。
“封神劫起,三界秩序待立。”鸿钧的声音从殿内深处传来,不似人声,更像道则流转的回响,“汝为天庭之主,当承此责,拟‘封神榜’,定六御之职,统摄劫后诸天。”
话音落时,一道金光自殿顶垂落,化作一卷泛着混沌气息的斑单虚影。昊天抬眼望去,只见榜单边缘以先天篆文刻着“封神”二字,榜身空白处似有无数光点沉浮,那是待定的神位与应劫者的命数。他连忙伏身:“弟子遵道祖法旨,只是洪荒仙、妖、人各族繁杂,神位如何划分,还请道祖示下。”
“六御为天枢,封神榜为枝干。”鸿钧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道威,“六御之职,承先天星序,掌诸天权柄。其一为‘玉皇大帝’,总摄三界六道,统御万神,此位非汝莫属;其二为‘东极青华大帝’,掌幽冥救度,度化亡魂;其三为‘南极长生大帝’,掌人间寿夭,司福禄绵延;其四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掌兵戈武事,镇洪荒妖邪;其五为‘中天紫微大帝’,掌星辰运转,定四时更替;其六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掌大地生灵,护万物生长。”
每说一个职位,昊天手中的玉盘便亮起一道对应的星芒,将“六御”的职责、权柄乃至所需的先天道韵都清晰地拓印在玉盘之上。他越听越心惊——这六御之职看似各掌一方,实则环环相扣,将天界、人界、幽冥的核心权柄尽数囊括,若能定下合适人选,天庭便能真正从“道祖麾下童子所掌之地”,变为统摄洪荒的正统。
“道祖,”昊天斟酌着开口,“后土祖巫此刻仍在巫族,掌大地本源,若封‘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她是否愿意……”
“此为命数,亦是她的机缘。”鸿钧打断他的话,“巫妖劫中,后土已生悲天悯人之心,封神劫后,她自会寻到应走的路。至于其他五御,需从应劫者中择取——或为阐教、截教弟子,或为妖族残余,或为人族俊杰,需依其根骨、功德、命数定夺。”
昊天点头应下,指尖轻划玉盘,将“六御”之位先刻在封神榜虚影的顶端,以星辰金篆固定。接着,他开始梳理鸿钧此前透露的“应劫者名录”:阐教十二金仙中,黄龙真人擅御龙,或可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麾下掌龙族兵戈;截教中的赵公明掌财禄,若能度化,可助“南极长生大帝”司福禄;人族中,商汤后裔有功德在身,或可掌人间部分职权……
正思索间,殿外传来瑶池的脚步声。她捧着一个装着先天灵液的玉瓶进来,见昊天正对着封神榜虚影沉思,便轻手轻脚地将玉瓶放在旁边的案几上,低声道:“道祖让我送些灵液来,说你拟榜需耗心神,可补本源。”
昊天抬眸看她,眼中带着几分疲惫,却更多的是振奋:“瑶池,你看这六御之职,道祖已定下框架,咱们需从洪荒各族中择取最合适的人。就说‘中天紫微大帝’,需掌星辰运转,必须对先天星序了如指掌,阐教的太乙真人曾随元始天尊观星,截教的金灵圣母更是精通星象推演,你觉得谁更合适?”
瑶池走近玉盘,目光落在“中天紫微大帝”的星芒上,指尖轻轻拂过:“金灵圣母虽在截教,但她曾助通天教主整理过先天星图,对星辰轨迹的掌控远超太乙真人。只是截教弟子多有傲气,若将她列入六御,怕是会有非议。”
“道祖说,封神榜只论根骨与功德,不论教派。”昊天拿起玉笔,在玉盘上写下“金灵圣母”的名字,旁边标注“中天紫微大帝候选”,“况且截教弟子众多,若能让金灵圣母入六御,也能安一部分截教的心,免得他们觉得道祖偏私阐教。”
瑶池点头,又指向“东极青华大帝”的位置:“掌幽冥救度,需有慈悲之心,还得能镇住幽冥的煞气。阐教的文殊广法天尊曾在幽冥斩过怨灵,截教的无当圣母也有净化煞气的功法,或许可以将他们都列为候选。”
两人一唱一和,从清晨到日暮,紫霄宫的烛火始终未熄。昊天负责敲定神位的职责范围,瑶池则梳理应劫者的功德与跟脚,将合适的人选一一列在玉盘上,再标注对应的神位候选。比如“南极长生大帝”之下,除了赵公明,还列了阐教的普贤真人——他曾在人间传下养生之法,有延寿功德;“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之下,除了黄龙真人,还有妖族的九灵元圣,他曾统御万妖,掌兵戈经验丰富。
待六御的候选名单初定,昊天又开始拟封神榜的其他神位。他依着鸿钧的指示,将神位分为“雷部”“星宿部”“水部”“火部”“瘟部”“斗部”等,每一部都定下正神、副神之职。比如雷部,正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需掌三界雷法,候选人为截教的闻仲——他曾在商朝掌军,能号令雷将,且有忠勇之德;星宿部则以“二十八星宿”为核心,候选多为妖族中的星宿妖仙,如奎木狼、昴日鸡等,他们本就与星辰相连,掌星宿之职最为合适。
拟到水部时,昊天却犯了难:水部正神需掌洪荒江河湖海,人族中虽有治水的大禹,但他已转世为夏朝先祖,功德圆满,不宜再入封神榜;妖族中的水母娘娘虽掌水系本源,却已在龙汉初劫中重伤,至今未醒。瑶池见他皱眉,便提醒道:“巫族中的共工祖巫虽已陨落,但他的残魂仍在幽冥,若能以封神榜之力聚拢他的残魂,让他掌水部,既能安抚巫族,又能借助他的水系本源稳定洪荒水域。”
昊天眼睛一亮,连忙在水部正神的位置写下“共工”,旁边标注“以残魂封神,掌江河湖海”。接着,他又在火部正神的位置写下“祝融”——与共工同理,祝融虽陨落,但其火之本源仍在,掌火部最为合适。
夜幕降临时,封神榜的初版名单终于拟成。昊天捧着玉盘再次跪在鸿钧面前,将名单一一禀报:“道祖,六御之职中,玉皇大帝由弟子暂任,东极青华大帝候选为文殊广法天尊、无当圣母,南极长生大帝候选为赵公明、普贤真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候选为黄龙真人、九灵元圣,中天紫微大帝候选为金灵圣母、太乙真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暂定为后土祖巫;其他神位中,雷部正神候选为闻仲,星宿部以二十八星宿妖仙为候选,水部正神候选为共工残魂,火部正神候选为祝融残魂……”
鸿钧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认可:“名单尚可,只是需留三分变数——封神劫中,或有俊杰陨落,或有顽劣之辈悔悟,需依实时命数调整。此榜暂由汝保管,待劫中关键节点,再携榜入紫霄宫,与吾、元始、通天、老子共同定夺最终名单。”
一道金光落在玉盘上,将初拟的名单拓印在封神榜虚影上,使其从虚幻变得凝实了几分。昊天双手接过封神榜,只觉榜身传来沉甸甸的重量——那不仅是神位的权柄,更是洪荒劫后秩序的希望。
“弟子定不负道祖所托。”昊天郑重叩首,起身时,见瑶池已在殿外等候,手中捧着一件绣着星辰图案的锦盒。
“道祖说,这锦盒可护封神榜不受劫气侵蚀。”瑶池将锦盒递给他,眼中满是期许,“咱们回天庭吧,接下来,还要筹备封神榜的昭告之事——得让洪荒各族知道,封神劫不是终结,而是三界秩序的开始。”
昊天点头,将封神榜小心翼翼地放入锦盒,与瑶池并肩走出紫霄宫。殿外的洪荒夜色正浓,星辰在天际流转,仿佛在呼应着锦盒中那份即将改变洪荒命运的名单。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天庭不再是紫霄宫旁的附属之地,而是即将统摄三界六道的正统;而他自己,也将从道祖的童子,真正成为执掌诸天权柄的玉皇大帝。
回到天庭凌霄宝殿后,昊天命仙官将封神榜的初版名单誊抄三份,一份送入阐教玉虚宫,一份送入截教碧游宫,一份送入人教太清境,告知元始、通天、老子三位圣人名单的拟定情况。同时,他又命星宿部仙官将六御之职的框架刻在天庭的“通天柱”上,让所有天庭仙将都知晓未来的职权划分。
凌霄宝殿的灯火亮了一夜。昊天与瑶池坐在案前,再次梳理名单中的每一个名字,生怕有遗漏或不妥之处。当第一缕晨曦洒在天庭时,昊天看着案上的封神榜,轻声道:“封神劫,要真正开始了。”
瑶池点头,目光落在“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的名字上:“希望后土祖巫能明白,这不仅是神位,更是她护佑大地生灵的机缘。也希望那些候选者能知晓,封神不是束缚,而是为了让洪荒在破碎后,仍有秩序可循。”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封神劫会无比惨烈,会有无数仙、妖、人陨落,但只要封神榜在,只要六御之职能定下合适人选,洪荒就不会在破碎后陷入混乱,三界六道的秩序就一定能建立起来——而这,正是他们身为天庭之主,必须承担的责任。
当天庭的钟声在洪荒上空响起时,所有感受到钟声的生灵都停下了手中的事——他们知道,天庭有大事要宣布,而这件事,必将改变整个洪荒的命运。凌霄宝殿内,昊天捧着装有封神榜的锦盒,站在殿门之前,看着下方跪拜的仙将,声音传遍洪荒:“奉道祖鸿钧法旨,拟封神榜,定六御之职,统摄劫后三界。凡应劫者,若能明心见性,皆可入榜封神,共护洪荒秩序!”
钟声余韵在洪荒山川间回荡时,阐教玉虚宫内,元始天尊正捻着玉如意翻看昊天送来的封神榜誊本。殿中十二金仙侍立两侧,目光落在“中天紫微大帝候选——金灵圣母”一行字上,黄龙真人率先开口:“师尊,金灵圣母乃截教通天教主座下首徒,若让她掌星辰运转,岂不是让截教占了六御要职?”
元始天尊指尖拂过誊本上的墨迹,道韵流转间已看透昊天的用意:“昊天此举,是为平衡阐截两教。封神劫需两教弟子应劫,若榜单全偏阐教,通天那边恐生不满,反乱了劫数。金灵圣母精通星象,本就合该此位,你们莫要拘于教派之分。”说罢,他抬手在誊本上“太乙真人”的名字旁画了一道圈,“太乙可入星宿部辅金灵圣母,既显阐教气度,也能暗中监察星辰秩序。”十二金仙闻言,皆躬身应下。
与此同时,截教碧游宫的通天教主看着手中的誊本,眉头却微微蹙起。座下无当圣母、赵公明等弟子围在一旁,赵公明指着“南极长生大帝候选——赵公明”的名字,沉声道:“师尊,昊天让弟子掌福禄寿夭,看似是美差,实则是将弟子绑在天庭的规矩里!咱们截教讲究‘有教无类’,何必入这封神榜受束缚?”
通天教主将誊本放在案上,目光扫过殿中弟子:“封神榜是道祖之意,不可逆。赵公明,你掌财禄多年,人间百姓多受你恩惠,此职本就合你功德。无当圣母,你净化煞气的功法独到,‘东极青华大帝’之位,你需争一争——不是为截教争权,是为护幽冥亡魂,免他们遭劫气吞噬。”无当圣母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躬身领命。
人教太清境中,老子坐在青牛背上,看着封神榜誊本,只淡淡说了一句:“顺势而为。”随即将誊本递给身边的玄都大法师,“你去天庭回个话,人教弟子若有应劫者,皆听昊天安排。”玄都大法师接过誊本,见“瘟部正神”一职尚有空缺,便在旁注上“人教弟子多懂医理,可补瘟部之缺”,随后捧着誊本往天庭而去。
天庭凌霄宝殿内,昊天正与瑶池商议星宿部的细节,见玄都大法师前来,连忙起身相迎。待看过玄都大法师的批注,昊天笑道:“老君果然深明大义。瘟部掌疫病防治,人教弟子懂医理,正好填补空缺。”说着,他提笔在封神榜正本上“瘟部正神”后添上“人教弟子候选”,又道,“烦请大法师回禀老君,若有合适人选,可直接送入天庭,我必予重职。”
玄都大法师离去后,瑶池捧着一叠仙官递来的卷宗,对昊天道:“各族反馈已收集上来。妖族中,九灵元圣愿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候选,说愿助天庭镇妖邪;巫族那边,后土祖巫虽未明确答复,但派来使者说,若能让共工、祝融残魂封神掌水部、火部,她愿考虑‘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之位。”
昊天闻言,眼中露出喜色:“后土愿意考虑便好。共工、祝融虽陨落,但他们的本源仍在,若能以封神榜之力聚拢残魂,不仅能安抚巫族,还能稳定洪荒水系、火系,一举两得。”他当即命仙官拟旨,派使者携带封神榜副本前往巫族聚居地,正式邀请后土入榜。
使者离去后,昊天与瑶池移步天庭的观星台。台上摆放着一座先天星辰仪,星轨流转间与洪荒星空相连。昊天抬手将封神榜从锦盒中取出,榜身金光与星辰仪的光芒交织,无数光点在榜身沉浮,渐渐显露出更多应劫者的名字。
“你看,”昊天指着榜身上新显露出的“雷部副神——辛环、邓忠”等名字,“这些都是在洪荒各地斩妖除魔的散仙,功德足够,正好补雷部空缺。”瑶池凑近细看,见“斗部正神”一职旁显露出“金灵圣母座下弟子闻仲”的名字,便笑道:“闻仲在商朝掌军时,能号令雷将,若让他任雷部副神辅闻仲(此处原文应为“辅雷部正神”,修正后),雷部的力量会更强。”
两人正说着,观星台外突然传来一阵仙乐。只见镇元大仙捧着人参果,红云老祖携着一壶先天灵酒,并肩走了进来。镇元大仙将人参果放在案上,笑道:“昊天,听闻你拟好了封神榜,我与红云特地来凑个热闹。”红云老祖则将酒壶递给瑶池,道:“这灵酒能安神定魂,你们拟榜耗了不少心神,正好补一补。”
昊天连忙请二人入座,将封神榜副本递过去:“二位前辈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榜单可有不妥之处。”镇元大仙接过副本,目光落在“承天效法后土皇地只”的名字上,点头道:“后土心怀大地生灵,此职非她莫属。只是你需注意,巫族与妖族有旧怨,帝俊、太一如今在起源殿听道尊号令,若后土入六御,需提前化解他们之间的隔阂,免得到时在天庭生冲突。”
红云老祖则指着“星宿部——二十八星宿”的候选名单,道:“这些星宿妖仙多是龙汉初劫的幸存者,虽有根基,但心性难测。你需在封神前设一场考验,看看他们是否真愿为三界秩序效力,免得入榜后作乱。”
昊天闻言,连忙提笔在榜单旁记下二人的建议:“多谢二位前辈提醒。我这就命仙官筹备考验,同时派人与起源殿的帝俊、太一沟通,提前化解与巫族的旧怨。”
接下来的三日,天庭忙得热火朝天。仙官们依昊天之意,在洪荒各地设下“封神考验台”,凡想入榜者,需通过“功德考验”(验证过往是否护佑生灵)、“心性考验”(抵御劫气诱惑)、“能力考验”(展示对应神位的技能)三关。无数散仙、妖仙、人族俊杰涌向考验台,其中既有想借封神榜得长生的,也有真心想护洪荒秩序的。
起源殿内,帝俊接到昊天的传讯后,正与太一商议。帝俊看着传讯玉符,道:“昊天想让我们化解与巫族的旧怨,为后土入六御铺路。你怎么看?”太一手中把玩着缩小版的东皇钟,淡淡道:“道尊说过,封神劫是为立三界秩序,旧怨若不化解,秩序难成。况且后土化轮回、掌大地,于洪荒生灵有益,我们没必要拘于巫妖旧怨。”帝俊闻言,点头道:“那我便回复昊天,愿与巫族使者面谈。”
三日后,巫族使者与帝俊、太一在起源殿外的虚空相遇。使者看着眼前这两位曾领导妖族与巫族征战的妖帝,眼中虽有警惕,却也带着诚意:“后土祖巫说了,若共工、祝融残魂能顺利封神,巫妖旧怨可暂放,共护洪荒秩序。”帝俊颔首:“只要巫族不主动挑起争端,妖族也不会再提旧怨。封神劫后,三界秩序为重。”双方握手言和的瞬间,洪荒上空的劫气竟淡了几分。
天庭凌霄宝殿内,昊天看着仙官送来的考验结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通过考验的应劫者中,闻仲以绝对实力拿下“雷部正神”之位,赵公明、无当圣母分别确定为“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大帝”的首选,九灵元圣则成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的不二人选。唯有“中天紫微大帝”一职,金灵圣母与太乙真人仍需在劫中再决高下。
瑶池将整理好的最终候选名单递给昊天,道:“六御之职的首选已基本确定,其他神位也各有归属。接下来,只需等封神劫关键节点,请道祖与三位圣人定夺最终名单了。”
昊天接过名单,与瑶池一同走向观星台。此时的洪荒星空,星辰轨迹已隐隐与封神榜的神位对应,仿佛在预示着三界六道的秩序即将成型。昊天抬手将名单贴在封神榜正本上,榜身金光暴涨,直冲云霄,将“六御之职”与各神位的框架映照在洪荒每一寸土地上。
“封神榜初定,”昊天的声音再次传遍洪荒,“凡应劫者,皆需在劫中守本心、积功德。待劫落之时,我必依道祖之意,封有功者为神,共护三界六道!”
话音落时,起源殿内的龙宇正透过鸿蒙盘看着天庭的动静。玄空站在一旁,道:“尊上,昊天拟的这榜单,既合道祖之意,又平衡了各族势力,看来天庭已能担起立秩序的重任。”龙宇淡淡点头,目光落在封神榜映照的金光上:“这只是开始。封神劫的惨烈,远超龙汉、巫妖两劫,唯有让天庭立住秩序,洪荒破碎后,三界六道才能安稳。”
与此同时,幽冥深处的平心(后土尚未正式化轮回,此处为伏笔)感受到封神榜的金光,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她知道,待自己正式化轮回、入六御,幽冥亡魂便能有秩序可循,不再受劫气肆虐——而这一切,都始于昊天手中那卷承载着三界希望的封神榜。
天庭的灯火再次亮了一夜。昊天与瑶池坐在案前,将通过考验的应劫者名单按神位分类,装订成厚厚的卷宗。窗外,晨曦渐亮,新的一天到来,而洪荒的封神劫,也在这秩序初定的氛围中,缓缓拉开了更惨烈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