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战后三月,黄河流域的风终于洗去了血腥气,裹着新生的暖意漫过刚抽芽的荒草。人族联军肃清最后一股蚩尤残部那日,轩辕氏正站在涿鹿古战场的土坡上,望着部落民们将断裂的青铜兵器熔铸成农具,远处传来孩童追逐打闹的笑声——这是巫妖劫后,洪荒大地上少有的安宁图景。
议事坪被临时修整得开阔规整,青石地面扫得一尘不染,边缘立着十二根刻满鸟兽纹的木柱,柱顶悬着神农时代传下的五谷穗,穗子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应和着远处传来的夯土声。部落联盟的长老们正围着沙盘商议划分部落聚居地,忽然有个梳着双丫髻的孩童举着陶碗跑过来,指着东方天际喊:“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抬头时,东方云层已被染成淡金色,接着有清越的钟鸣自昆仑虚方向传来,三长两短,在云层间荡出圈圈肉眼可见的涟漪。这钟声不似凡物,落在人耳中只觉心神安宁,连议事坪旁躁动的战马都温顺地垂下了耳朵。轩辕氏握着腰间玄铁剑的手微微一松,他想起半月前夜里梦见的景象:昆仑虚深处有金光冲天,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立于云端,身后跟着七位气息各异的修士,当时他只当是战后心神不宁所致,此刻见此异象,心中忽然有了猜测。
“是鸿蒙宗的道友来了!”人群中忽然响起一声惊呼,说话的是曾随神农访过昆仑虚的老医者,他颤巍巍地捋着胡须,“当年随炎帝陛下去鸿蒙宗求药,听过这‘迎客钟’,三长两短,正是鸿蒙宗贵人来访的信号!”
话音刚落,金色云层中便落下一道青芒,直坠议事坪前的空地上。光芒散去时,身着玄色道袍的玄空已立于当场,他发髻上插着一根木质簪子,簪头刻着“鸿蒙”二字,袖口绣着淡淡的星云纹,周身萦绕着若有若无的书卷气。他身后跟着七位修士,正是源初七子——长子苍渊穿墨色衣袍,腰间挂着一枚罗盘,是精通时空推演的;次子赤霄着朱红长衫,手中握着一柄未出鞘的长剑,周身火意隐隐;三女青禾穿翠色衣裙,裙摆沾着几片不知名的花叶,走到哪里,脚下便有细芽破土;四子玄沧披深蓝色斗篷,指尖常凝着一缕水汽,似与江河湖海相通;五女白灵着素白纱衣,身边总跟着几只通体雪白的灵鸟,能辨人善恶;六子黄壤穿土黄色短褐,双手布满老茧,像是常年与山石打交道;七子紫宸穿紫色锦袍,腰间挂着一枚玉佩,玉佩上的符文能聚天地灵气。
玄空上前一步,对着轩辕氏拱手行礼,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议事坪:“鸿蒙宗玄空,携源初七子,恭贺人族涿鹿大捷,一统黄河流域!”
轩辕氏连忙上前回礼,他能感觉到玄空身上的气息——那是一种远超巫妖大能的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厚重,仿佛昆仑虚的山石、洪荒的长河都凝缩在这道身影里。“道友远道而来,人族有失远迎,还望海涵。”他侧身让出一条路,“议事坪已备好薄茶,还请道友入内歇息。”
玄空笑着点头,目光扫过议事坪周围的部落民:有妇人正在晾晒草药,有汉子在打造农具,还有老者在给孩童讲涿鹿之战的故事,眼中没有了以往的惶恐,多了几分安定。他心中微动,对轩辕氏道:“黄帝陛下无需多礼,此次前来,一是贺喜,二是奉道尊之命,送些与人族有用之物。”
说话间,长子苍渊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卷兽皮地图,展开后铺在沙盘上。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着山川河流,用墨点标出凶兽出没之地,甚至连哪些地方土壤肥沃适合耕种、哪些地方有可入药的草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此乃《洪荒人族聚居图》,是我等七子耗时三年绘制,标注了黄河、长江流域的安全聚居地,陛下可依此安排部落迁徙。”苍渊的声音沉稳,手指落在地图上一处被圈起来的谷地,“此处名为‘洛水谷地’,土壤肥沃,四周有群山阻隔凶兽,最适合大规模聚居。”
轩辕氏俯身看着地图,眼中满是震惊——他曾派族人探查过黄河流域,却从未有过如此详尽的标注,尤其是那些凶兽出没的区域,竟与族中探哨传回的消息分毫不差。他刚想道谢,次子赤霄已走上前,手中多了一柄青铜剑,剑身刻着细密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此乃‘镇岳剑’,用涿鹿之战的残兵熔铸,再以鸿蒙火淬炼,可斩凶兽、御邪祟,陛下可将其赐给族中勇士,护佑部落安全。”赤霄将剑递过去,剑柄上还缠着一块兽皮,方便握持。
三女青禾这时蹲下身,指尖在议事坪的青石缝里一点,只见几株翠绿的禾苗瞬间破土而出,转眼便长到半尺高,结出了饱满的谷穗。“这是‘耐旱禾种’,是我在昆仑虚培育的,即便遇到旱年,也能有三成收成。”她摘下谷穗递给轩辕氏,“我已带了千颗种子,陛下可让人先在洛水谷地试种,若有不懂的地方,可派族人去鸿蒙宗寻我。”
四子玄沧走到议事坪旁的水井边,伸手将井水引出一缕,指尖凝出一道符文,打入水中。“我已在这口井里布下‘净水符’,可净化水源,避免疫病传播。”他又从怀中取出几沓黄色符纸,上面画着同样的符文,“这些‘净水符’陛下可分发给各部落,遇到污水,只需将符纸投入水中,便可饮用。”
五女白灵吹了一声轻哨,身边的灵鸟便四散飞去,落在议事坪周围的木柱上。“这些灵鸟名为‘报安鸟’,若有凶兽靠近部落,它们会发出警报。”白灵笑着说,“我已教它们识别人族气息,不会误报。”
六子黄壤走到议事坪边缘的土坡上,双手按在地面,只见土坡上的碎石渐渐聚拢,形成了一道半人高的石墙。“此乃‘聚石术’的基础法门,我已将法门刻在这枚石简上。”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巴掌大的石简,递给轩辕氏,“部落民若学会此术,可快速搭建房屋、修筑防御工事,抵御凶兽。”
七子紫宸最后上前,将腰间的玉佩取下,放在议事坪中央的石桌上。“此乃‘聚灵佩’,可聚集天地灵气,改善部落周围的环境,让人族修士更快地修炼。”他解释道,“这枚玉佩的灵气可覆盖整个议事坪,陛下若觉得有用,我鸿蒙宗可再炼制几枚,送予各部落。”
轩辕氏看着眼前的七样礼物,心中百感交集。涿鹿之战虽胜,但人族损失惨重,部落民缺衣少食,还要防备凶兽和疫病,他正为此发愁,鸿蒙宗便送来了如此及时的帮助。他对着玄空和源初七子深深一揖:“道友们的厚礼,人族永世不忘!若有朝一日,鸿蒙宗需要帮忙,人族定当全力以赴!”
玄空连忙扶起他,笑道:“陛下不必如此,道尊曾说,人族乃洪荒未来之望,助人族兴盛,便是助洪荒安定。”他话锋一转,“此次前来,除了送礼物,我还想为陛下和人族长老们讲一讲‘治世之道’,不知陛下是否愿意一听?”
轩辕氏大喜过望,连忙让人搬来蒲团,邀请玄空和源初七子坐在议事坪中央,各部落的长老们则围坐在周围,连部落民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聚在议事坪外围,想要听听鸿蒙宗道友的教诲。
玄空坐在蒲团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治世之道,首在‘安民’。民不安,则部落乱;部落乱,则人族危。如何安民?一要‘足食’,二要‘足衣’,三要‘安全’。”他指着青禾送来的耐旱禾种,“青禾送的禾种,可解‘足食’之困;赤霄送的镇岳剑,可解‘安全’之危;至于‘足衣’,我鸿蒙宗已让人将‘织布术’的法门刻在木简上,稍后便会送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在‘教化’。人族要想长久兴盛,不能只靠武力,还要靠教化。教化可让人族知礼仪、明善恶、懂团结。伏羲陛下画八卦、定人伦,神农陛下尝百草、传医术,都是教化之功。陛下可在各部落设立‘学舍’,让长老们教部落民识文断字、学习医术、了解历法,如此,人族才能代代相传,越来越强。”
长子苍渊这时补充道:“历法一事,我等已根据洪荒的节气变化,制定了‘人族简易历法’,标注了播种、收割、狩猎的最佳时节,稍后也会一并送来。”
玄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最后在‘传承’。人族的技艺、道法、历史,都需要传承下去。陛下可让人将伏羲、神农、以及此次涿鹿之战的事迹刻在龟甲或兽皮上,存于‘祖祠’之中,让后代子孙知晓人族的来历和功绩,不忘先祖之德。”
议事坪上鸦雀无声,无论是长老还是部落民,都在认真听着玄空的话。轩辕氏更是茅塞顿开,他之前只想着如何安定部落,却从未想过“教化”和“传承”之事,此刻听玄空一说,只觉眼前的路豁然开朗。
“道友所言极是!”轩辕氏站起身,对着玄空拱手,“我人族定当依道友所言,安民、教化、传承,不负道尊和鸿蒙宗的期望!”
玄空笑着点头,目光看向议事坪外围的部落民,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孩童正睁着大眼睛看着他,手中还握着一根刚折的柳枝。他心中一动,起身走到孩童面前,摸了摸孩童的头,从怀中取出一颗通体晶莹的果子,递给孩童:“此乃‘灵智果’,吃了可开智窍,日后学习会更轻松。”
孩童接过果子,咬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清甜的气息顺着喉咙滑下,脑海中原本模糊的念头忽然变得清晰起来。他对着玄空鞠了一躬,奶声奶气地说:“谢谢老爷爷!”
周围的部落民们见此情景,纷纷露出羡慕的神色。玄空见状,对青禾点了点头,青禾会意,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囊,里面装满了灵智果,分给议事坪周围的孩童们。每个孩童吃了果子后,眼中都多了几分灵气,引得部落民们纷纷道谢。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升到中天。部落民们抬来了刚做好的粟米饼、煮好的兽肉和陶罐装的果酒,摆放在石桌上,请玄空和源初七子用餐。玄空也不推辞,与轩辕氏和长老们一同围坐在石桌旁,一边用餐,一边继续谈论人族的未来。
席间,轩辕氏问起鸿蒙宗的情况,玄空笑着解释道:“鸿蒙宗位于昆仑虚深处,是道尊龙宇所建,门下弟子有妖族、人族,还有一些上古神魔的残魂转世之辈。道尊曾说,洪荒万族本是一家,无需分彼此,只要心怀善念,都可入鸿蒙宗修行。”
长子苍渊补充道:“道尊还曾说,日后人族若有资质出众的子弟,可送往鸿蒙宗修行,我等定会悉心教导。”
轩辕氏大喜过望,连忙说道:“若真如此,那真是人族之福!我定会让人留意族中子弟,若有资质出众者,便送往鸿蒙宗修行。”
玄空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事,从怀中取出一卷兽皮,递给轩辕氏:“此乃《黄帝内经》下卷的初稿,是道尊根据人族的体质所创的修炼法门,适合人族修士修炼。道尊说,此卷不可轻易外传,需存于人族的‘藏经阁’中,只传予族中资质出众且心性正直之人。”
轩辕氏接过兽皮,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着修炼的法门和注意事项。他知道这卷兽皮的珍贵,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对着玄空拱手道:“多谢道尊和道友的厚爱!我定会妥善保管此卷,只传予合适之人。”
用餐过后,玄空起身对轩辕氏说道:“陛下,我等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轩辕氏连忙说道:“道友但说无妨,只要人族能做到,定不推辞!”
玄空道:“道尊想让人族帮忙收集洪荒各地的草木、矿石样本,以便我鸿蒙宗研究新的禾种、药材和炼器材料。不知陛下是否愿意?”
轩辕氏毫不犹豫地答应:“此事简单!我定会让人族探哨在探查时,收集各地的草木、矿石样本,送往鸿蒙宗。”
玄空笑着点头:“如此甚好!时间不早,我等也该回鸿蒙宗复命了。”
轩辕氏和长老们连忙挽留,玄空却摆了摆手:“陛下不必挽留,洪荒还有许多事等着我等去做。日后若有需要,陛下可派人去鸿蒙宗传讯,我等定会尽快赶来。”
说罢,玄空携源初七子走到议事坪中央,对着轩辕氏和众人拱手行礼。长子苍渊取出罗盘,在空中一点,一道金色的光门便出现在眼前。玄空率先走入光门,源初七子紧随其后。
就在光门即将关闭时,玄空忽然回头,对着轩辕氏说道:“陛下,道尊让我转告您,三百年后,人族会有一场大劫,届时我鸿蒙宗定会前来相助,还望陛下提前做好准备。”
轩辕氏心中一凛,连忙点头:“多谢道尊提醒!我定会让人族提前准备,应对大劫!”
光门缓缓关闭,玄空和源初七子的身影消失在议事坪上。议事坪上的众人还站在原地,望着光门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轩辕氏握着手中的《洪荒人族聚居图》,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有鸿蒙宗的帮助,人族定能在洪荒大地上站稳脚跟,走向兴盛。他转身对着长老们说道:“诸位长老,即刻传令各部落,依鸿蒙宗道友送来的地图迁徙,推广耐旱禾种、净水符和聚石术,设立学舍,教部落民识文断字,收集草木矿石样本送往鸿蒙宗!”
长老们齐声应和,转身去传令。议事坪上的部落民们也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向人族招手。
夕阳西下时,涿鹿古战场的土坡上,轩辕氏望着远处迁徙的部落队伍,手中握着玄空送来的聚灵佩。玉佩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芒,映照着他眼中的坚定。他知道,人族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鸿蒙宗的相助,有部落民的团结,人族定能成为洪荒大地上最耀眼的族群。
而此刻的昆仑虚深处,玄空正站在起源殿中,向龙宇汇报此次人族之行的经过。龙宇坐在殿中央的宝座上,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金光,听完玄空的汇报后,缓缓开口:“做得好。人族乃洪荒未来之望,助他们兴盛,便是助洪荒安定。三百年后的大劫,你要提前做好准备,届时务必护住人族的根基。”
玄空拱手行礼:“弟子遵命。”
龙宇点了点头,目光看向殿外的星空,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知道,巫妖劫虽落幕,但洪荒的劫难并未结束,封神劫已在悄然酝酿。而人族,将在这场劫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洪荒的未来,就交给人族和鸿蒙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