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深处,鸿蒙宗山门隐于五色霞光之中。主峰“鸿蒙顶”上,玄空立于观星台,指尖拂过身前悬浮的青铜罗盘——此盘名“地脉镜”,乃龙宇以星辰铜与混沌沙炼制,能映照洪荒大地灵脉走向,更可锁定先天灵物之气息。
三日前,龙宇于起源殿召见玄空。彼时殿内十二盏“本源灯”燃着幽蓝火焰,将龙宇万亿丈龙躯投在穹顶的虚影衬得愈发深邃。“玄空,”龙宇的声音似从九天之外传来,震得殿内气流微微震颤,“起源殿防御库需补‘九天息壤’,此土乃盘古肉身炼化的先天灵物,聚土成山、化壤为界,可护殿基永固。你持地脉镜去中洲一行,务必寻得。”
玄空躬身领命时,余光瞥见龙宇龙爪边放着一枚莲子——那莲子通体浑圆,泛着混沌色光晕,正是此前整理盘古遗物时发现的“混沌莲籽”。龙宇似察觉到他的目光,淡淡道:“此籽与你此行或有关联,携着吧。”
此刻,地脉镜上的光斑正剧烈跳动。玄空凝神望去,镜中浮现出洪荒大陆的轮廓:东荒金乌盘旋,南域凤火燎原,北境寒冰刺骨,西极魔气隐现,唯有中洲腹地,一团土黄色光晕如心脏般搏动,正是九天息壤的气息所在。
“中洲……”玄空指尖划过镜中光晕,“三族未乱时,中洲乃麒麟族领地,灵脉最盛。如今虽因三族争夺略有损耗,仍是先天灵物汇聚之地。”他将地脉镜收入袖中乾坤,又检查了一番行囊:除混沌莲籽外,还有龙宇所赠的“时空梭”(可破空间壁垒)、源火子刚炼出的三枚“避尘丹”(防灵物周遭的浊气侵扰),以及自己惯用的“玄元笔”——此笔以鲲鹏左翼羽茎炼制,蘸上灵墨可记录天地法则流转之迹。
整理妥当,玄空足尖一点,身形化作一道青虹,穿破鸿蒙宗的“隐匿阵”结界。出昆仑时,他特意回望了一眼山门:那座由源金子以星辰精金铸造的“鸿蒙盾”正悬于山巅,盾面刻着的“隐世观劫”四字在阳光下流转金光,正是龙宇定下的宗规核心。
“龙汉初劫虽未全面爆发,然三族摩擦已起,中洲恐非净土。”玄空暗道,“师尊(龙宇虽未明收徒,玄空却视其为道师)命我‘只寻材,不涉争’,需谨记。”
青虹划破长空,不过半日便抵中洲边界。与昆仑的清寂不同,中洲大陆弥漫着浓烈的生命气息:参天古木需十人合抱,枝叶间垂下的灵藤开着七色花;地面铺着的不是寻常泥土,而是泛着珠光的“灵脂土”,踩上去竟能感受到丝丝暖意顺着脚底涌入丹田;远处山峦如卧兽,峰顶常有先天神只驾云而过,偶尔还能听到麒麟族巡逻队的蹄声。
玄空收敛气息,化作一道淡影贴着地面掠行。地脉镜在袖中发烫,指引着他向腹地深入。越往中心走,灵气越发粘稠,甚至凝结成肉眼可见的“灵雾”,吸入一口便觉神清气爽。他取出玄元笔,在随身携带的兽皮卷上写下:“中洲腹地灵气浓度为昆仑三倍,土行法则活跃,隐有‘厚德载物’之象。”
行至第七日,地脉镜的震颤愈发剧烈,镜面上的土黄色光晕已凝成一点。玄空停在一片茫茫沼泽前——沼泽水呈碧绿色,咕嘟咕嘟冒着气泡,散发出刺鼻的硫磺味,与周遭的祥和气息格格不入。
“此处灵气郁结,似有阵法遮蔽。”玄空眉头微蹙,取出一枚避尘丹捏碎。丹药化作一道清光包裹住他,踏入沼泽时,那些冒泡的泥水竟自动分开,露出一条由白色玉石铺成的小径。
沿玉径走了约三里,眼前景象骤变:沼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袤的谷地。谷地中央矗立着一株参天大树,树干如翡翠雕琢,叶片呈心形,上面挂着数十颗似婴孩般的果实,正是后世传说中的“人参果”。而在果树下方,有一亩方田,田中土壤呈九彩之色,每一粒土都似蕴含着一方小世界,正是玄空苦苦寻觅的九天息壤!
“果然在此。”玄空心中一喜,正欲上前,却见方田旁坐着一位道人。那道人头戴紫金冠,身穿八卦紫绶仙衣,腰间悬着一枚“地书”玉牌,正手持拂尘,闭目养神。他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土黄色光晕,与息壤的气息相融,仿佛与大地化为一体。
玄空心头一凛:“此人气息沉稳如泰山,修为深不可测,绝非寻常先天神只。”他收敛起所有动作,静立一旁等候。
片刻后,那道人缓缓睁眼。其眸中似有山川流转,笑道:“阁下自昆仑而来,一路追踪息壤气息,为何到了近前又止步?”
玄空拱手行礼:“鸿蒙宗玄空,奉师命来寻九天息壤,不知此地乃仙长道场,唐突了。”他并未隐瞒来历——能在此地守着人参果与九天息壤,必是有道行的人物,隐瞒反而显得无礼。
道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鸿蒙宗?倒是从未听过。不过‘昆仑’二字,却让贫道想起一位故人。”他站起身,拂尘轻挥,一股柔和的力量托着玄空落在方田边,“贫道镇元子,在此守护人参果与息壤已有千年。”
“原来是镇元子仙长。”玄空心中了然。他曾在龙宇整理的《先天生灵名录》中见过此名,注为“先天戊土之气所化,掌洪荒大地灵根,与三清同辈”。
镇元子目光落在玄空袖中——那里正是地脉镜发烫之处。“阁下寻九天息壤,所为何用?”
“实不相瞒,”玄空坦然道,“我宗有一处‘起源殿’,关乎洪荒本源稳定,需息壤加固防御。仙长若肯割爱,玄空愿以等价之物相换。”
镇元子闻言,抚须笑道:“息壤乃先天灵物,与贫道性命交修,岂是寻常之物能换?”他指了指人参果,“你看此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若非有息壤滋养,岂能有此灵效?”
玄空点头:“仙长所言极是。但起源殿的安危,关乎洪荒劫数。龙汉初劫已现端倪,若殿宇有失,恐加速洪荒崩裂。”他说着,取出那枚混沌莲籽,“仙长请看此物。”
莲籽一出,周遭的天地灵气骤然沸腾。九彩息壤竟自发地向莲籽涌去,人参果树的叶片也簌簌作响,似在朝拜。镇元子瞳孔微缩:“这是……混沌青莲的莲籽?”
“正是。”玄空道,“此乃盘古开天时遗留的混沌青莲碎片所化,蕴含造化之力。若仙长将息壤相赠,玄空愿以此莲籽相换。它落在仙长手中,与息壤、人参果相互滋养,必能生出新的混沌灵根。”
镇元子凝视莲籽良久,又看了看玄空,忽然笑道:“贫道与你素不相识,却信你所言。并非因这莲籽珍贵,而是你身上有‘守道’之气——与当年那位在昆仑讲道的老友(指鸿钧,镇元子曾听其论道)颇为相似。”他拂尘指向方田,“息壤你可取走三成,足够加固一座殿宇了。再多,便伤了此地灵脉。”
玄空大喜,深深一揖:“多谢仙长成全!”他取出一个由源土子炼制的“聚灵玉盒”,小心翼翼地从方田中取了三成息壤。玉盒触到息壤的瞬间,发出一声清鸣,盒身浮现出“厚德”二字。
镇元子接过混沌莲籽,以自身精血温养片刻,莲籽竟裂开一道小口,透出勃勃生机。他笑道:“不出万年,此地必能长出一株混沌青莲。玄空道友,你我今日一见,也算有缘。这枚‘地书残页’送你,可助你在洪荒大地辨识灵脉。”
玄空接过残页,只见上面用上古符文刻着中洲灵脉分布图,比地脉镜的推演更为详尽。他取出玄元笔,在兽皮卷上写下:“中洲遇镇元子,得九天息壤三成,以混沌莲籽相换,结善缘。镇元子,地仙之祖也,心怀洪荒,不恋外物,可敬。”
写完,他将兽皮卷收入怀中,向镇元子辞行:“仙长,玄空任务在身,先行告辞。他日若有机会,必再来拜访。”
镇元子挥了挥拂尘:“去吧。若遇三族纷争,可持此残页入地脉遁走,无人能拦。”
玄空再次道谢,转身化作青虹,带着息壤向昆仑飞去。临行前,他回望谷地,见镇元子正将混沌莲籽埋入息壤田中,人参果树的叶片轻轻覆盖其上,九彩霞光与混沌清气交织,宛如一幅先天道图。
“洪荒之大,奇人异士辈出。”玄空心中感慨,“师尊让我记录洪荒,果然是要见证这些缘法。”
青虹穿云破雾,玄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天际。而那亩息壤田中,新埋下的混沌莲籽正悄然汲取着大地的灵气,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正如玄空与镇元子的这段缘分,虽初遇短暂,却已为日后洪荒的风云变幻埋下了一颗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种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