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河南人旅游?”
刘邦笑得拍大腿,“这网友也太敢想了!不过这些孩子确实能走,要是乃公当年打仗有这脚力,早就一统天下了!”
樊哙也凑趣道:“陛下,咱要是抓个河南少年当向导,行军都能快上一倍!”
吕雉皇后望着画面里少年们磨破的鞋子,满眼心疼却又骄傲
“这么小的年纪,能有这般毅力,既锻炼了体魄,又传承了文脉,真是好样的!”
朱元璋摸着胡须,沉声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这些少年不走寻常路,用双脚丈量华夏大地,追寻人文始祖,比在书斋里死读书强百倍!”
“这份对文明的敬畏与传承,值得所有年轻人学习!”
朱棣也点头:“从淮阳到天水,1040公里,是地理的距离,更是文明传承的距离。”
“少年们用脚步跨越,让华夏文脉薪火相传,实乃幸事!”
嬴政望着伏羲大殿的中门缓缓开启,眼中满是庄重:“伏羲画八卦、创文字,奠定华夏文明之基。”
“这些少年千里寻祖,是对始祖的致敬,更是对文明的坚守。”
“12岁到19岁,正是传承的年纪,他们做到了!”
李世民长叹一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有望!”
“这些孩子用毅力证明了华夏儿女的韧劲,用行动续写了文脉传承,这般研学,才是真正的‘没白研’!”
……
城市榜单与研学壮举的余温未散,光屏画风陡然一转
解说声带着戏谑与猎奇响起:【你听过最野的野史有多野?】
【孙策逝后孙权纳大乔,吕布未死配种生娃助张辽威震逍遥津】
【离谱程度直接拉满!】
“野史?”
刘邦来了兴致,“乃公听过不少民间闲话,倒要看看这野史能有多野!”
朱元璋皱眉:“正史记载严谨,野史多是胡编乱造,当不得真!”
【画面弹出“孙权纳大乔”的野史标题,解说声调侃:“据说孙策英年早逝,大乔正值年少,孙权不愿她改嫁,便将其纳入后宫。
此事因涉及皇室颜面,正史未载,仅东吴核心人员知晓。
可让孙权恼火的是,行周公之礼时,大乔总喊错名字
在‘伯符’‘仲谋’间乱喊,于是便有了‘不分伯仲’这个词!”】
“荒谬!简直荒谬至极!”
孙权猛地拍案而起,龙椅扶手被震得嗡嗡作响,脸色铁青如铁,“孤何时做过这等悖逆人伦之事!”
“伯符是孤兄长,大乔是孤嫂,孤敬重兄长如父,岂会行此禽兽之举?”
他怒目圆睁,指着光屏怒斥:“‘不分伯仲’乃形容二者不相上下,竟被这般污蔑!”
“编此野史者,当诛九族!”
大乔早已满脸通红,又羞又怒,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哽咽道:“此等无稽之谈,简直是对我与伯符的亵渎!”
“我守寡多年,一心为孙家操劳,岂容这般玷污清白!”
周瑜也气得发抖,佩剑出鞘半截:“主公清白,嫂嫂贞烈,此等野史用心险恶,若让我查出编撰者,定斩不饶!”
……
“哈哈哈!这野史编得也太离谱了!”
刘邦笑得直不起腰,“孙权再糊涂,也不至于娶自己嫂子,还搞出‘不分伯仲’的由来,真是脑洞大开!”
李世民也摇头失笑:“‘不分伯仲’的典故竟被这般曲解,编野史者怕不是想博人眼球想疯了!”
“孙权雄才大略,怎会做此等蠢事?”
【画面切换,“吕布未死”的野史更显荒诞:“正史记载吕布199年死于白门楼,可野史说他根本没死
被曹操软禁起来,好吃好喝招待,每日让其配种生娃,还传授武艺。
张辽逍遥津之战(215年)能以800人追着孙权打,正是因为这800人都是吕布的后人
15岁的少年们精力充沛,个个不减吕布之勇,方能以一当十!”】
“放你娘的屁!”
吕布气得须发戟张,一脚踹翻案几,方天画戟猛地劈向地面,震得尘土飞扬
“我吕奉先顶天立地,宁死不降,怎会苟且偷生被曹操软禁配种?”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怒目圆睁,吼声震耳:“逍遥津之战是张辽的功绩,与我何干?”
“这般编排,是辱我,亦是辱张辽!”
曹操捧着酒杯的手一顿,随即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孤何时有过这般闲情逸致?”
“软禁吕布配种生娃?亏这野史编得出来!”
“吕布反复无常,孤必杀之而后快,岂会留他性命?”
他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调侃道:“再说,孤麾下猛将如云,何须靠吕布的后人取胜?”
“张辽本身便是猛将,800人破十万,靠的是胆识与谋略,与吕布无关!”
张辽更是气得脸色涨红,拱手对曹操道:“主公明鉴!逍遥津之战,我麾下将士皆是我大魏精锐”
“凭的是训练有素与必死之心,怎会是吕布后人?”
“此等野史,不仅污蔑主公,更是小觑我与将士们的血汗!”
“这野史比上一个还离谱!”
朱元璋笑得拍大腿,“吕布死于白门楼是正史明确记载,怎会没死配种?”
“15岁的后人就能以一当十,这是把打仗当儿戏?”
朱棣也摇头:“编野史者毫无底线,为了博眼球,竟这般篡改历史、污蔑名人,实在可恨!”
【网友辣评刷屏,满是调侃:
“笑不活了!‘不分伯仲’的由来竟这么野,孙权听了想砍人!”
“吕布:我谢谢你啊,死了还得被迫‘配种’,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张辽:我800破十万靠的是实力,不是吕布的‘种’!野史别来沾边!”
“这野史作者怕不是喝多了编的,逻辑全靠脑洞,离谱程度五颗星!”
“孙权:孤的清白,被野史按在地上摩擦;吕布:孤的英名,被野史改成‘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