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滑动屏幕,下一个视频的标题跳了出来,像一颗炸雷落在各朝代的天空上:【农民不再交税?我国的农业税是怎么取消的?你知道吗?】
“什么?!”
“农民不交税?这怎么可能?”
“是不是看错了?国家哪能离了农税?”
一瞬间,各朝代的议论声浪几乎要掀翻天幕。帝王们更是集体坐直了身体,满脸的难以置信。
嬴政眉头紧锁,手指重重敲击着案几:“荒谬!农税乃国之根本,夏商周如此,我大秦亦如此,哪有百姓不交税的道理?后世14亿人,若农民不交税,军费、官俸、河工从何而来?”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动摇国本的天方夜谭。
刘邦也连连摇头:“咱当年当泗水亭长,就靠收农税交差,农民不交税,国家喝西北风?后世就算再富裕,也不能这么折腾啊!”
而百姓们,尤其是世代种田的农夫,听到“农民不再交税”,先是愣了愣,随即眼中爆发出不敢置信的光。
“自己种的东西全是自己的?不用再给官府交粮了?” 一个唐朝的佃户喃喃自语,手里的锄头“哐当”掉在地上——他这辈子,交租交税占了收成的大半,做梦都不敢想“不交税”的日子。
“怪不得后世百姓那么富裕……” 一个明朝的自耕农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不用把粮食交上去,能全留着自己吃!”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盯着标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他是农民出身,最懂农税的分量——从古至今,“皇粮国税”就是天经地义,别说取消,就是减少一成,都可能让国库亏空,动摇根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低声道,语气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抗拒。
他当年给农民定的税率不算高,可也从未想过“全免”——官府要养兵、要赈灾、要修水利,哪一样离得开农税?后世这么大的国家,14亿人口,怎么可能真的取消?
【视频开始,画面切到一段泛黄的录像:1985年的乡村土路,几个农民推着木制独轮车,车上装着鼓鼓囊囊的粮袋,车辙在泥地里压出深深的痕迹。他们额头上淌着汗,脸上带着疲惫却又不得不为之的神情,正往公社的粮站赶去。】
【画外音响起:“这是1985年农民交公粮的真实场景。交公粮,就是农民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当时流行一句口号:‘交够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国家的’,就是农业税,是支撑国家运转的重要基石。”】
各朝代的农民看着这一幕,瞬间有了共鸣。
“这不就是咱交皇粮的样子吗?” 一个秦朝的农夫叹了口气,“天不亮就往县城赶,粮少了还得被官差骂,交完粮回家,缸里就剩半袋糙米了。”
李世民看着视频里的粮袋,对身边的房玄龄道:“你看,后世也需交农税,想来那标题是噱头。” 他稍稍松了口气,觉得“取消农税”定是误传。
【可视频话锋一转:“但这样的日子,在2006年画上了句号。农业税的取消,竟始于一个普通百姓的抗争。”】
【“1999年,江西丰城,一名叫熊德明(注:此处为虚构代称,原型为推动税费改革的普通民众)的农民,看着村里摊派的‘三提五统’(村提留、乡统筹等费用)越来越重,远超国家规定的农业税,忍不住站了出来。他挨家挨户劝说乡亲:‘这些收费不合理,咱不能交!’”】
“一个普通农民?”
各朝代的人再次炸锅。
“就他?敢抵制交税?” 一个清朝的地主冷笑,“怕不是活腻了,官差一到,就得被抓去打板子!”
“我还以为是哪个大官、哪个皇帝下的令,没想到……是个跟咱一样种地的?” 明朝的佃户瞪圆了眼睛,满是不可思议。
朱元璋也愣住了。他见过农民抗税,多是走投无路的暴动,可这般“有理有据抵制不合理收费”的普通百姓,他还是头一次见。“这汉子,胆子不小。”
【“他的行为很快引起当地政府注意,不久后便以‘抗税’为由被逮捕。可谁也没想到,两天后,他在看守所里非正常死亡。”】
“果然……” 各朝代的人几乎同时心想。这结局,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敢跟官府对着干,哪有好下场?
刘邦撇撇嘴:“早说了,胳膊拧不过大腿,普通百姓瞎折腾啥?”
嬴政也冷哼:“国法面前,岂容小民置喙?”
【“但他的死讯传开后,丰城的百姓怒了。先是五十多个村民自发到乡政府讨要说法,却遭到驱赶和殴打。这一下,彻底点燃了积怨——当天下午,上万名农民涌到乡政府,砸毁了办公用具,冲突中,乡长和一名干部从二楼跳下,被愤怒的民众围堵,最终被倒塌的院墙掩埋。当地警方介入,却也没能阻止这场民愤的爆发。”】
“好!” 无数底层百姓忍不住叫好,“就该这样!那些乱收费的官,就该治治!”
“砸得好!咱交税是给国家的,不是给他们中饱私囊的!”
曹操看着画面里的冲突,眉头紧锁。他治下也有赋税过重的问题,此刻见后世百姓为“合理税费”抗争,不由得心惊:“民怨如水,堵不如疏啊。”
【“事件惊动了上级,一名侥幸逃脱的乡村教师,带着百姓的诉求跑到省城,将丰城的情况层层上报。2000年3月2日,国家发布《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先在江西试点,取消不合理摊派,规范农业税。”】
【“三年后,国务院发文,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开始免征部分省份农业税;2005年,28个省市的大部分县(市)全面免征;直到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正式废止——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彻底成为历史。”】
“真……真取消了?”
天幕下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剧烈的惊叹。
“2600多年……说废就废了?” 嬴政喃喃道,他想起自己制定的“田租”制度,以为会传之万世,却没想到后世竟能彻底废除农税,“他们……靠什么支撑国家?”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带着自豪:
“爷爷说,当年交公粮要走几十里路,粮食不够好还得被刁难,2006年那天,他蹲在田里哭了,说‘种了一辈子地,终于能全留着自己吃了’。”
“取消农业税,不是国家没钱了,是工业、商业发展起来了,能反哺农业了——这才是真正的‘藏富于民’。”
“一个普通农民的死,撬动了千年税制,这就是‘民为邦本’最好的证明吧。”】
各朝代的百姓听得眼睛发亮。
“工业、商业反哺农业?” 一个宋朝的小商贩琢磨着,“意思是,咱做生意赚的钱,能帮着农民不交税?” 他突然觉得,自己这“末业”,好像也挺重要。
“民为邦本……” 李世民反复念着这四个字,看着视频里那个叫“熊德明”的农民的故事,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真正的安稳,不是逼着百姓交税,是让百姓愿意跟你一条心。”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望着天幕,久久没有说话。他想起自己当年给农民定的“三十税一”,以为已是仁政,可后世竟能做到“全免”,这魄力,他自愧不如。
“后世的华夏……真是好大的魄力啊。” 朱元璋感慨道,语气里带着释然,也带着羡慕,“说取消就取消,那些农民,怕是要高兴得睡不着觉了吧。” 他这辈子,最盼的就是农民能多留些粮食,不用再饿肚子,而后世,真的做到了。
林远看着视频里农民们欢呼的画面,嘴角忍不住上扬。
天幕之下,各朝代的帝王们还在沉默。
他们或许仍想不通“取消农税后国家如何运转”,但他们看懂了“民心”——当百姓不再为“交粮”发愁,当“皇粮国税”成为历史,那爆发出的力量,足以让一个国家走得更稳、更远。
而那些世代种田的百姓,望着天幕,心里第一次生出一个清晰的念头:
原来,农民也可以不用“交粮”,原来,日子真的可以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