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岁月
初平三年 七月初五 晴,热得发慌
我见到了张绣。
比想象中年轻,三十出头,眉宇间有股英气,但眼神里藏着忧虑——很正常,在这乱世,谁不忧虑?
他对我很客气,称我“文和先生”,安排我住进一座不错的宅子。但我注意到,宅子离他的府邸有点距离,而且周围有几个形迹可疑的“邻居”。
看来张绣对我并非完全信任。也好,谨慎的人活得久,我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初平三年 七月初十 闷热
今天我正式成为张绣的军师。
仪式很简单,就几个将领参加。张绣敬酒时说:“得文和先生,如鱼得水。”
我连忙谦虚:“将军过誉,诩才疏学浅,唯竭尽全力而已。”
心里想的是:千万别把我当诸葛亮,我只想安安稳稳混日子。
宴会后,张绣单独留下我,问我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我早有准备,说了三点:
一、宛城小,不宜扩张,宜自保
二、结好刘表,互为犄角
三、安抚百姓,积蓄力量
张绣点头称是。其实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对他来说很新鲜——毕竟他之前跟着叔叔张济,只是个武将,没怎么接触过战略规划。
临走时,他忽然问:“先生觉得曹操此人如何?”
我心中一动,表面平静:“曹孟德,乱世枭雄也。”
张绣若有所思。
初平三年 八月十五 中秋月圆
在宛城的第一个中秋节。
张绣设宴款待部下,我坐在他右手边,备受礼遇。但我宁愿回家吃月饼——宴会上人人都带着面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累。
更让我警惕的是:张绣的婶婶邹氏也来了。虽然她坐在帘子后面,但我能感觉到,张绣对她异常恭敬。
这不对劲。叔叔已死,对婶婶尊敬是应该,但这么恭敬...有蹊跷。
我得查查这件事。在乱世,知道得越多,活得越久。
初平三年 九月初二 阴
我查清楚了:邹氏不是张济的正妻,而是年轻貌美的续弦,比张绣还小几岁。张济死后,张绣对她有特殊感情。
麻烦,大麻烦。
这种关系最要命,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我得想办法让邹氏搬出府去,但又不能得罪张绣。
难啊!
初平三年 十月初一 寒风乍起
今天我做了一件大胆的事——建议张绣送邹氏去襄阳暂住,美其名曰“与刘表家眷结交,巩固联盟”。
张绣犹豫了很久,最后同意了。看来他也知道这样不妥。
邹氏临走时看我的眼神很复杂,有感激,也有怨恨。女人心,海底针,我还是少惹为妙。
初平三年 十一月十五 初雪
宛城下雪了。
张绣最近很焦虑——曹操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吞并了吕布,下一步很可能南下。
我安慰他:“将军勿忧,曹操若要南下,必先打袁绍。我们还有时间。”
其实我心里也没底。曹操用兵如神,谁知道他下一步会干什么?
建安元年 正月二十 晴
我的预言成真了: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无暇南顾。
张绣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赏了我百两黄金。我全部换成粮食,囤积起来——乱世之中,粮食比黄金可靠。
建安元年 三月初八 春光明媚
刘表派使者来结盟。宴会上,使者故意问我:“久闻贾先生智谋超群,不知对天下大势有何见解?”
又来试探我。我微微一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等小人物,能保全一方百姓足矣。”
使者不依不饶:“先生以为袁曹之争,谁能胜出?”
我打个哈哈:“天意难测,我等静观其变即可。”
这种问题怎么回答都是错:说袁绍胜,万一曹操赢了怎么办?说曹操胜,传到袁绍耳朵里怎么办?
最好的答案就是不答案。
建安元年 五月初五 端午
今天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条鱼,在河里游来游去,突然被一张大网罩住。渔夫的脸看不清楚,但感觉很熟悉。
醒来后心神不宁。这个梦什么意思?难道预示着我即将陷入险境?
建安二年 二月十五 惊蛰
曹操派使者来了,要招安张绣。
张绣召集众人商议。以雷叙为首的武将主战,以我为首的文官主和。
其实我内心也觉得应该投降——曹操势大,硬拼是以卵击石。但这话不能直说,否则会被当成贪生怕死。
于是我换个角度分析:“曹操招安,显示其志在天下一。若拒之,必遭猛攻;若受之,可保境安民。且曹操为汉相,降之不算失节。”
张绣动摇了。
建安二年 三月初一 晴
张绣决定投降曹操。
我知道这是个正确的决定,但心里总是不安。那个渔夫的梦,会不会应在曹操身上?
建安二年 四月初十 阴
我们到了许都。
曹操亲自出迎,对张绣十分热情,仿佛忘了张济曾杀他长子曹昂的事。
这更让我警惕——能对杀子仇人笑脸相迎,要么是圣人,要么是枭雄。曹操显然是后者。
宴会上,曹操特意走到我面前:“这位就是贾文和先生吧?久仰大名。”
我躬身:“丞相过奖,诩愧不敢当。”
曹操大笑:“先生过谦了。在长安时,我就听说过先生的‘保命之道’。”
我背后发凉——曹操居然连这个都知道!
建安二年 五月初五 端午
在许都的第一个端午节,我过得提心吊胆。
曹操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对我也是礼遇有加。但越是这样,我越不安。
今天偶遇荀彧,他邀我品茶。谈话间,他看似无意地提到:“文和兄在张将军处,可谓明珠暗投啊。”
我立刻明白:这是曹操在通过荀彧挖墙角。
但我装傻:“文若兄说笑了,诩才疏学浅,得张将军收留已属万幸。”
荀彧笑笑,不再多说。
建安二年 六月初八 闷热
果然出事了。
曹操邀请张绣赴家宴,席间曹操的夫人卞氏突然提到曹昂,泪流满面。张绣当场脸色惨白。
我听说后暗道不好——这是秋后算账的节奏啊!
建安二年 六月十五 月圆
张绣深夜来访,神色惶恐:“文和先生,曹操可能要杀我!”
我给他倒了杯茶:“将军何出此言?”
张绣说,他安排在曹操府中的眼线报告,曹操最近常独自在曹昂牌位前徘徊。
我沉吟片刻:“将军勿忧,诩有一计。”
其实我早就料到有这一天,连后路都想好了。
建安二年 六月二十 阴
我的计划开始了。
我让张绣主动向曹操请命,去镇守边疆。曹操果然痛快答应,还夸他忠心可嘉。
临行前,曹操单独召见我:“文和可愿留下?我许你高官厚禄。”
我恭敬回答:“承蒙丞相厚爱,然张将军于我有知遇之恩,不敢相负。”
曹操盯着我看了很久,最后挥挥手:“去吧。”
走出相府时,我内衣都湿透了。
建安二年 七月初一 晴
我们又回到了宛城。
张绣对我感激不尽,但我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曹操不会永远放过我们,迟早还会找茬。
我得想个更长远的办法。
建安二年 八月十五 中秋
今晚的月亮特别圆,但我无心赏月。
我收到消息: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一统北方已成定局。这意味着,他下一步很可能会收拾我们这些不稳定因素。
张绣还在为重返故地高兴,殊不知危机已经逼近。
建安二年 九月初九 重阳
今天我登高望远,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在这乱世,想要真正安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归隐山林,要么找最强大的靠山。
归隐是不可能的,我家还有老小要养活。那就只能找最强大的靠山——曹操。
但怎么投靠才能保命?直接背叛张绣?不行,太缺德,而且曹操会看不起我。
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建安二年 十月初一 寒风凛冽
转机来了。
张绣的旧部麴胜谋反,事败被杀。临死前,他诬陷张绣也有参与。
曹操派使者来质问。张绣百口莫辩,急得团团转。
我知道机会来了。
建安二年 十月初五 阴
我主动去找使者,表示愿意去许都“说明情况”。
张绣感动得热泪盈眶:“文和先生,这次全靠你了!”
我表面慷慨激昂,心里想:对不起了张将军,我也是为了活命。
建安二年 十月初十 途中
在路上,我已经想好说辞:既要帮张绣洗清嫌疑,又要让曹操觉得我有价值。
难,但值得一试。
建安二年 十月十五 许都
又见许都。
曹操在书房接见我,开门见山:“文和有何话说?”
我不慌不忙:“丞相明鉴,张将军若有二心,当初就不会来降。麴胜诬陷,无非是想拉人垫背。”
曹操冷笑:“那你为何而来?”
我抬头直视他:“为丞相而来。”
“哦?”
“丞相志在天下一,需要招揽四方人才。若因小人之言杀降将,恐寒天下之心。”
曹操沉默良久,突然大笑:“好个贾文和!果然名不虚传!”
我知道,暂时安全了。
建安二年 十月二十 晴
曹操决定不追究张绣,但要求他送长子到许都为质。
我回宛城传达这个消息时,张绣喜极而泣,当即答应。
危机解除,但我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在曹操手下做事,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建安二年 十一月十一 初雪
今夜雪很大,我独自在院里赏雪。
管家问我:“老爷为何不进屋?外面冷。”
我说:“雪能掩盖世间一切污浊,看着清净。”
其实我在想:在这乱世,我是不是也变得太狡猾了?为了活命,周旋于各方之间,说过多少言不由衷的话?
但转念一想:活着才有资格考虑道德问题。死了,就什么都不是了。
雪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我忽然想起少年时在武威,也是这样的雪天,我和郭通在雪地里追逐打闹。
那时多简单,多快乐。
可惜,回不去了。
建安二年 十一月十五 晴
今天收到家书,说母亲病重。我向张绣告假回乡。
张绣很爽快地答应了,还送了不少药材。
走出宛城时,我回头望了望这座生活了两年的城池。不知为何,有种预感:我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马车驶向武威,我打开日记,继续写这些琐碎的文字。乱世之中,也许只有这些文字是真实的。
贾诩啊贾诩,你一定要长命百岁,活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