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朝,养心殿里气氛紧张得跟拉满的弓似的。慈禧在帘子后头慢悠悠地开口,声音跟冰碴子似的:
“都哑巴了?法国人都骑到咱们脖子上拉屎了,你们一个个还在这儿装死?”
恭亲王奕欣硬着头皮出列:“太后,法国人船坚炮利,咱们的水师还在建设中,不如先跟他们周旋周旋……”
“周旋个屁!”慈禧直接爆粗口,把帘子拍得哗哗响,“奕欣啊奕欣,你是不是收了法国人的好处?怎么净帮着外人说话?”
恭亲王脸都绿了:“臣冤枉!臣这都是为了大清江山着想啊!”
“为了大清?”慈禧冷笑一声,“我看你是为了你那顶乌纱帽!别忘了,你这议政王是谁赏的!哀家能给你,也能收回来!”
李鸿章在底下听得直冒冷汗,心里暗骂:这老娘们又要作妖了!
果然,慈禧点名了:“李鸿章!你的北洋水师练了这么多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说,这仗能不能打?”
李鸿章心里叫苦连天,嘴上还得说漂亮话:“回太后,北洋将士个个忠心耿耿,就是……就是法国人的铁甲舰实在厉害,咱们的木船……”
“木船怎么了?”慈禧打断他,“当年郑和下西洋用的还是木船呢!我看不是船不行,是你们这些人不行!骨头软了,见着洋人就腿软!”
她越说越来劲,嗓门越来越高:“告诉你们!这次哀家就是要硬气一回!要钱没有,要地更没有!给哀家往死里打!就是把北洋水师打光了,也得崩掉法国人几颗门牙!”
这番话说得那叫一个霸气,跟戏文里的穆桂英似的。底下一些年轻官员听得热血沸腾,差点没喊出“太后威武”。
恭亲王还想争辩:“太后三思啊!万一海战失利,京津门户洞开……”
“闭嘴!”慈禧直接吼回去,“奕欣,你是不是巴不得大清打败仗?好显着你有先见之明?告诉你,这大清离了你照样转!”
朝会开完,恭亲王气得直哆嗦,对心腹说:“这疯婆子!非要拉着整个大清陪葬!”
李鸿章更是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回到衙门就对幕僚吐槽:“打打打,拿什么打?咱们的船跟人家的放在一块,那就是鸡蛋碰石头!”
再说慈禧这边,回到寝宫那叫一个得意,对贴身太监李莲英说:
“小英子,看见没?就得这么治他们!这帮老爷们,不骂不老实!”
李莲英赶紧拍马屁:“老佛爷英明!比那些须眉男子强多了!”
可惜啊,打仗不是耍嘴皮子。前线战报传来,福建水师在马尾让人家一锅端了,军舰沉得跟下饺子似的。
消息传到北京,慈禧脸都气歪了:“废物!都是废物!哀家白花那么多银子养着他们了!”
更让她闹心的是,这天晚上她在养心殿批折子,忽然看见香炉里的烟柱扭曲成个怪模样,跟条挣扎的蛇似的。
她心里“咯噔”一下,想起宫里老档案记载,大贪官和珅临死前写过什么“水泛含龙”的鬼诗。
“水泛……水师打败仗不就是水泛吗?”慈禧自言自语,“法国人旗子上那玩意儿……不就是龙吗?”
她越想越心惊,冷汗直冒:“难道和珅那老小子的诅咒应验到哀家头上了?”
正好这时李莲英送来前线急报,又是催饷求援的。
慈禧把折子一摔,眼露凶光:“打!给哀家往死里打!就算应了诅咒,哀家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您说这不是疯了吗?明明打不过,非要硬扛。
结果可想而知,清军节节败退,最后虽然冯子材在镇南关打了胜仗,可海上全让人家控制了,不得不签了屈辱的《中法新约》。
消息传来,慈禧在养心殿发脾气,见啥摔啥:
“废物!都是废物!哀家要你们有何用!”
李莲英小心翼翼地说:“老佛爷,好歹保住了越南的宗主权……”
“保个屁!”慈禧直接把茶杯砸他脸上,“那是人家法国人不要的!哀家的脸都丢尽了!”
她越想越气,又把火撒到恭亲王头上:
“都是奕欣这个丧门星!要不是他整天念叨不能打不能打,影响了军心,咱们能输吗?”
得,这又赖上别人了。
第二天她就下旨,把恭亲王的议政王头衔给撸了。恭亲王气得在家躺了三天,逢人就说:
“这老娘们疯了!大清迟早毁在她手里!”
李鸿章更是憋屈,既要背战败的锅,还得继续给她办事。私下里跟亲信抱怨:
“这仗打得,简直是他娘的瞎指挥!外行指导内行,能打赢才怪!”
可慈禧才不管这些,她在后宫照样吃香喝辣,今天修园子,明天过寿辰,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
有大臣劝她节俭点,她把眼一瞪:
“怎么?哀家为大清操心一辈子,花点钱怎么了?你们是不是也想学奕欣?”
得,谁还敢劝啊!
这老太婆越老越糊涂,后来居然信了个江湖骗子,说什么能练刀枪不入的神兵。结果八国联军打进来,那些“神兵”让人家一枪一个,跟打鸟似的。
最后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跑,路上还不忘摆谱,要地方官给她准备燕窝鱼翅。
老百姓都在背后骂:“这老妖婆,把国家祸害成这样,还有脸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说啊,这当家作主的要是不靠谱,倒霉的还是老百姓。慈禧这老娘们掌权几十年,好事没干几件,坏事做了一箩筐。修园子、过生日舍得花钱,办海军、搞洋务就抠抠搜搜。等到洋人打上门了,她拍拍屁股先溜了。
这等败家娘们,放在现在早让人骂上热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