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记号笔往台面上一扔,笔帽弹了两下滚到角落。他搓了把脸,灰扑扑的掌心在脸颊上留下几道印子。
“行吧,等不如干。”他说着弯腰从工具柜底下拖出个帆布包,哗啦一声抖开,里头躺着半截旧绳、一把生锈的钳子,还有昨晚吃剩的压缩饼包装袋。
娜娜抬眼扫了一眼:“你这是准备去捡破烂?”
“这不是捡,是回收再利用。”他把钳子塞进侧袋,顺手拍掉裤腿上沾的一片木屑,“咱现在就是科技界的拾荒者,靠废品堆里淘金吃饭。”
她没接话,指尖在终端上滑了几下,调出一张泛黄的平面图。屏幕右下角标着“b7”,红点一闪一闪,像颗卡住的坏灯泡。
“走?”她问。
“走。”他拎起包,顺手抄起挂在门后的手电筒,在掌心里敲了两下——灯亮了,但光柱有点歪。
走廊比工坊冷,墙皮剥落得厉害,露出底下锈迹斑斑的金属骨架。两人一前一后往前走,脚步声被管道嗡鸣吞了一半。陈浩边走边低头看包,忽然掏出那张画着“测水神器”的废木片,翻了个面,在背面写上“b7寻宝记”,然后塞回口袋。
“你说这仪器要是真三年没动过,会不会已经改名叫‘考古文物’了?”
“不会。”她说,“它没有申报文化遗产资格。”
“还挺严格。”
拐过两个弯,一扇铁门横在眼前,门框上方的标识牌只剩半个“b”字,另一半不知被谁掰走了。门缝里飘出一股子陈年机油混着霉味的气息,像是谁把整个报废季腌在这儿发酵了三年。
陈浩吸了口气:“我宣布,这味道正式申请加入人类痛苦记忆名录。”
他伸手推门,门纹丝不动。
“卡住了?”
“不是卡住。”娜娜凑近看了看,“是被人用铁链缠了三圈,还上了把锈得快散架的锁。”
“谁这么防贼?”
“可能是怕别人捡走垃圾。”
陈浩咧嘴一笑:“那咱今天偏要当那个捡垃圾的。”
他从包里摸出钳子,试了试咬口,咔地夹住锁链。用力一拧,链条发出一声闷响,像是老骨头终于松了筋。
门开了条缝,一股更浓的潮气扑出来。他用手电照进去,光束扫过堆叠的金属箱、断裂的机械臂、成捆的电缆,像一片被遗弃的钢铁坟场。
“好家伙,这哪是仓库,这是末日主题乐园。”
娜娜迈步就往里走,靴子踩在碎玻璃上发出脆响。陈浩紧随其后,一边用手挡开垂下来的电线,一边嘀咕:“我要是死在这儿,墓志铭就写——‘此人死于误触高压电,临终前正试图拯救一台水车模型’。”
“你的死亡概率目前低于百分之零点三。”她说,“除非你主动舔裸露线路。”
“谢谢安慰。”
他们往里走了十几米,空间越来越窄。一堆报废的传感器堆在左前方,上面压着个变形的冷却塔外壳。右侧则是一排倒下的货架,底下埋着几个看不出型号的金属箱。
“按你说的,那玩意儿外壳是防水合金?”陈浩蹲下身,伸手拍了拍一个灰扑扑的箱子,灰尘腾起一小团,“这看着像铁皮饼干盒。”
“材质分析需要远程扫描。”娜娜退后两步,从腕部接口弹出一个微型装置,轻轻一按,一道淡蓝光波缓缓扫过前方区域。
屏幕上数据跳动,她眯眼看了会儿:“左侧第三箱,深灰色长方体,外壳含钛合金成分,密封性良好,内部有微弱能量波动。”
“那就是它?”陈浩蹭过去,一脚踢开挡路的电缆卷轴,“宝贝,爸爸来救你了!”
他伸手去拉箱子,结果刚一使劲,头顶一根松动的支架“吱呀”晃了一下,紧接着“哐”地砸下来,擦着他肩膀摔在地上,震得脚底发麻。
“哎哟!”他跳开两步,“这地方真不想让人活!”
“建议保持安全距离。”娜娜走过来,伸手检查支架连接点,“承重结构腐蚀严重,部分区域已失去稳定性。”
“那你还让我动手搬?”
“你刚才的动作属于非计划性干预,不在预设流程内。”
“合着我还违规了?”
“不算违规,只是增加了风险系数。”
陈浩喘了口气,绕开塌陷区,重新靠近目标箱子。这次他先用钳子撬开压住一角的冷却塔碎片,再一点一点把箱子往外拖。金属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像是谁在用指甲刮黑板。
箱子终于脱困,表面覆着一层薄锈,但边角整齐,锁扣完整。正面有个凹槽,应该是触控屏的位置,被一块胶布封着,边上用马克笔写着“待检”。
“这字迹都快认不出了。”他撕下胶布,露出一块暗色屏幕,“三年没人管,也不知道还能不能醒。”
“接入诊断仪试试。”娜娜从包里取出一个扁平设备,接上箱子侧面的接口。指示灯闪了两下,随即变成稳定的绿光。
“电源模块仍有储能,核心系统处于休眠状态。”
“还能救?”陈浩眼睛一亮。
“理论上可以唤醒。但需外部供电辅助启动。”
“那还等啥?”他一拍大腿站起来,“回工坊!”
两人合力把箱子抬上手推车。陈浩推着车往外走,经过那扇破门前还不忘回头看了眼这片废墟。
“你说这些破铜烂铁里,是不是还藏着别的能用的东西?比如自动做饭机,或者懒人躺椅?”
“数据库中无相关登记。”
“唉,梦想还是要有的。”
回到工坊,他把箱子搬到工作台中央,扯掉外层防尘布,又找来一瓶清洁剂喷了喷外壳。娜娜插上便携电源,开始逐步加载唤醒程序。
几分钟后,屏幕突然闪了一下,浮现出一行字:【系统自检中……请勿断电】。
“动了!”陈浩凑上去,鼻子几乎贴到屏幕上,“你看你看,它醒了!”
“只是初步响应。”她手指快速点了几下,“还需要完成三次校验才能进入主界面。”
“那就让它慢慢来。”他一屁股坐在小凳上,翘起二郎腿,“反正咱也不赶着让水车当天转起来。”
话音刚落,屏幕又黑了一下。
“别啊!”他差点从凳子上跳起来,“刚醒又要睡?”
“电压波动。”娜娜调整了电源输出,“稳定后再试。”
她重新启动,这一次,屏幕持续亮着,进度条缓缓推进。十分钟后,主界面终于跳出——蓝色背景,图标排列整齐,右上角显示设备名称:**多功能水文传感装置 V3.2**。
“找到了。”陈浩盯着那行字,咧嘴笑了,“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娜娜已经开始下载驱动程序,同时调出设备历史记录。屏幕上滚动着三年前的最后一次使用日志:**任务编号h-114,河流流速监测,数据上传成功**。
“功能模块基本完好。”她说,“传感器阵列、压力感应单元、无线传输端口均未报错。”
“也就是说,它还能干活?”
“只要完成基础校准,即可投入使用。”
陈浩站起身,绕着箱子转了半圈,忽然从包里掏出那支记号笔,在箱子侧面写了四个字:**不准再睡**。
然后他退后一步,双手叉腰:“现在,咱们离让水好好推轮子,又近了一步。”
娜娜抬头看了他一眼:“下一步是连接测试环境,验证信号采集能力。”
“行。”他抓起电源线,“你说接哪儿,我就往哪儿插。”
她指向水槽旁的接口面板:“从最简单的开始。”
陈浩蹲下身,把线缆一端插进面板,另一端对准设备底部接口。咔哒一声,连接成功。
屏幕上跳出提示:【检测到外部模拟源,是否启动实时采样?】
娜娜正要点头,陈浩却突然伸手按住她的手腕。
“等等。”他说。
他盯着屏幕,呼吸放慢了一瞬。
“这第一组数据……咱们得看得认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