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二勇看出了我的想法,于是他在我旁边小声说道,被子和褥子放在我爷爷家,等一会儿我过去搬过来,这么大的炕睡咱们五个人很宽松的。
我一听有被褥也就不怎么发愁了,大不了晚上再多烧些,肯定比白桦沟里住的要暖和。
大勇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块破布子在炕沿上随便擦了擦,笑着说,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去告我奶奶,晚上多做些饭,今天晚上就在这里吃吧,我在大勇肩膀上拍了一下说道,你忘了咱们刚才剥了野狗的皮子了?晚上一起到吕叔家吃吧。
大勇连忙笑着说,哦,我给忘了,我俩就不去了,我奶奶说晚上给我们吃莜面饺子。我奶奶蒸的莜面饺子特别香,你们要是想吃的话,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端一些过来尝尝。
我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在家里又坐了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院子里,商量着打狍子的计划。
我们几个坐在屋檐底下,说着明天的打算,或许相处的时间长了些,二勇主动开口看着我问道,大哥哥,狍子好打吗?我看着他笑问道,你今年多大了?二勇说到十五,我不假思索的说道,明天你就别去了,打狍子很苦的。
可二勇不以为然的说道,我从十三岁就和我哥开始上山套狍子了,感觉也挺好玩的,这时候大嘴看了看二勇说道,一个小屁孩儿,好几里的山路,你走的动吗?二勇倔强的仰起了脑袋,看着有些牛逼哄哄的大嘴,我在山里走的可快了,要不是你不信,你问我哥去。
让我没想到的是,大勇却是这样说道,快行了,一路上老等你了,要不是我一个人感觉孤独,我才不会领着你上山呢!二勇一听他哥揭了他的老底,脸立马就拉了下来,撅着嘴说道,那行,以后上山你不要叫我。二勇扭过了脑袋,不再去看他哥了。
看见二勇有些不高兴了,我又看着大勇问道,去“雕窝”的路好走吗?大勇想了想的说道,路倒是好走,从沟里一直往里走,五六里地就到了,只是那里的林子很大,这段时间雪也厚,上山有些困难,上次我们来这里的时候也是下坡,倒也没觉得难走。
我想了一下,说道,既然不是太难走,要不就把他领上吧!也让他知道一下打猎不是玩的,大勇呵呵呵的笑了几声说道,听你的呗,你说带他就带他。二勇一听说我们要领着他,开心的跳了起来,说道,那说好了,不许反悔啊!竟然还伸出一个小指头和我拉勾,我笑着伸出了小指头,和他拉了一下,二勇站起来笑着说道,趁现在天还没黑,我过奶奶家把被子搬过来暖着,说完转身就跑。二勇怎么忙?无关紧要。于是我们又坐着聊了一会儿,太阳也快下山了。
正在我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的时候,二妮子推开大门跑了进来, 看着我笑呵呵的说道,大哥哥,我爹叫你们回去吃饭呢!
我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说道——好。我看着大勇和二勇兄弟俩说道,你俩也去尝尝,二勇满眼乞求的看着他哥但没有说话。可大勇笑呵呵的说道,不去了,一大家子人坐也没个地方坐,再说狍子肉我们也老吃,至于那条野狗就算了吧。
沈烨看着他也说道,走吧,去尝尝,可大勇还是摇了摇脑袋。二妮子看着大勇说道?走吧大勇哥,你爷爷还在我们家呢!可不知道为什么?大勇始终坚决的摇着脑袋,然后看着我说道,你们吃了饭就回来吧!我们给你留着门。
兄弟俩既然不去,我也没有去强求!这就是我的习惯,从来不会去强求任何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事情在你眼里,也许是对他们好的,可在别人眼里,也许想的却不是那样。大家既然在一起相处,就要相处的自然顺心。
很快,我们四个人回到了吕叔家的院子里,一进院子就闻到了浓浓的肉香。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煮野味,一定要有各种调料才行,而且还是整的调料,比如说花椒,大料,桂皮和香叶,这几种普通的调料,对野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或许是中午吃的有些多,所以直到此刻我也并不觉得饿。等我们进到家里,炕上已经摆好了桌子,锅头上放着一个黑色的瓷盆,还盖着一个盖帘,锅里腾腾的冒着热气,散发出一阵阵蒸馒头的香味。
见我们回来,吕叔热情的说道,快点上炕,然后又对二妮子说道,二妮子,把酒给爹拿上来,然后呵呵呵笑着说道,今天晚上都多喝点,喝完了,好好睡一觉就没事了。
婶子揭开了盖帘,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盘子,满满盛了一盘子的肉,晚上的肉是一条狍子腿和一整条豺肉做成的,由于卤的时候放了酱油,黑乎乎的也弄不清到底哪个是狍子肉?哪个是野狗肉。
但要说野狗肉到底好吃不好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没有太多的记忆。只记得野狗肉比较紧实。口感比较不错。可有一点,我觉得没有狍子肉好吃。尽管两种肉掺和在一起,我还是能隐约分辨出来哪一块是狍子肉,哪一块是野狗肉,因为狍子肉的纤维比较粗糙,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就在我们吃着肉,喝着酒的时候,随着屋门吱呀一声响起!二勇羞怯的跑了进来,站在地下的燕子一看是二勇,连忙说道?你哥呢?怎么没来?快上来吃点肉,二勇有些尴尬的低着头说道,我哥在家里烧炕了,让我过来看看大哥哥他们吃完没?吃完了,让他们赶紧过去。
他的眼睛还是忍不住的瞟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那盘肉。我笑眯眯的说道,快上来吃点,既然碰见了就吃点,一会儿走的时候给你哥带几块尝尝,二勇抬头看了我一眼,他的眼睛却看向了蹲在炕上的爷爷,他爷爷佯装愠怒的说道,叫你吃你就吃,书也不好好念,两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你说你将来该怎么办呀?快上来吃一些,还等别人喂你了。
二勇的头更低了,吕叔连忙说道,看你这么大声,把孩子都吓坏了,孩子才十四五,懂得个啥?说完,白了他爷爷一眼。紧接着,吕叔对二勇说道,一个男孩子要大胆一点,以后出了门,才不会饿肚子,不是都说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快上来吃!这时候,燕子从碗柜里又拿出一双筷子来,递给二勇手里?终于,二勇还是鼓起了勇气上了炕,开始吃了起来。
今天的肉我吃的不是很多,但酒确实没少喝,我本来不能喝酒,可自从和这些内蒙的兄弟在一起以后,酒量也从一两慢慢变到了二两,在心情最好的状态下,我以喝到三两,可自从结了婚以后,都为了生活而奔波和忙碌,与兄弟们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甚至我觉得连酒量都下降了。不知不觉又回到了从前的那个我,就是到了现在我也很少喝酒。一年当中,除了他们回来陪他们多少喝上一点,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从来不会去碰酒。
吃了饭以后,我们准备离开吕叔家去大勇家睡觉的时候,吕叔叫住了我说道,明天你们早早来,你婶子好几年没有焖过腊八粥了,你们可知道你婶子焖的粥有多好吃。明天一定要来尝尝。
我想了一下,点点头。在我们那一带,吃腊八粥一定要在太阳还没出山以前吃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腊八粥不见红日。其中有什么寓意?我不是很明白,但这个传统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一直保留着。
我一直觉得在我们山西有很多传统和节日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比如说,农历的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其他大的节日就不说了。而这三个节日,也许在别的地方都没有听说过,而在我们那一带,却是很隆重的节日,即使在那个年代,午饭还是要比往常好很多,而且还有一点,这三个节日都是用农历的月份来计算的。没有什么节日名称。这一点很是奇怪。而且到了现在,我还是一直觉得在山西对各种节日的讲究也是最多的。
吕叔看着我醉眼朦胧的说道,明天就不要上山了,这次回来我买了白面,明天腊八,再让你婶子再包些饺子吃吧!二妮子姊妹俩也好久没吃了。我暗自想了一下,哎呀!不知不觉一年又要过去了,明天又都腊八了,这次除了捡了一只黄羊和一只狍子外,再啥也没打着,再说了,时间也挺紧的,还有一点,这一大家子人得吃多少呀?人家刚过上好日子没多久,老这样打扰人家也不好,这些思绪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于是我笑着对吕叔说道,吕叔,这次顾不上吃饺子了,听说雕窝的狍子没人打,很傻,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次我们也出来好几天了,也没打多少,要不等下次吧,明天我们先去雕窝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