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都里镇外,临海山庄。
夜色如墨,唯有书房一灯如豆。巨大的海陆舆图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其上以不同颜色的细线、符号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墨羽”势力所及之处。烛光摇曳,映照着东方墨沉静的面容和舆图上那片被他近期亲手细致勾勒过的蔚蓝区域——辽东海域。
代表着航道、预警线、各级据点、补给点的墨痕犹新,如同刚刚织就的一片网络,覆盖了辽东半岛周边至关重要的海域。蛇盘岛的覆灭,“梧桐计划”的顺利推进,以及他亲履碧波绘制的“星图”,都意味着此地的“墨网”已不再是虚无的构想,而是扎下了坚实的根基,初具血肉轮廓。
青鸾静立一旁,为他续上一杯新沏的热茶,目光也随之落在那张日益繁复的舆图上。她能感受到,先生的目光虽停留在辽东,但其神思,早已超越了这片具体的海域。
东方墨的指尖,缓缓从辽东海域移开,划过舆图上广袤的疆域。
西行,至葱岭内外,那里是以郭震为核心构建的“周天北斗”,星辉遍洒西域,监控着西突厥余部、吐蕃北侵的野心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一切暗流。网络已然铺开,但信息传递至长安,仍需时日,且与中原、北疆的联动,多依赖于事后的通报,缺乏即时呼应。
北望,是依托晋阳公主李明达(青鸾)之力建立的“北辰”网络,如利剑直指草原,深入薛延陀故地,监控漠北诸部动向。它与西域的“周天北斗”虽有连接,但更多是情报的线性传递,资源、人力的相互支援尚显薄弱,未能形成真正的掎角之势。
中原大地,“墨网”如蛛丝般渗透,潜伏于市井、驿站、乃至部分衙署之间,搜集舆情,监控地方,是其根基所在。南域虽未重点经营,亦有零星网点,如同触角,感知着那片土地上的风吹草动。
然而,他的指尖最终停在的,却是舆图上大片的空白。
东方浩瀚,那更为广阔的东海、南海,商船往来,岛屿星罗,倭患是否仅止于辽东?未来潜在的威胁来自何方?西洋(印度洋)之路,传闻富庶而遥远,彼端国度几何?势力如何?北海(贝加尔湖乃至更北)苦寒之地,是否就真的毫无价值?还有那高原之上的吐蕃,其赞普松赞干布亦非庸主,其雄心勃勃,对大唐西陲乃至西域的威胁日益显现,而“墨羽”在那里的渗透,几乎是一片黑暗。
各区域网络,如同散落的明珠,虽各自闪耀,却未能串联成一条光华夺目的项链。信息传递有迟滞,资源调配欠统筹,应对跨区域威胁时,难免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如今的“墨羽”,覆盖范围愈广,实力愈强,这种体系上的松散与不协调,便愈发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亦难以完全发挥其对天下大势那“补益与制衡”的作用。
“青鸾,”东方墨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书房中显得格外清晰,“你看这舆图,我等着墨之处,是否仍显……支离?”
青鸾凝视图卷,聪慧如她,立刻明白了东方墨的忧虑所在。“先生,辽东、西域、北疆、中原,各处网络已如臂指,然臂与臂之间,缺少一条通达的经络,一颗统御的中枢。譬如观星,虽见北斗、北辰各自明亮,却未能见其如何循天轨运行,共成周天体系。”
“不错。”东方墨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被更深的思虑取代,“蛇盘岛可一战而下,倭寇之患可暂平,辽东海域可初步厘清。然,欲使‘墨羽’真正成为暗影中的‘周天星网’,映照万里,无远弗届,非对现有格局进行一番彻底梳理与重塑不可。”
他转过身,目光不再局限于舆图,而是投向了窗外无垠的夜空,仿佛在与冥冥中的星宿对话。“是时候了……返回长安,召集诸方,共议星纲。”
青鸾心神微震,意识到这将是一次决定“墨羽”未来命运的关键会议。她看到东方墨的眼中,不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的谋划,而是一种执棋之手,即将落子于整个天下棋局的恢弘气度。沧海拾贝,已见斑斓;而今,是需将这些珍宝,镶嵌于同一顶冠冕之上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