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高处的风,带着山野的清新与远方战场飘来的淡淡硝烟味,吹拂着李世民明黄色的斗篷与青鸾玄色的衣袂。从这里俯瞰,整个战场的态势尽收眼底,如同观摩一幅巨大而残酷的沙盘推演。
李世绩统领的唐军主阵,如同黑色的礁石,承受着高句丽大军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箭矢往来如蝗,两军交锋的前线,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生命的消逝在那宏大的画卷上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李世民的目光沉静而锐利,如同盘旋于九天之上的苍鹰,审视着战局的每一丝变化。他看到了唐军将士的坚韧,也看到了高句丽兵力的雄厚与攻势的凶猛,更看到了右翼那支被重重围困、岌岌可危的孤军——刘君邛部。
就在他眉头微蹙,思忖着破局之策,甚至已做好牺牲那支偏师以换取全局胜利的心理准备时,异变陡生!
一道极其醒目的白色光影,如同撕裂阴霾的闪电,又似坠入凡间的流星,以一种决绝而无畏的姿态,悍然闯入了他的视野!那光影从战场边缘切入,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令人瞠目!它无视了高句丽军看似严密的侧后防线,如同一柄烧红的尖刀切入凝固的牛油,所过之处,高句丽军阵人仰马翻,竟被硬生生犁开了一道混乱的缺口!
“那是……” 李世民下意识地向前半步,扶住了身前的岩石边缘,目光瞬间锁定了那道在万军丛中显得如此突兀而又耀眼的身影。
近了,更近了。透过御用的千里镜(假设此时有望远镜或类似观察工具,或极佳目力),他已能看清,那是一人一骑。骑士身披炫目的白色战甲,阳光下熠熠生辉,胯下一匹神骏异常、通体雪白的战马,马鬃飞扬,四蹄腾空,速度快得惊人!而骑士手中那一杆亮银长枪,舞动起来更是化作一团凛冽的寒光,枪影过处,挡者披靡!无论是试图阻拦的骑兵,还是结阵防御的步卒,竟无人能使其速度减缓分毫!
只见那白袍将突入敌阵深处,目标明确,直指被围的刘君邛部帅旗方向。银枪或刺或扫,招式简洁凌厉,没有丝毫花哨,却蕴含着恐怖的力量与精准的判断。挑飞敌将,砸翻盾阵,荡开围攻……动作一气呵成,充满了一种暴力与技巧完美结合的美感。高句丽士兵在其面前,竟如同草芥般不堪一击!
“万军从中,直捣核心,如入无人之境……真乃虎将也!朕之军中,何时出了如此人物?!” 李世民放下千里镜,脸上充满了极度的震惊与难以抑制的赞赏,连声赞叹,甚至忘了身侧还有青鸾在场。他征战半生,见过的勇武之辈不知凡几,但勇猛至此,气势如此磅礴者,实属罕见!这已非寻常意义上的猛将,其展现出的那种一往无前、视万军如无物的气概,足以撼动任何统帅的心神。
他立刻回头,看向侍立在侧的近卫将领:“速去查问,那白袍骁将是何人麾下?姓甚名谁?!”
就在这时,一直静立旁观的青鸾,清冷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陛下,若民女所料不差,此人应是自行投军的义士,姓薛名礼,字仁贵。”接着,青鸾继续娓娓道来所经实情。
李世民霍然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青鸾。她语气平静,眼神清澈,但那份笃定,绝非凭空猜测。联想到她的来历,联想到那位神秘的东方墨……李世民瞬间明悟。是了,如此人物,岂是凭空冒出?定然与东方墨的布局有关!他赠甲赠马,授艺赠书,原来早已在此处埋下了如此一枚关键的棋子!这份识人之明,布局之远,再次让李世民心中凛然。
“薛礼,薛仁贵……” 李世民重复着这个名字,将其深深烙印于心。他再次举起千里镜,目光紧紧追随着那道在敌阵中纵横驰骋的白色身影,眼中的震撼逐渐化为一种发现瑰宝的炽热与欣喜。“好一个薛仁贵!真乃天赐朕之霍骠骑(霍去病)!”
他看到薛仁贵成功与刘君邛部汇合,看到那数百残兵被其勇武激励,爆发出惊人的战力开始反冲击,更看到高句丽整个左翼因为这支奇兵的搅动而开始呈现混乱之势!
“传朕口谕,记下此人之功!”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待战后再行封赏!”
凤眸识英,帝心震动。薛仁贵这个名字,连同他白袍银枪、单骑破阵的无敌英姿,不仅深深震撼了战场上的无数将士,更是在这北山绝顶,刻入了大唐天子的心中。一颗璀璨的将星,已然获得了最高统治者的瞩目,其未来的命运轨迹,必将因此而截然不同。而青鸾在一旁的平静与了然,则让这场“偶遇”更添了几分宿命般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