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城大捷的军报,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穿越陇右道,飞驰过河西走廊,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入了巍峨的长安城。当那插着三根羽毛、代表大捷的漆盒被内侍高举着,一路高呼“安西大捷”奔入承天门,送至两仪殿御前时,整个皇城都为之震动。
李世民于次日清晨,召集重臣于两仪殿,正式议定封赏。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连日来因西域战事而萦绕在君臣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裴行俭,临危受命,运筹帷幄,先守孤城,后定奇谋,终获此滔天之功,扬我国威于万里之外!”李世民手持军报,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擢升裴行俭为光禄大夫,实封安西大都护,总揽安西四镇军政,赐绢千匹,金百斤!望其善加经营,永固西陲!”
此令一下,殿内众臣皆无异议。裴行俭此功,足以封侯拜将,授以安西大都护之职,正是人尽其才,也彰显了朝廷经略西域的坚定决心。
“至于郭震,”李世民的目光落在军报中关于奇袭焚粮、勇不可当的描述上,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一介校尉,勇毅绝伦,深入险地,焚敌粮草,乱敌军心,居功至伟!此子,颇有当年药师(李靖)年轻时的风采!”他略一沉吟,看向兵部尚书,“依卿等所议,擢升郭震为忠武将军,授右骁卫中郎将,仍于安西军中效力,听裴行俭调遣。另,赐紫金光禄大夫散官,赏绢五百匹,宅第一座!其麾下跳荡营将士,皆按一等军功厚赏,伤亡者从优抚恤!”
从校尉跃升为中郎将,并得赐散官,这封赏不可谓不厚。尤其“忠武”二字,更是极高的评价。郭震之名,经此一战,必将响彻朝野,成为帝国军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陛下圣明!”房玄龄出列道,“裴、郭二位将军之功,确当厚赏。此外,安西前线所有将士,栉风沐雨,浴血奋战,亦需普降恩泽,以慰军心,鼓士气。”
“准!”李世民颔首,“凡安西参战将士,皆赐勋一转,另发额外赏赐。阵亡者,优加抚恤,其子弟可优先入仕或从军。白水城守城军民,减免三年赋税。”
封赏之事议定,接下来便是对西域后续安排的讨论。
“陛下,”长孙无忌奏道,“白水城经此战火,亟需修缮加固。且此番大胜,西域诸国震动,正是我大唐宣示威德,重置秩序之时。臣以为,当增派工匠、物资往安西,助裴大都护重建城防,并遣使宣慰四方,招抚那些曾摇摆不定,或被迫依附突厥的城邦部落。”
“嗯,”李世民深以为然,“西域之要在於人心归附。着户部、工部,即刻筹措工匠、建材,发往安西。鸿胪寺遴选干练使者,持朕玺书,巡慰西域,晓谕诸国:顺大唐者,当享太平,得通商之利;逆大唐者,乙毗咄陆便是前车之鉴!”
他停顿片刻,目光变得深远:“另,命裴行俭,于安西择险要处,增设军镇、烽燧,绘制更精细之舆图。屯田之事,亦需大力推行,务使安西驻军,能逐步实现粮饷自给,减轻朝廷转运之耗。”
一道道旨意从两仪殿发出,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转动,将军事上的胜利,迅速转化为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实际成果。大唐这台庞大的帝国机器,正开足马力,要将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更深、更牢地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
---
退朝之后,李治心潮依旧难以平静。他随着父皇处理了一些政务,便寻了个借口,来到了芷兰轩。
武媚正在窗前临帖,见他进来,便放下笔,含笑相迎。她虽深处后宫,但通过李治和晋阳公主,对西域大捷的消息也已知晓。
“恭喜殿下,西域大捷,陛下定然欣慰。”武媚轻声道。
李治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在轩内踱了几步,道:“媚娘,你是没看到今日朝会上,父皇对裴将军和那位郭震将军的赞赏!尤其是那郭震,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胆魄和武勇,千里奇袭,一举定鼎!真乃国之干城!”
他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向往,“若他日……若他日我也能如父皇一般,麾下有如此良将,何愁边疆不宁,天下不安?”
武媚静静地听着,为他斟上一杯清茶。她能理解李治此刻的激动,那是年轻血脉对英雄功业的天然向往。她沉吟片刻,方缓声道:“殿下爱才之心,实为可贵。良将确乃国之利器,然……”她话锋微转,目光清澈地看着李治,“然驾驭良将,使其尽忠用命,乃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需要为君者的智慧与胸襟。陛下今日厚赏将士,是酬其功,亦是固其心;重置安西,是扬其威,亦是谋其远。此中平衡与远见,或许比单纯的战场冲杀,更为不易。”
李治闻言,微微一怔,随即陷入思索。武媚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思维的另一个层面。他想起父皇在朝堂上对西域后续事宜那细致周全的安排,那不仅仅是封赏,更是一盘大棋的后续落子。
“媚娘所言极是。”李治缓缓坐下,端起茶杯,“为君者,确非只需猛将……还需有洞察局势、平衡各方、布局长远的眼光。这郭震是一把利剑,而如何用好这把剑,使其始终指向该指的方向,或许正是我需要向父皇学习的。”
他看着武媚,眼中欣赏之意更浓。眼前这个女子,总能在他意气风发之时,给予他冷静的提醒,在他困惑之时,提供独特的视角。这份聪慧与沉静,如同幽兰,在这深宫中悄然绽放,让他愈发觉得珍贵。
就在这时,晋阳公主李明达像一只快乐的蝴蝶般跑了进来,人未到,声先至:“九哥!媚娘姐姐!你们听说那个很厉害的郭将军了吗?他是不是就像先生说的那种,‘不动则已,动则雷霆’的人呀?”
她天真烂漫的话语,让李治和武媚都笑了起来,却也像一颗无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武媚平静的心湖上,再次漾开了圈圈涟漪。先生……青衣人……她垂下眼睑,掩饰住眸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愫,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袖中那枚温凉的墨玉。
长安的封赏,如同甘霖,滋润着有功之臣,也激励着后来者。而在这荣耀与恩宠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权力格局与个人命运的丝线,正在悄然编织,与遥远西域那张正在扩张的“星网”,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