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眉头微蹙,\"这个分析很关键。你们当时既见识了日军的威力,也领教了的厉害,却还是错失战机。可你又说日军作战很死板?\"
朱传武郑重点头:\"确实如此。你看他们的战术——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接着炮轰,永远是这套步炮协同。我们在东北训练陆海空三军时,特别是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夕取得阶段性成果,就是突破了协同作战。\"
\"当时借鉴了他们的步炮协同战术。这种战术特别注重火力配置,说白了就是用钢铁炮弹熬成一锅浓汤,把敌人彻底埋葬在城墙下或壕沟前。\"
\"但这种战术其实很僵化!\"
\"因为这种死板的套路周而复始。假设在山地战或攻防战中,我们完全可以用特殊壕沟和掩体来阻击。就算他们炮轰,我们只管深挖壕沟;等步兵冲锋时,依托壕沟和碉堡硬碰硬。我相信实际交战时,日军在某些战场肯定会吃亏。\"
\"从37年到40年,有些战役输得很惨。我后来反思,除了平原地区不利于我军机动性导致溃败——当然士气是关键——还有就是平原作战的劣势。但在山地、山城或类似黑云寨这样居高临下的地形,采取坚壁清野的防守策略,日军几乎不可能得手。\"
许平咧嘴一笑:\"我有个主意。在平原就挖两三米的深壕作掩体,利用壕沟躲避炮火。除非对方炮弹无限,否则这招配合城墙战术,日军想攻下山城或突破壕沟难如登天。\"
\"百年前那位曾先生的'结硬寨,打呆仗'就是这个道理。当时敌军动辄数十万骑兵,人数装备都占绝对优势。怎么办?挖深壕限制敌军机动性,再用武器优势对抗。这就是扬长避短的军事智慧,道理谁都明白。\"
\"控制大沽镇就能威慑整个山区,特别是对八路军的震慑作用。但除此之外呢?\"
\"无论是进攻我军、358团,还是直面八路军三个团驻守的山地,日军想形成包围圈取胜都很困难。\"
\"现在日军打算利用机动部队实施突破,甚至试图与我方和358团达成某种默契。只要牵制住我们两支部队,他们就能集中兵力先打八路军,再回头对付358团和黑云寨,这就是他们的战略意图。\"
许平眉头紧锁,对朱传武分析道:\"所以日军现在的实力已大不如前,远不及当年在东北对峙时期,也不如1937年的水平。他们的机动能力明显下降了!\"
\"这种衰退一方面源于占领区扩大导致资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无法在占领区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我们作为农业国,无法满足他们的工业需求,只能靠船只将原料运回本土加工,但产能始终跟不上战争消耗。\"
许平继续解释道:\"就拿火炮来说,当初他们利用东北的兵工厂和矿产资源,能大量生产 甚至建造航母。但现在战线拉长,到处都需要武器装备,炮弹供应都成问题。\"
\"在其他地区建不起工厂,也挖不到足够资源,只能花钱购买。但采购价格越来越高,以资源换资源也越来越难,最后只能靠抢夺工厂和资源来维持战争。\"
\"这就是为什么去年到今年,他们执意要打通通往东南亚的补给线,就是想获取更多战略资源。\"
小鱼儿和朱传武纷纷点头,认同许平的战略分析。许平接着说道:\"实际上,战争每时每刻都需要大量火力支援。即便在本土和东北,他们的生产能力也跟不上了。随着战争持续,日军的战斗力和素质都在下滑,这种衰退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
两人闻言同时望向许平,只见他摆了摆手。
\"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层面分析,此前他们能取胜,确实具备与对手抗衡的实力。但如今,这种优势已不复存在!\"
\"其战术思维过于单一。时至今日,旧式攻防战早已过时。战争规律自有其发展轨迹,可惜他们始终未能掌握其中精髓。\"
朱传武眉头紧锁:\"可他们仍控制着众多大城市。据我们所知,占据大城市仍是其掌控资源最有效的方式?\"
许平一挥手:\"话虽如此,但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需求。试问他们如今还能维持大规模炮火覆盖吗?\"
\"局部战役或许能集结数百门火炮狂轰滥炸,但从全局看,其他战区根本得不到同等支援——这才是致命伤!\"
许平忽然笑道:\"敌人对火炮的运用实在拙劣。方才那首顺口溜你也听到了: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继续轰。说到底,他们只会步炮协同。\"
\"机械化作战的理解简直惨不忍睹。如今的所谓重火力,早已从当年的重炮退化到迫击炮级别。真正的大炮该是什么模样?\"
\"迟早会像我们的汽油桶炮那样,喷吐火舌吞噬一切。这种火力才称得上真正的战争之神。\"
说着许平示意继续前行。小鱼儿拍拍肚皮表示吃饱了,三人牵马沿蜿蜒山道徐徐前进,仅靠一盏气死风灯照明。
途中小鱼儿忍不住问:\"老大,您说的汽油桶炮真有那么厉害?\"
许平耸肩:\"举个简单例子——33制。朱传武应该有所耳闻,上次你俩不就为此误了早饭?\"
两人面露窘色。许平笑道:\"当时急着用膳没细说。现在正好聊聊火炮的威力。\"
\"我们长期处于劣势,皆因农业国对抗工业国。但技术总会进步——当年海战胜负,关键就在火炮威力!\"
“鬼子对火炮威力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于海军。他们之所以能入侵我们,关键就在于海上力量的强大,这是历史形成的。”
“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大航海时代的推进让船只与火炮成为工业革新的核心。正是这种工业化的发展,将世界带入近代,最终演变为如今的现代。”
“但对灾难深重的我们来说,划分时代毫无意义。即便现在有,也救不了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为国家而战,为民族而战!”
“绝不能沦为奴,绝不能让鬼子灭种!但这一切背后,还涉及工业化的问题。当时的海战中,双方都采购了欧罗洲最先进的战舰。”
“如今有航母,但那时主要依赖火炮舰船,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秋风号。它本是我们订购的,火力堪比旗舰,航速极快!”
“可惜秋风号因种种原因未能到手,有人指责是那败家老娘们挪用200多万修园子,导致资金短缺。不论如何,这艘船最终落入鬼子之手。”
“在海战初期,秋风号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它凭借速度和火力击沉两艘敌舰,甚至在近身缠斗中因船体坚固、火炮凶猛而成功脱逃。”
“这充分展现了火炮的威力。但后来鬼子入侵东北至今,他们的炮车、飞机的威慑力已大不如前。一方面,战争投入与产出失衡;另一方面,他们轻视对手,认为我们不过是手持梭镖的农民,连正规军也不足为惧。”
“这种蔑视背后另有隐情。若对手仍是落后的农业国,他们尚可维持优势。但如果招惹子,他们的精锐部队在东北也扛不住子的火炮轰击!”
朱传武眉头微蹙,思索片刻后转向许平:\"大当家所言确有道理。但如此猛烈的炮火攻势,真有国家能实现吗?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而下,将敌方阵地化为钢铁熔炉,甚至夷为平地,实在难以想象。\"
\"这般规模的战争,需要何等雄厚的国力支撑?\"
许平挥了挥手:\"若论实战例证,数十年前那场大战便是明证。东西两线战场上,新型武器造就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当时的火炮虽未达至巅峰,但其 力已远超重型机枪。即便是如今已被淘汰的马克沁机枪,在当时也是收割生命的死神镰刀。\"
\"据说一日之间便有数万将士倒在枪口下,尸骸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连机 都因目睹如城墙般高耸的尸堆而精神崩溃,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这番描述令小鱼儿与朱传武都不禁战栗。许平继续道:\"这就是战场绞肉机的可怖威力。试想若将单点射击的机枪升级为覆盖数百米范围的火炮齐射,那等火力压制该是何等骇人?\"
\"即便日军采用人海战术或三三制战法,在此等火力面前也难以组织有效抵抗。关键在于——当敌人固守'炮轰掩护步兵冲锋'的呆板战术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采用灵活机动的三三制穿插战术,配合火炮掩护,便能有效遏制敌方攻势。如此,敌人既难突破防线,更遑论发起有效进攻。\"
朱传武若有所思:\"若真如大当家所言,我们岂不是已经掌握了克敌制胜的关键战法?\"
“按您的方案执行,鬼子若进攻黑云寨,凭借这种火力压制,加上弟兄们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的反冲锋,我有信心击退他们!”
许平摆了摆手,“有信心是好事,但协同作战和持续演练才是关键。我们的武器 不成体系,比如一轮炮火压制后,鬼子缩在阵地里等待时机。你不可能无休止地倾泻炮弹,总有节省 的时候。等他们再次冲锋,你怎么办?战争一旦陷入拉锯战,拼的就是后勤补给!”
“想彻底消灭敌人,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场围困战。我们占据高地,易守难攻,但 有限。一旦耗尽,山寨终究会被攻破。而鬼子却能依靠铁路公路,源源不断调集兵力和物资。他们只需固守十天半月,山寨必失!”
朱传武点头,“您的意思是,如果战局发展到这一步,与其死守黑云寨,不如考虑反包抄、攻打县城,甚至放弃山寨?”
许平肯定道,“这就是战争的真谛。不必执着于死守一地,若敌人只是试探,击退即可;若真要拔除这颗钉子,就得权衡自身实力,甚至考虑如何粉碎他们的扫荡。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战机!”
.
“因此,我们的计划不仅要依托黑云寨组织反击,还需计算固守时间与 储备,甚至考虑分散撤离或彻底放弃山寨的方案。这些都必须提前规划,因为敌人可能发动迅猛攻势,让我们措手不及!”
“我相信,类似的计划不仅我们有,八路军和358团也有。八路军或许还好,但358团围绕三营的行动就难说了……”
许平看向两人,沉声道,“所以,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把握战争主动权,维持我们的战斗序列。这绝非易事,甚至极为艰难!”
三人已行至半山腰,距山寨尚有一个时辰的路程。虽无钟表,但望见月亮升至山顶,便知夜色已深。
小鱼儿轻叹一声,望向许平,\"真不知这县城将来会怎样。说实话,我有时真想拿下县城!虽说山寨日子苦中作乐,但比起县城终究差了些。\"
许平朗声大笑,摆了摆手,\"山寨才是咱们的乐土。如今县城尽是鬼子,等赶走他们,县城自然就是好地方!\"
从乡村到城市总有个过程,许平不禁打量着小鱼儿,\"才去了一天,就这么惦记县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