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中,时间飞快流逝,转眼就到了1938年的年底。
太行山早已披上银装,山谷里寒风呼啸,但基地内部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年终总结大会,就在基地最大的礼堂里召开了。
里面挤得满满当当,凳子上坐满了人,后来者只能靠着墙根站着。
主席台上是三大基地和各部队的主要负责人,
谢毅峰、张泽远、朱建平、李总队长、孙老粗、王峰、赵勇等人赫然在列,军装笔挺,眼神贼亮。
何振军也从北平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左玉波忙着协调会务,跑前跑后。
柯明义和几位核心成员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济济一堂的人才,心里都颇多感慨。
会议开始,先是各部门汇报。
后勤总负责人左玉波第一个上台,他手里拿着厚厚一沓报表,直接念干货:
“先说粮食。
今年咱们控制区(包括直接控制和受我们技术指导的友邻区域)总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四成!
这得益于咱们推广的新农具、选育的良种,还有兴修的水利。
仓库现在是满的,吃到明年夏收没问题,还能有不少结余支援其他地方。”
台下响起一阵嗡嗡声,显然是松了口气,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军工原料,”
左玉波推了推眼镜,
“钢铁,咱们自产的加上从鬼子那里‘捡’的、从盟友那里换的,总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
铜、铝、橡胶这些紧俏货,通过海外渠道和国内开采以及人工合成,基本能满足生产,略有剩余。”
“再说说咱们的‘家当’。”
左玉波翻过一页,
“到今年底,三大基地拥有各型机床超过两万五千台,其中精密机床占比达到百分之十五。
大小发电厂(站)建了四十七座,总装机容量比去年提升了百分之八十。
铁路,咱们自己修的、修复鬼子的,加起来有八百多公里了。
公路就更不用说,能通卡车的超过了三千公里。”
这一连串数字报出来,台下的人们眼睛越来越亮。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家底。
接着是军工生产总负责人朱建平。
他嗓门大:
“同志们,咱们今年没白忙活!
‘风暴’高射机枪,月产能稳定在五百挺以上!
火箭筒,月产超过千具!各型迫击炮、炮弹,产量都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
他顿了顿,声音更高了:
“重点是大家伙!
‘风啸-37’战斗机,咱们太行山和西北两个飞机厂,加起来月产能达到四百架了!
‘山魈’运输轰炸机,月产一百架!
‘啸虎’坦克,经过改进,生产线也理顺了,月产三十辆!
还有咱们的‘三十二式’榴弹炮,虽然工艺复杂,月产也能保证四十门!”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有了这些家伙,前线弟兄们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不过,”朱建平话锋一转,
“问题也不少。
发动机的寿命还是不够长,精密齿轮的加工良品率有待提高,特种钢材的稳定性需要加强。
这些都是咱们明年要啃的硬骨头!”
随后是军事负责人李总队长和谢毅峰汇报。
李总队长主要总结了“东山自卫队”和关联部队在东北、华北地区的作战情况。
“今年,咱们大小战斗打了不下五百次。”
李总队长指着墙上挂的作战地图,“歼灭日伪军有生力量超过十万人,仅东北缴获的武器装备能武装咱们五个团!
更重要的是,咱们成功实现了‘连线’战略,把根据地连成了片,把鬼子压缩在几个大城市和交通线上!”
他特别提到了各大队的战绩:
“孙大海的一大队,守住了吉林门户,还主动出击,拔掉了鬼子十七个据点!
王峰的二大队,在长春外围把游击战打出了花,鬼子的运输队都不敢单独出门了!
赵勇的三大队,更是把四平一带的铁路线变成了鬼子的噩梦,平均三天就得瘫痪他一次!”
谢毅峰则重点汇报了第九路军这支战略机动力量的建设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经验教训。
“咱们的机械化行军能力,已经能做到团级单位日行两百公里。
步、炮、坦协同也摸索出了不少门道。但是,”他面色严肃,
“后勤保障还是短板,尤其是油料和弹药的伴随补给,一旦突进过深,就容易脱节。
通讯设备的可靠性和保密性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还有,对付鬼子那种学了咱们、也搞起来的快速反应部队,咱们的战术还得再灵活些。”
两人的汇报既有辉煌的战果,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台下的人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记录。
接着是教育和技术研发的汇报。
负责基地学校和技术体系的同志上台,展示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咱们的‘东山理工教材体系’,经过三年实践,不断完善。
今年,太行基地初中部第一届毕业生两千人,全部通过了考核!
其中八百人选择进入工厂担任初级技术员,五百人进入高中部继续深造,
另外七百人根据兴趣和特长,分流到了卫生、通讯、后勤等专业学校!
最后东北的第四届大学毕业生达到一千人。”
“更重要的是,”汇报人语气激动,
“随着欧洲和美洲的专家们陆续到位,咱们的研究进度大大加快!
新材料实验室在合金钢配方上取得了突破,预计新钢种的强度能提升百分之二十!
发动机研究所正在攻关‘太行星-4’的涡轮增压技术!
无线电小组在电子管微型化和雷达探测距离上,也有了新的进展!”
知识大迁徙的效益,正在初步显现。
最后,是情报和对外联络的负责人何振军。
他的汇报涉及面更广,也更为敏感。
“北平方面,‘明义五金厂’运转正常,作为合法企业和技术输出窗口,为咱们筹集了大量资金和紧缺物资,实用技术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同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情报节点。”
何振军语速平稳,“与延安的合作持续深化,技术共享和人才交流更加顺畅。
与傅作义、阎锡山等部的‘技术换资源’计划,基本达到预期,为咱们换来了急需的煤、铁和粮食。”
他话锋一转,提到了不太愉快的一面:“重庆方面,以及某些地方势力,虽然交流合作交易不断,但对咱们的警惕和渗透有增无减。
‘夏季风暴’的失败,让他们既眼红我们的成果,又试图模仿,但效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目前,他们一方面在内部搞‘人才转化’,想自己培养技术力量,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各种渠道,试图获取我们的核心技术和人才。”
最后,他提到了国际局势:
“太平洋上,盟军反攻受挫,鬼子在东南亚暂时站稳了脚跟。
这虽然牵制了鬼子部分海军力量,但也意味着短期内,外部大规模援助的希望更加渺茫。
我们必须更加依靠自己。”
所有人的汇报结束后,会场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到了柯明义身上。
柯明义站起身,走到台前,他没有拿稿子,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同志们,”
他的声音不高,但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听了大家的汇报,我心里就两个字:高兴。”
“七年前,我兜里只有几块大洋,脑子里有点乱七八糟的想法,身边只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
那时候,谁能想到,咱们今天能坐在这里,讨论飞机大炮的月产量?
能讨论控制了几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
能讨论咱们自己培养的学生已经能造机器、看图纸?”
台下响起一阵会意的轻笑和感慨的叹息。
“这七年,咱们不容易。”
柯明义语气沉了些,“有多少好兄弟,埋在了这片山里,埋在了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
咱们流过汗,也流过血。”
会场气氛变得肃穆。
“但是,咱们挺过来了,不仅挺过来了,咱们还站起来了!”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咱们有了自己的工业,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学校!
咱们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了!
至少在咱们控制的这片土地上,咱们证明了,中国人并不差!
中国人也能搞出世界一流的东西!”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许多人激动得脸色通红。
“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柯明义摆摆手,让大家安静,
“老朱说了,发动机寿命、加工精度是问题。
老谢说了,后勤、通讯是问题。
左玉波那边,资源永远不够用。
何振军那边,内外压力都不小。”
他一项项点出刚才汇报中提到的问题,然后说道:
“这些问题,就是咱们明年要攻克的堡垒!
咱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鬼子还没赶出去,更强大的对手还在后面盯着我们!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咱们必须抓住这宝贵的喘息时间,更快地壮大自己!”
他停顿了一下,提出了明年的几个核心目标:
“第一,扩产!军工产能,尤其是飞机、坦克、重炮,还要再上一个台阶,相关的原料、设备、电力,必须跟上!”
“第二,攻坚!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发动机、新材料、无线电,必须要有突破!”
“第三,育人!扩大招生规模,优化教材,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不仅要培养技术工人,还要培养能带队、能创新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第四,整合!进一步优化咱们的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同时,加强与所有抗日力量的协作,形成更大的合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柯明义目光锐利,
“准备打仗!鬼子不会甘心失败,他们肯定在酝酿新的反扑。
各部队要加强训练,研究新战法,后勤要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
他的讲话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让所有人都清楚了明年的方向和任务。
“同志们,”柯明义最后说道,“193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咱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前路依然艰难,但我相信,只要咱们团结一心,继续脚踏实地地干下去,就一定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到时候,咱们再在这里,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庆功大会!”
总结大会在激昂的情绪中结束了。
人们议论着,说笑着,带着对过去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融入了基地冬夜的灯火之中。
1939年,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更大的挑战,以及,在挑战中孕育的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