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依偎着黄土坡的窑洞里,灯火通明。
这里与外界的战火喧嚣隔绝,却决定着华北军民的命运和一场空前战役的走向。
毛委员掐灭手中的烟头,在简陋的会议室里踱步,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墙上那幅巨大的华北军用地图。
朱老总端着搪瓷缸,眉头紧锁,盯着地图上那些新标注的蓝色箭头。
周副主席则伏在案头,快速翻阅着刚刚由机要员送来的,来自“东山”和各方渠道的加密电文。
柯明义坐在一旁,他没有喧宾夺主,偶尔会有那么一点“灵光一闪”,可惜胆边没长毛。
只能安静地听着,看着,在这里,战略层面的决断还是需要这几位深谋远虑的领导者来做出。
“情况已经很明朗了。”
朱老总浑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用一根木棍指向地图,
“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鼻子灵得很,他看出了我们要‘连线’的意图,这是不想让我们舒舒服服地把根据地连成一片啊。”
木棍点在石家庄和保定方向:“他的‘金刚支队’和‘疾风支队’,加起来九万多人,配属了重炮和超过一百八十辆坦克、装甲车,这是下了血本,要直插我们的心腹地带。”
周副主席抬起头,扶了扶眼镜,接口道:
“而且时机选得很刁钻,我们的联合指挥部刚刚搭建,各方部队的协调尚在磨合期,通信密码、后勤补给都还在理顺。
他这是要打我们一个时间差,在我们形成合力之前,用绝对优势的装甲突击力量,把我们尚未握紧的拳头砸开。”
毛委员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在柯明义身上停留了一瞬,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柯明义同志带来的情报很及时,分析也很到位,冈村知道我们要‘连线’,但他不知道我们这根线,有多粗,有多韧!
他以为靠两个重兵集团就能把我们冲垮,那是做梦!”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用力点了点沙盘上的几个关键节点:
“既然鬼子已经出招,那我们就接招,原来的‘连线’计划不变,但要立刻调整为‘以攻代守,内外结合’!”
朱老总接过话头,开始具体部署,他的木棍在地图上划出清晰的线条:
“首先,是正面顶住!这是关键,正面要是垮了,什么都谈不上。”
1. 太行山前出集群:
“命令太行山军区,立即抽调其最精锐的第三八五旅、新编第十旅,共计一万五千人,前出至娘子关、井陉一线,依托有利地形,构筑阻击阵地。
他们的任务是层层设防,节节抵抗,最大限度地迟滞和消耗日军‘金刚支队’的西进步伐,为后方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2. 晋察冀核心防御:
“命令晋察冀军区聂荣臻部,以其第一、第二、第三军分区主力,共计六个团约四万人,在保定西北方向的满城、完县、唐县一带,利用山地和河流构筑主要防御地带。
务必顶住‘疾风支队’的正面冲击!
告诉聂老总,不要怕打烂坛坛罐罐,要利用我们对地形的熟悉和群众的支援,把鬼子拖进消耗战的泥潭!”
“其次,是机动力量的使用!”
木棍移向代表谢毅峰第九路军的红色符号。
“谢毅峰的第九路军,两万八千人,全机械化,是我们手里最锋利的尖刀,不能轻易撒出去和鬼子硬碰硬。
命令他们,主力隐蔽集结于平定、昔阳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
其先头部队,可派出一个加强装甲步兵营,配属师属炮兵,前出至太行山阻击部队侧后,提供火力支援并监控战场,随时准备堵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朱老总的声音提高,
“外围的‘连线’行动,不仅不能停,还要提前,还要加快!”
1. 北线: “命令傅作义部,其主力第三十五军,立即由绥远向东,猛攻集宁、丰镇方向的日军薄弱据点!
北平东北军方面,抽调其第五十三军、第六十七军,共约六万人,由张家口方向向西出击!
两军目标,在兴和、尚义一带会师,打通绥远与平北的联系!”
2. 西线: “命令阎锡山晋绥军,其第十九军、第三十三军,立即沿同蒲路两侧,向忻县、定襄方向攻击前进!
太行军区留守部队,派出新编第一旅、决死第一纵队,由东向西策应。
东西对进,务必打通太行与晋绥的直接通道!”
周副主席补充道:
“同时,电告‘东山’航空队,战略重心暂时调整为:
一,确保主要战场区域的局部制空权,尤其要遏制日军轰炸机对我军阵地和后方节点的轰炸;
二,组织精干力量,成立‘猎杀小队’,携带反坦克炸弹和火箭弹,优先打击鬼子的坦克集群和运输车队!”
毛委员最后总结:
“就这样打!正面顶住,侧面加快,用空间换时间,用我们的整体布局,来对付鬼子的重点突击!
告诉所有参战部队,此役关乎华北抗战大局,务必奋勇杀敌,协同一致!”
命令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向四面八方。
一场规模空前、错综复杂的战役,在日军率先发难的情况下,按照延安的决策,开始了紧张的调整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