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太行山深处,基地核心指挥部。
柯明义独自站在巨大的华北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是基地综合学校传来的隐隐约约的上课铃声,那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东山理工教材体系》正在培育新一代的种子。
然而,这份超越时代的知识宝库,此刻在他心中却重若千钧。他知道,这东西能让中国加速复兴,但也可能引来无尽的觊觎和灾难。他一个人和基地,扛不住这份足以改变国运也足以招致毁灭的压力。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必须找人分担,必须为这些知识找到最可靠、最能发挥其价值的土壤。
“左玉波,何振军,张泽远,立刻到我这里来。”他拿起内部电话,声音沉稳。
几分钟后,三人赶到,神情肃穆。
柯明义没有寒暄,直接指向身后一个被帆布覆盖的巨大区域。帆布掀开,露出的是堆叠整齐的数十个厚实木箱,以及一套套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精密设备。
“这是我们《东山理工教材体系》1935年版的全套母版、印刷模板,以及从初中到大学各阶段的全套教学实验设备样本,包括精密机床模型、化学实验器材、物理光学仪器、无线电组装套件等。”柯明义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异常清晰。
左玉波倒吸一口凉气:“老板,这是我们的核心家底!您这是…”
“我要把它们,还有配套的各专业老师,送给延安。”柯明义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何振军眉头紧锁:“送给八路军?老板,这风险太大了!万一路上出事,或者…”
“没有万一。”
柯明义目光扫过三人,“理由有三:
第一,我们扛不住。这东西的价值太大,是希望也是炸弹,必须分散存放,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二,八路军及其代表的势力,是目前最有可能真正将这些知识用于救国救民、而非争权夺利的力量。他们的纪律性和理想主义,是保护和应用这些知识的最佳屏障。
第三,我们需要盟友,一个强大的、有潜力的盟友。投资他们的未来,就是保障我们自己的未来。”
他走到一张桌子前,上面铺开着一份名单和路线图。
“计划如下:”
1. 物资与人员: 抽调一套完整的教材母版和模板。抽调一套完整的教学实验设备样本。从技术支队和综合学校教师中,遴选最可靠、思想最坚定的骨干,组成一支“教育支援队”。
涵盖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冶金、化工、无线电、医药等所有主要专业。每个专业至少保证一名能够独立授课的教师。
2. 运输: 启用最高保密等级的“玄鸟”通道。所有物资拆解分装,混入常规的军火、药品运输队伍中。由何振军的内卫部队最精锐小队负责押运,全程无线电静默,分段接力。
3. 交接: 不与八路军前线部队接触,直接送往延安核心区域。由我们潜伏在延安的最高级别联络员“牧星人”负责对接,直接交予其最高领导层。
4. 建议: 随物资附上一份我亲笔撰写的《关于于陕甘宁边区秘密建立分级教育体系的建议书》。
核心内容:依托此教材与师资,立即秘密筹建小学、初中、高中及自然科学院(大学层级)。采取秘密招生、分散教学、理论与边区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优先培养军工、医疗、通讯、机械领域的急需人才。
柯明义看向张泽远:“老张,师资队伍的思想工作和家庭安置,你亲自负责。告诉他们,此行任务重于泰山,他们是去播撒未来的种子。他们的家人,‘东山’会负责到底,享受最高级别保障。”
张泽远重重点头:“明白!我会挑选最优秀的同志,保证完成任务!”
柯明义又看向何振军:“振军,运输路线的安全,万无一失。哪怕全员战死,物资也必须销毁,绝不能落入日寇或国民党手中。”
“老板放心!东西在,人在。东西不在,我们也没脸回来!”何振军立正,眼中闪过决绝。
最后,柯明义对左玉波说:“玉波,基地内部的保密级别提到最高。所有参与此事的人员,签署终身保密协议。”
“是!”左玉波沉声应道。
命令下达,整个“东山”基地最精干的力量悄然运转起来。
几天后,一支看似普通的运输队离开了太行山,融入了苍茫群山之中。他们运送的,不是枪炮,却是一件比任何枪炮都更能决定未来国运的武器,系统化的知识与希望。
柯明义站在山巅,望着运输队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种子已经撒下,希望能在那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他交付的不仅仅是一套教材和设备,更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沉重赌注。
而他选择将赌注,押在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