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要大力筹建空军和扩建炮校的消息一传出,就像一块冒着热气的肥肉,瞬间吸引了无数饿狼的目光。各方势力反应迅速,心思各异,暗地里风起云涌。
最先动手瓜分好处的,自然是老蒋的嫡系中央军。
“委座高瞻远瞩!建设空军,强化防空,实乃当前抗战之急务!”陈诚、何应钦等黄埔系核心人物纷纷表态,动作更是快如闪电。
杭州笕桥航校、南京汤山炮校(扩建后)的关键职位——校长、教育长、各科主管,几乎一夜之间都被“自己人”占据。
接下来的飞机采购、武器分配、学员选派,所有油水厚的环节,自然也优先照顾中央军系统。
这吃独食的架势,可把其他地方军阀气坏了。
桂系的李宗仁在办公室里对着白崇禧抱怨:“健生,你看!蒋光头又要拿全国的钱,去填他的中央军了!这空军和防空力量建起来,以后我们的日子更不好过!”
白崇禧冷静地分析:“德公,此事我们不宜直接反对,反而要表示支持。日军虽暂退,但野心不死,未来战火难料,加强空防确是必要。”
“我们可以‘共赴国难、加强华南防务’为由,向南京提请支援。就说是为了巩固后方,策应全国战线,请拨给一批防空装备,并选派人员参加培训。如此一来,名正言顺。”
“好!就这么办!”
李宗仁点头,“还得强调两广地处沿海,最易遭日舰飞机侵袭,这防空之事,刻不容缓!”
山西的阎锡山同样密切关注着南京的动向。他的地盘虽暂未直面大规模战火,但日军陈兵关外、虎视眈眈的压力丝毫未减。
他对着自己的幕僚赵戴文分析道:“百川兄,蒋先生这回可是要下本钱搞阔气了。飞机大炮,好东西啊。咱们山西也得早做打算,不能全指望着南京分配那点残羹剩饭。”
“司令说的是。”赵戴文点头附和,“日军虽新败,但其觊觎华北之心不死。晋绥防务,终须自强。我们应以‘巩固晋绥,屏藩中央’为由,向南京提请支援,特别是防空技术与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好!就这么办!”阎锡山下定决心,“另外,告诉咱太原兵工厂的人,也得多留心这方面的新东西,咱们自己也得琢磨!”
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湘等人也纷纷暗中活动,试图从中分一杯羹。南京一时间迎来了众多“地方大员”的代表,表面上共商国是,实则都在为自己的地盘争取利益。
面对这群“饿狼”,老蒋自有应对。他嘴上答应得漂亮:“各位的困难,中正深知。党国一体,必当统筹兼顾,支持所有抗日部队……”
但实际分配时,却是能拖就拖,能给旧货不给新货,能给承诺不给实物,牢牢将最好的资源攥在中央军手里。
与此同时,在南方“围剿”前线的红军,也通过秘密渠道获悉了这一情况。
指挥部的领导们对此进行了分析: “蒋介石下大力气搞空军和防空,主要是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怕了,这客观上对全民族抗战是有利的。”
“但我们苏区目前面临最紧迫的是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生存下去。
要通知我们的同志,在白区行动时要格外留意,有机会可以搜集关于防空武器和飞机的基础技术资料,这对我们未来作战也会有帮助。
但当前首要任务,还是粉碎敌人的进攻。”
相关的指示被谨慎地传递下去。
而这场盛宴,最大的敌人日本自然不会缺席。
东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办公室里,将校们传阅着来自中国的情报,气氛凝重。
“蒋介石看来是认真了,想建立一支现代化的空军。”
一位大佐参谋指着报告说,“这绝不能容忍。必须在他羽翼未丰之前,彻底摧毁这个计划。”
“关东军那边刚刚经历苦战,对支那军可能获得的空中优势最为敏感。”
另一位负责中国事务的军官补充道,“他们应该已经行动起来了。”
正如东京所料,在奉天(沈阳)的关东军司令部里,反应最为激烈。 他们刚刚在长城沿线吃够了苦头,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有着切肤之痛。
“八嘎!绝不能让蒋介石的空军建立起来!”
关东军特务机关长脸色铁青,“我们在满洲的天空不容挑战,更不能让支那拥有轰炸‘满洲国’的能力!”
“命令我们在北平、天津、上海的所有特工,全力活动!目标:渗透这些新设立的军事学校,搜集一切技术情报,摸清他们的装备来源和进度!”
“哈依!我们已经启动了一些潜伏的渠道,试图接近相关项目和人员。”
“很好!同时,要密切关注他们的采购清单和运输路线,寻找机会进行破坏!必须将支那的空军梦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将把行动计划同时上报东京参谋本部。”
与此同时,日本驻华使馆的武官、以及海军方面派驻中国沿海城市的情报人员,也各自收到了来自东京的指令,要求他们配合行动,从不同层面扼杀中国的空军计划。
一时间,军统和中统的特工们也高度紧张起来,在各大城市加紧搜捕日谍嫌疑分子,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老蒋雄心勃勃的军备计划,刚刚拉开序幕,就已陷入了各方势力角逐、暗探密布的复杂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