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那个沉甸甸、刻着“关东军司令部特别通行章”的玩意儿,李总队长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就这?一个破章子?连个正式文件都没有?小鬼子能认?”他抬头看柯明义,“这玩意儿要是翻脸,不就是个擦屁股都嫌硬的废铁?”
柯明义掂量着那枚冰冷的铜章:“老李,你说对了。这东西,见不得光。东京那帮老狐狸和武藤玩的是‘暗度陈仓’,既想暂时稳住我们,又不想留下任何书面把柄。”
“这章子,就是他们‘默许’的象征,但也仅仅是象征。出了那条公路,或者换一拨不知情的鬼子,这就是个伪造的玩意儿,够咱们喝一壶的。”
张参谋反应很快:“那咱们这‘顺风商行’的戏,就得唱得更小心了。绝不能张扬,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尤其是鬼子那边。”
“没错。”柯明义点头,“老张,赶紧把商行的壳子弄起来,文件做得像样点,但别太完美,要像个有点门路但又上不了大台面的地方商行。最后,把这章子盖上去。”
张参谋立刻带人去办。很快,一份看着还算规矩,但纸张和格式都透着一股“土气”的“商行设立及运输申请”做好了,那个鲜红的“关东军司令部特别通行章”盖上去,显得有点突兀,却又带着一种诡异的“权威”。
“小猴子”被派去关卡。这次他紧张了,因为他知道这章子的底细。他点头哈腰地把文件递过去。
那鬼子曹长显然提前得到了极其隐秘的指示,他仔细看了看那个印章,又盯着“小猴子”看了几秒,眼神复杂,似乎有点不甘又有点忌惮。他没多问,也没打电话确认(因为无据可查),只是压低声音,用生硬的中国话严厉警告:
“‘顺风商行’?嗯……规矩,你的明白?” 他伸出五根手指:“车,五辆!每天!”然后用力敲着文件上的印章,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话:“东西,盖好!不准露!不准问!不准声张!出了这条路,或者遇到其他部队检查,这东西,”他指着印章,“没用!你们的,死啦死啦滴!明白?!”
“明白!明白!太君放心!一定盖好!绝不声张!”小猴子冷汗都下来了,连连保证。这和他预想的一样,鬼子自己都心虚。
消息带回基地,气氛更加凝重。
柯明义扫视众人:“都听到了?这就是一场走钢丝的游戏。东京和武藤不想把事情闹大,怕我们再搞出‘火雨’,但又绝不肯承认这条通道。我们利用的就是他们这点‘心虚’和‘顾忌’。所以,我们必须比之前设想得更谨慎!”
他下达的指令变得更加周密和隐秘:
1. 绝对低调: “顺风商行”的存在严格保密,仅限于基地核心层和直接参与运输的极少数人知道。车辆一律使用最普通、甚至有些破旧的货车,没有任何特殊标记。
2. 严守“三不”原则: 不见光(货物绝对遮盖严实)、不打听(司机押运员只负责运输,不问运什么)、不张扬(绝对禁止在任何场合吹嘘有此通道)。
3. 路线固定,人员固定: 只使用这条唯一被“默许”的公路。司机和押运员尽量固定,让他们和关卡那批知情的鬼子混个脸熟,减少不必要的盘问。
4. 货物隐藏升级: 技术支队想尽办法伪装物资。精密仪器零件不仅藏在货堆中心,更会塞入晒干的动物肠衣或埋入凝固的猪油、肥皂块里。金属件故意做锈处理。一切可能引人怀疑的气味都用浓烈的山货气味(如熏肉、药材)掩盖。
5. 应急方案: 柯明义亲自制定应急预案。一旦车队在路途中(尤其是离开那条公路后)被其他日军部队拦截检查,立即矢口否认与“顺风商行”的关系,声称是普通商队,文件是花钱找人做的(准备了几份粗糙的假文件备用),并愿意交出所有货物“孝敬太君”,核心目标是人员必须安全撤回,绝不能让对方意识到这条“默许通道”的存在。
6. 北平接应点更加隐蔽: 通知何振军,接应点必须绝对安全,货物即到即散,绝不能堆积。运输环节增多,利用北平复杂的人员流动来淡化货物最终去向。
从此,“顺风商行”的车队更像是一支幽灵车队。它们沉默地在那条特定的公路上往返,篷布捆得死紧,司机面无表情,过关卡时递上文件后便一言不发。
关卡的鬼子兵也心照不宣,检查流程能省则省,有时甚至懒得看文件,挥挥手就赶紧让他们过去,仿佛这车队是什么不祥之物,只想让他们快点离开自己的视线。
每一次运输都像是在雷区行走。基地核心层每次听到车队安全返回的消息,都会松一口气,但紧接着又为下一次运输提起心。
这枚沉重的铜章,成了“东山”基地最高级别的秘密之一。它代表着一次危险的交易,一个敌人勉强默许的漏洞,一条全靠双方心照不宣的默契和互相忌惮来维持的、随时可能断裂的细线。
柯明义看着那枚章,对张参谋和李总队长说:“我们要像对待最不稳定的炸药一样对待它。利用它,但绝不能依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