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与燕青离了边军大营,扮作北地行商,一路策马疾行。边关风光与江南水乡大不相同,黄沙漫天,朔风凛冽。
\"武二哥,前头就是雁门关了。\"燕青指着远处巍峨的关城,\"过了此关,便是辽国故地,如今多是金人势力范围。\"
武松勒住马缰,目光如电扫过四周:\"这一路太过平静,反倒叫人不安。\"他久在江湖,对危险有种野兽般的直觉。
燕青轻笑:\"若是太平无事,反倒显不出你我本事了。\"他虽说得轻松,手却已按在腰间笛剑之上。
二人催马入关,在关隘旁的茶肆稍作歇息。刚坐下不久,便听得邻桌几个商人模样的汉子正在议论。
\"听说了吗?北边又出事了!金兵前日洗了黑风寨,说是剿匪,实则抢掠一空。\"
\"作孽啊!黑风寨那帮人虽是马贼,可专劫金人粮队,时常接济汉人百姓...\"
武松与燕青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这黑风寨,想必就是他们要寻的义军之一。
忽然,茶肆外传来一阵喧哗。一队金兵簇拥着个将领模样的人策马而过,那将领鞍前却拴着个汉人女子,衣衫破碎,满面泪痕。
\"是黑风寨寨主的女儿!\"茶肆老板低声道,\"前日寨破被俘,这耶律将军是要将她带回去折辱...\"
武松手中茶碗\"咔\"地一声裂开一道缝。燕青忙按住他手臂:\"二哥稍安,从长计议。\"
是夜,武松与燕青潜入金兵驻扎的驿馆。只见那耶律将军正在堂中饮酒作乐,那女子被绑在柱上,泪已流干。
\"娘的,老子最见不得欺辱妇孺!\"武松低吼一声,就要扑下。
燕青却拉住他:\"且慢!你看那女子手上。\"
武松定睛一看,那女子虽被缚,手指却在暗中做着奇特的手势——正是边军事先约定的义军暗号!
\"是自己人。\"燕青轻声道,\"我将金兵引开,二哥救人。\"
说罢,燕青如灵猫般掠下,故意弄出声响。金兵果然被引开大半。武松趁机破窗而入,朴刀一挥斩断绳索。
那女子却不惊慌,低声道:\"可是种老将军派来的?我乃黑风寨穆云娘,愿助二位一臂之力。\"
三人配合默契,且战且退。武松刀法刚猛,燕青轻灵刁钻,穆云娘虽受伤却丝毫不乱,指引着撤退路线。
直到甩开追兵,穆云娘才道:\"二位可是要联络各寨义军?我知晓一条密道,可通三关十八寨。\"
武松大喜:\"如此甚好!还请姑娘带路。\"
与此同时,边军大营中,潘金莲也在行动。
她将营中会女红的妇人组织起来,成立\"绣衣坊\",表面上是缝补衣物,实则是借机打探消息。边关往来商旅众多,妇人们心思细,常能听到男子忽略的讯息。
这日,一个契丹老妇来送皮货,在绣衣坊歇脚时叹道:\"今年皮毛生意难做,金人要征收重税,说是要修什么'望仙台'...\"
潘金莲心中一动,上前温言问道:\"老人家,不知这望仙台修在何处?\"
老妇见她和气,便多说了几句:\"就在黑水畔,征了上千民夫,日夜赶工。听说...\"她压低声音,\"是在找什么宝贝。\"
送走老妇,潘金莲立即找来苏墨:\"先生可听说过望仙台?\"
苏墨面色凝重:\"墨家典籍记载,北方确有一座望仙台,是当年徐福为始皇求仙所建。据说台下埋着...\"
他忽然顿住,与潘金莲对视一眼,二人异口同声:\"长生药!\"
潘金莲蹙眉:\"曹公公年事已高,若让他得了长生药...\"
\"天下必将大乱!\"苏墨接口道,\"必须阻止他们!\"
是夜,潘金莲召来扈三娘:\"三娘,有件要事需你走一趟。\"
她取出一枚玉符:\"这是陈师爷留下的信物。你速往太原府,寻找一个叫'红线门'的组织,她们都是江湖女子,专司打探消息。\"
扈三娘领命而去。潘金莲独立帐中,轻抚熟睡的墨心,眉间忧色不减。
三日后,扈三娘带回惊人消息:东厂与金人勾结,欲借修望仙台之名,暗中练兵!而负责此事的,竟是投靠东厂的梁山旧人——扑天雕李应!
\"李应?\"潘金莲震惊,\"他怎会投靠东厂?\"
扈三娘叹道:\"听说是为报宋江之仇。他以为我等害了宋江...\"
潘金莲沉吟良久,忽然道:\"备马!我要亲自去会会这位李应好汉。\"
苏墨大惊:\"万万不可!太危险了!\"
潘金莲却道:\"李应此人最重义气,若知真相,必不会与东厂同流合污。况且...\"她微微一笑,\"我自有打算。\"
她将墨心托付给扈三娘,只带数名亲兵,冒着风雪北上。
而此时武松那边也遇到麻烦。穆云娘带他们走的密道竟被金兵发现,三人被困在山谷中。
\"是我连累二位了。\"穆云娘愧疚道,\"定是寨中出了叛徒。\"
武松大笑:\"武二什么阵仗没见过!正好杀个痛快!\"
燕青却道:\"硬拼不是办法。我观此地地势,倒是设伏的好去处。\"
三人计议已定,借地形设下陷阱。当金兵追入山谷时,滚木礌石齐下,杀得金兵措手不及。
混战中,武松直取金将耶律。那耶律将军武艺高强,与武松战得难分难解。正僵持间,穆云娘突然弯弓搭箭,一箭射中耶律坐骑。
武松趁机一刀,将耶律斩于马下。金兵见主将丧命,顿时溃散。
\"好箭法!\"武松赞道。
穆云娘嫣然一笑:\"黑风寨的看家本领。\"经过并肩作战,三人已是生死之交。
清理战场时,燕青从耶律身上搜出一封密信,脸色顿变:\"武二哥,你看!\"
信上竟写着东厂与金人勾结,欲假借修望仙台之名,实则要南北夹击边军!
\"不好!嫂嫂有危险!\"武松大惊,\"她若不知内情,去了望仙台...\"
此时潘金莲已到望仙台外。只见工地连绵数里,民夫如蚁,监工的金兵鞭打叱骂,惨不忍睹。
她正要设法潜入,忽见一队人马拥着个汉官打扮的人出来,正是李应!
潘金莲心一横,故意弄出声响。李应果然警觉:\"什么人!\"
待看清是潘金莲,李应面色大变,却对左右道:\"你们先退下。\"
众人退去后,李应猛地跪倒在地:\"李应该死!不知是恩人到此!\"
潘金莲愣住:\"李头领这是...\"
李应泣道:\"曹彬那厮骗我,说是武松害了公明哥哥!若非昨日截获密信,得知真相,李应险些铸成大错!\"
原来李应早已暗中收集证据,得知宋江实为曹彬所害。
潘金莲忙扶起他:\"头领请起。如今可知,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李应咬牙道:\"恩人放心,李应必助你们铲除奸佞!\"他压低声音,\"三日后,东厂要将一批兵器运往金营,我可设法截下...\"
正说着,忽听号角连天。一队金兵直扑而来,为首将领大喝:\"李应反了!格杀勿论!\"
原来李应身边早有东厂眼线!
潘金莲与李应背靠迎敌,眼看就要不支。突然,一支人马从斜刺里杀出,为首大汉声如炸雷:
\"武二来也!\"
朴刀过处,金兵如割麦般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