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简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文士袍的年轻公子,并未随众人上前,依旧安然坐于靠前的席位上。
他面容俊雅,气质清冷,手中轻握一柄素面竹篾纨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掌心,姿态闲适,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立刻便有旁人替李简介绍,语气中带着推崇:
“世子,这位是颍川陈氏的陈淮陈公子,其尊父乃太学博士,领袖儒林。
陈公子更是国子监祭酒门生,周老大人的得意高足。
与六皇子殿下,以及另外两位才俊,并称为‘玉京四公子’,是我们京城文坛年轻一辈中的这个。”
说话之人隐晦地翘了下大拇指。
李简闻言面上笑容平淡,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
哥们儿,对不住了,你这一身顶配的逼格,不当垫脚石都说不过去。
他从容落座,态度显得十分谦和,顺着话头奉承道:
“失敬失敬,原来是陈公子。
李某在北地时便听闻京城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今日一见陈公子风仪,方知传言不虚,果然是人中龙凤。”
陈淮闻言,只是淡淡颔首,算是回应了这番恭维。
他目光落在李简身上,看似随意地开启话题,实则带着审视:
“世子过誉。听闻北地风光壮阔,与中原大不相同,不知世子平日于边塞,可有何雅好?是否也曾感怀风物,偶作诗篇?”
李简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赧然,摆了摆手,语气随意道:
“陈公子说笑了。北地哪有什么雅好,无非是跑马射箭,看看风沙野石。
至于作诗嘛……”
他笑了笑,声音坦然:
“不瞒陈公子,李某倒也未曾全然荒废学业。
于这诗词一道,私下里也揣摩过几分,自觉也算有几分心得体悟。”
他说着朝着众人一拱手,
“今日前来,正是存了向京城诸位才俊请教切磋一番的心思。”
陈淮闻言,眉梢一挑,眼中掠过一丝意外与玩味。
他本以为会听到一番自谦之词,没料到这位世子竟还存了切磋之心。
他略一沉吟,便随口问道:
“哦?不想世子亦有此雅兴。
既然如此,陈某冒昧一问,不知世子于《韶乐集》中风、雅、颂三者之别,有何高见?
譬如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依世子看,当属何体?”
李简闻言,丝毫不露怯,他从容不迫地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陈公子此问,切中要害。
依李某浅见,风者,民间歌谣,多言男女情爱,格局稍逊;
雅者,士人之作,关乎朝政民生,立意乃高;
至于颂,则是庙堂祭祀之乐,最为庄重。
而眼前此句……”
他故意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随后自信满满地总结道:
“此句情真意切,直抒胸臆,却又含蓄优雅,依我看,兼具风之真情与雅之格调,当属……嗯,
风雅兼备之典范!
不知陈公子以为如何?”
在场众人听完,先是短暂地一愣,随即有几个年轻公子忍不住以袖掩口,发出几声压抑不住的轻笑,更有反应快的,连忙打着圆场奉承道:
“世子高见!‘风雅兼备’四字,点评得甚是精妙,别开生面!”
“是啊是啊,世子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李简似乎完全没听出其中深意,脸上露出受用的神色,谦虚地拱了拱手:
“哪里哪里,随口胡诌,诸位过奖了。”
陈淮听完这番高论,眼底最后一丝探究彻底化为了冰冷的讥诮。
他嘴角扯出一个毫无温度的弧度,语气平淡无波:
“世子……果然见解独特。陈某受教了。”
说完,便不再看李简,彻底失去了与他交谈的兴趣。
这时,赵均平凑上前低声道:
“简哥,他们好像看不起你……”
李简笑意未减,头也不回的小声道:
“为兄今天为你可是豁出去了,待可要给我好好表现。”
赵均平闻言顿时身形一正。
不远处,正与闺蜜们轻声交谈的林玥瑶,目光总忍不住瞥向李简那边。
见他与旁人言笑晏晏,姿态从容,她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瑶姐姐在看什么这般出神?”
一旁的苏家小姐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掩唇轻笑:
“哟,原是在关心世子呢。”
林玥瑶闻言,颊边微热,忙收回视线,轻声嗔道:
“莫要胡说。”
“这怎能是胡说?”身旁着湖蓝衣裙的女伴凑近,眼中漾着歆羡,
“世子生得这般俊朗,若换做是我,定然看得比姐姐还紧,怕是恨不得拴在衣带上呢。”
一个穿着鹅黄衣裙的少女也闪着好奇的目光问道。
“是呀,瑶姐姐,这般出众的人物,不知私下里……待姐姐可温柔体贴?”
话音刚落,便有人轻轻撞了下提问的少女,眼波流转:
“哎哟,这话问得巧!方才不知是谁,红着脸说要给世子做良妾来着?
眼下又急着打听温不温柔——
雯妹妹,你这点心思,怕是全写在脸上了!!”
这话顿时引得一片银铃般的低笑。
那雯妹妹顿时红透耳根,举扇欲捂对方的嘴:
“你、你休要再胡诌!我何曾说过那样的话!”
林玥瑶被她们笑得耳根发烫,没料到李简竟这般受欢迎。
忙执起团扇半掩了面,强作镇定道:
“快别闹了,再闹下去要叫人笑话了。”
说着连忙朝主壁上那幅素绢瞥了一眼,顺势岔开话题:
“今日这'窈窕淑女'的题目,诸位妹妹可都想好要如何下笔了?”
她这一瞥又将话题引回了正题。姑娘们闻言,果然都收敛了笑意,不约而同地望向那八个墨迹淋漓的大字,开始认真思索起来。
正当林玥瑶成功将姐妹们的注意力引回诗题时,周小姐含笑起身,走到水轩中央,轻击玉磬。
清脆的磬音让满堂的笑语私语为之一静。
众人望去,只见周小姐今日一身淡紫衣裙,端庄中不失灵动。
她目光扫过全场,而后嫣然一笑,声音清亮:
“多谢诸位赏光,莅临我这小小的澹月轩。
今日既以诗会友,便不拘虚礼。
壁上这八字残句,便是今日之题,还请诸位才子佳人各展珠玉,补阙续貂,亦为一桩雅事。”
她话音落下,一位侍女便端上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备好的笔墨纸砚,置于主案之上。
周小姐继续道:
“若有佳句,可当场吟诵。不知哪位愿抛砖引玉,先展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