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的春夏之交,兖州大地被战争的阴云笼罩。青州黄巾渠帅管亥、司马俱等聚众数十万,如蝗虫过境,涌入兖州东部,所过之处,城郭残破,田野荒芜。兖州刺史刘岱轻敌出战,兵败身死,一时间,兖州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鄄城,曹操府邸。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虽然早已定下“借势、固本、击惰”的方略,但面对这铺天盖地而来的敌军洪流,压力依然空前。
周晏的身体在荀彧送来的安神药材和夏侯惇时不时拎来的野味“滋补”下,总算能下榻行走,但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此刻,他披着一件薄裘,坐在议事厅的角落,听着前方传来的最新军报。
“报——!黄巾前锋已抵东平国,任城相郑遂殉城!”
“报——!贼众分兵劫掠鲁国,百姓流离失所!”
坏消息接踵而至。夏侯惇等将领纷纷请战,要求主动出击,与黄巾主力决战。
“贼势虽众,却无纪律,一冲即散!末将愿为先锋,直取管亥首级!”夏侯惇声若洪钟,战意高昂。
程昱则坚持己见:“贼众携家带口,辎重繁多,利于久守挫锐。当依前策,扼守险要,坚壁清野,待其自溃。”
荀彧看向一直沉默的周晏,温言问道:“子宁,你身体未愈,本不该劳神。然眼下局势胶着,贼兵虽如预期般部伍混杂,但其势太大,步步紧逼,依你之见,这‘击惰’之策,当如何具体施行,方能速见成效,缓解前线压力?”
周晏轻轻咳了一声,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缓缓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兖州地图前。他的手指略显无力地划过黄巾军活动的区域,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将军,诸位。黄巾如潮,其势难久,然其害已深。‘击惰’之要,在于‘疲敌’与‘断指’。”他顿了顿,似乎在积聚气力,“贼众数十万,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其补给从何而来?无非劫掠沿途乡邑,或依靠后方输送。”
他的手指点向几个关键位置:“我可遣数支精锐轻骑,不需多,每队三五百人即可,由元让、妙才、子廉、文则(于禁)等将军轮流率领,不与贼大队纠缠,专司其事:一,袭扰其运粮队伍,焚其粮草;二,攻击其分散在外、规模较小的劫掠部队,吞而食之;三,于其大队人马途经险路或夜间扎营时,鼓噪呐喊,施以冷箭,使其不得安宁。”
他看向夏侯惇等人:“此举非为斩将夺旗,旨在昼夜不息,使其寝食难安,如芒在背。诸位将军可将其当作练兵,以战代练,锤炼新附之卒。此谓‘疲敌’。”
接着,他的手指移向地图上几处被黄巾占据的县城:“至于‘断指’,则是要瞅准时机,集中优势兵力,雷霆一击,拔除其深入我境的孤立据点。例如此处、此处,”他点了点东郡的几个点,“守军不多,却卡在我交通线上。集中子和(曹纯)的虎豹骑与子孝(曹仁)的精锐步卒,速战速决,拿下之后,立即退回,不贪功,不恋战。如此,既斩其触角,又提振我军士气,更让贼首知我兵锋之利,不敢肆意分兵。”
周晏说完,微微喘息,靠在了地图架旁:“总而言之,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念,以空间换时间,以灵活机动对臃肿迟钝。不断削弱、骚扰、激怒他们,待其主力疲惫不堪,指挥失灵,内部生变之时,再联合鲍信将军,寻其主力,予以致命一击。届时,收降其众,方是水到渠成。”
这一番“疲敌”与“断指”的细化策略,将宏观战略分解为了可执行的战术动作,让在座的将领们眼睛一亮。连一向冷峻的程昱也微微颔首:“分化瓦解,积小胜以待大变,此策甚妥。”
曹操闻言,精神大振,连日来的焦虑舒缓大半,他抚掌道:“善!便依子宁此策!诸将听令,即日起,依此方略,轮番出击,务必要让这黄巾贼众,不得片刻安宁!”
接下来的数月,曹操军一改之前固守待机的姿态,变得异常活跃。夏侯惇、夏侯渊、曹洪、于禁等将领率领的精锐小队,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兖州东部的水泽山峦之间,不断袭扰黄巾军的补给线和分散部队。曹仁与曹纯则看准时机,迅猛出击,接连拔除了几处黄巾的前哨据点。
与此同时,荀彧、程昱等人对内紧抓屯田、安抚流民,对外积极联络鲍信、张邈,最终成功共推曹操为兖州牧,取得了大义名分。
黄巾军大营内,最初的骄狂逐渐被焦躁取代。
“报——!又一支运粮队被劫!”
“渠帅!王老三那一部出去找吃的,半天没回来,怕是……”
管亥烦躁地摔了酒碗:“妈的!曹操这厮,像个泥鳅一样滑溜!不敢正面打,尽玩这些阴的!”
先前提醒过要注意周晏的徐和,此刻面色更为凝重:“渠帅,此绝非曹操往日风格。据逃回的弟兄描述,曹军小队行动极其刁钻,专挑我们薄弱处下手,一击即走,毫不恋战。这……这更像是那个周晏的手笔。此人善于将大势化为具体可行之策,我等如今被动挨打,疲于奔命,恐正中其下怀!”
司马俱也忧心忡忡:“各部头领怨声载道,底下人更是人心惶惶,再这样下去,别说打鄄城,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管亥虽怒,却也知形势不妙。他们人数虽众,但组织松散,在曹操军这种精准而持续的打击下,弱点被无限放大,士气急剧下降,内部矛盾也开始凸显。
时机终于成熟。秋收前后,曹操联合鲍信,于寿张以东设伏,向因缺粮和内部不和而移动迟缓的黄巾军主力发起了总攻。激战中,鲍信不幸战死,曹操悲愤交加,亲自督战,将士用命,大破黄巾,阵斩司马俱等数名渠帅。
管亥见大势已去,率残部仓皇逃窜。曹操挥军追击,直至济北,青州黄巾主力彻底崩溃。
面对三十余万跪地请降的黄巾部众,曹操召集核心僚属,商议处置方案。
“主公,此等降卒,习性难改,恐成隐患,不如……”有人提议坑杀以绝后患。
曹操面露犹豫,目光扫向众人,最后落在周晏身上。周晏深知历史上曹操正是收编青州兵才实力大增,但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他斟酌着开口:
“将军,杀降不祥,亦失人心。此三十万众,皆是青徐壮勇,与其屠戮,不若化害为宝。可效仿此前屯田流民之策,严加甄别,择其精锐骁勇、家世清白者,单独编练,严明军纪,以心腹大将统之,是为‘青州兵’,作为我军一支攻坚力量。其余老弱妇孺及不愿从军者,尽数编入屯田户籍,授田耕种,使其安身立命,亦可为军粮之源。”
他顿了顿,补充道:“然需谨记,青州兵初附,野性未驯,需以铁律约束,更需厚赏结其心,同时,其家眷安置于屯田区,亦可为质,防其反复。唯有恩威并施,方能使猛虎为我所用,而非反噬其主。”
荀彧、程昱皆深以为然。曹操当即拍板,采纳此议,择青州黄巾精锐者,组建“青州兵”,交由于禁、乐进等善于治军的将领严格统带训练。此举不仅让曹操兵力瞬间膨胀至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更获得了大量劳动力和兵源储备,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消息传回鄄城,周晏听闻青州兵已成,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继续摆弄他那个总是不太听话的小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