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在连绵了将近一周后,终于意兴阑珊地停了下来。天空像是被彻底洗刷过,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蔚蓝,阳光毫无阻碍地倾泻而下,带着秋日特有的、干燥而明亮的暖意。被雨水浸泡多日的青石板路迅速蒸腾着水汽,古镇重新变得鲜活起来。
也正是在这个雨过天晴的早晨,由市文化局、审计局组成的联合审查小组,如期来到了“墨香记忆”工作室。带队的是文化局一位姓刘的副局长,面容严肃,公事公办的态度。同行的还有两名审计人员,手里提着专业的设备。
苏晚意早已做好准备。她穿着素雅得体的套装,神情从容,与李站长一起,将审查小组迎进了工作室。她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他们引到了临时布置成接待区的活动区。
“刘局长,各位领导,欢迎莅临指导。”苏晚意的声音清朗平稳,听不出一丝紧张,“这是‘墨香记忆’自成立以来的全部运营资料,包括章程、所有活动的方案记录、经费收支明细、合作协议、志愿者名单及服务记录,以及我们做的社会影响评估报告。”
她指着长桌上分类整齐、码放如山的文件盒,语气不卑不亢:“所有材料均已备齐,电子版也准备好了,随时可以配合审计部门的核查。”
她的准备之充分、态度之坦然,让原本带着几分审视意味的刘副局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装订精美的成果汇编翻开。里面不仅有用清晰图表呈现的数据,更有大量充满温情的活动照片、参与者的感言摘录、媒体的报道截图,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民间文化工作室如何一点点扎根社区、连接古今、凝聚人心的过程。
“我们工作室的核心目标,始终是文化传承与社区共建。”苏晚意适时地开口,语气真诚,“所有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接受文化站和理事会的监督,每一笔都清晰可查。我们坚信,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更在于激活和共享。”
她没有刻意解释与顾屿或“晨曦”的关系,因为账目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墨香记忆”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文化基金会的项目拨款、少量的社会捐赠和工作室自身的微薄收入(如文创销售),与顾氏集团或“晨曦计划”的账目毫无瓜葛。
审计人员开始埋头核查账目,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苏晚意和李站长安静地坐在一旁等待,没有打扰。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志愿者们如同往常一样,开始陆续到来,为即将启动的“古籍里的云城”专题活动做最后的准备。他们看到审查小组,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好奇或惊慌,只是礼貌地点头致意,然后便各自忙碌起来。有人调试投影设备,有人布置展品,有人核对讲解词……一切井然有序,充满了日常的、蓬勃的生机。
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志愿者老人,甚至热情地拉着一位审查人员,指着墙上那幅修复好的古地图,兴致勃勃地讲解起来,言语间充满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豪与热爱。那种发自内心的投入和感染力,是做不了假的。
刘副局长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严肃的表情渐渐松动。他看到的不是一个需要严加防范的“问题机构”,而是一个真正在做事、充满活力且管理规范的基层文化细胞。
账目核查持续了整个上午。最终,审计负责人向刘副局长低声汇报:“账目清晰,收支合规,未发现任何问题。”
刘副局长点了点头,合上手中的成果汇编,看向苏晚意,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算是温和的表情:“苏女士,你们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也很……有温度。”他用了“温度”这个词,显然是被那些充满人情味的记录所打动。“看来,是有人多虑了。”
这句话,算是为这次审查定下了基调。
送走审查小组,李站长长长舒了一口气,用力拍了拍苏晚意的肩膀:“晚意,好样的!这下可以放心了!”
苏晚意也微微松了口气,但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种历经风波后的疲惫与释然。她知道,这次过关,靠的是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行得正坐得端的底气。
傍晚,她独自回到书店。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推开店门,室内有些昏暗,她正准备开灯,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里间传来:
“我回来了。”
苏晚意猛地转头,看到顾屿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他风尘仆仆,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但眼神明亮,正含笑望着她。
他提前回来了。
没有预想中的激动相拥,苏晚意只是愣在原地,看着他,半晌,才轻声问:“事情……都处理完了?”
“告一段落。”顾屿走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带着洞悉一切的温柔,“你这边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他显然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了审查的经过和结果。
他伸出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指尖带着秋夜的微凉,却奇异地熨帖了她紧绷的神经。“做得很好。”他低声说,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苏晚意一直强撑的坚强,在这一刻,在他温柔的目光和简单的肯定中,终于土崩瓦解。她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却倔强地没有让泪水掉下来,只是低下头,轻轻靠进了他的怀里。
顾屿紧紧抱住她,感受着她身体的微颤,心中充满了疼惜与骄傲。他的晚意,在他不在的时候,独自面对风雨,非但没有被击垮,反而如同被砥砺的玉石,发出了清越坚定的“金声”,从容地化解了危机。
“都过去了。”他在她耳边低语,如同最郑重的承诺。
窗外,华灯初上,秋夜安宁。书店内,相拥的两人仿佛与世隔绝。这一次的风雨,未能动摇“墨香”分毫,反而让它的根基,因苏晚意的“玉磬金声”般的应对,而变得更加深固。前路或许仍有挑战,但经过此番洗礼,他们彼此都更加确信,只要携手,便无惧任何浊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