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屿的归来,像一阵及时雨,滋润了苏晚意因独自支撑而稍显干涸的心田。连日的阴霾和压力,在他沉稳的气息和无声的支持中,悄然消散。第二天,云放天晴,阳光灿烂,被雨水洗涤过的古镇格外清新明亮。
两人似乎都默契地没有再去深究北城之行的细节,也没有过多谈论赵助理那次突兀的到访。生活的重心,重新回到了“墨香”和“墨香记忆”工作室的具体事务上。
顾屿带回了北城一位资深档案修复专家对“云城记忆”资料整理方案的肯定,以及一些更专业的建议。这让苏晚意备受鼓舞,立刻着手调整优化现有的工作流程。而旧粮仓的改造设计图,在经过两人又一次细致的讨论后,也最终定稿,准备进入施工招标阶段。
一切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推进。但苏晚意发现,顾屿这次回来后,似乎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依然高效干练,处理工作时专注而果断,但闲暇时,他沉默的时间多了些,偶尔会看着窗外发呆,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凝重。
这天下午,顾屿在楼上开一个漫长的视频会议,苏晚意在楼下整理一批新收来的旧书。她无意中翻开一本泛黄的民国诗集,扉页上有一行清秀的小字:“愿如磐石,无转移。”旁边还钤着一方小小的闲章:“心安即归处。”
苏晚意的心微微一动。她想起顾屿最近时常出神的样子,想起他偶尔按揉太阳穴的小动作。他从未说过北城之行的艰难,但她能感觉到,那绝不仅仅是处理一桩商业危机那么简单。他所承受的压力,或许远超她的想象。
她合上书,走到后院。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了些许力度,晒得人暖洋洋的。墙角那株顾屿回来后移栽的茉莉,已经冒出了几个洁白的花苞,散发着清雅的香气。苏晚意小心翼翼地摘了几朵,回到店里,净手,烧水,取出顾屿平时最爱用的那个紫砂壶和一套素雅的白瓷茶杯。
她记得外公说过,茉莉花茶,香气馥郁,能解郁安神。她不太懂高深的茶道,只是凭着心意,将茶叶与新鲜的茉莉花苞一同放入壶中,用刚沸的水缓缓冲淋。霎时间,茶香与花香交织着升腾而起,弥漫在小小的书店里。
楼上的会议似乎结束了。脚步声从楼梯传来,顾屿走了下来,脸上还带着会议后的些许倦意。
“在泡茶?”他闻到茶香,神色柔和了些。
“嗯,刚摘的茉莉,试试看。”苏晚意将一杯澄澈透亮、浮着几朵洁白茉莉的茶汤递到他面前。
顾屿接过,没有立刻喝,而是先深深嗅了一下那氤氲的热气,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疲惫似乎被这温润的香气驱散了几分。他轻轻啜饮一口,品味着茶汤在舌尖的回甘,点了点头:“很香。”
苏晚意在他对面坐下,也捧起一杯茶,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状似随意地说:“今天天气真好,感觉什么烦心事都能被晒化了一样。”
顾屿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北城那边……确实遇到一些阻力。不光是合作方的问题,还有一些来自家族内部的……杂音。”
他终于主动提起了。苏晚意的心轻轻揪了一下,但没有打断,只是安静地听着,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
“有些人,始终无法理解我的选择。”顾屿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他们认为我放弃家族企业的核心业务,去搞什么‘晨曦计划’,是离经叛道。而选择留在云城,选择……”他顿了一下,目光落在苏晚意脸上,带着一丝复杂,“选择这样的生活,更是不可理喻。”
“这样的生活……不好吗?”苏晚意轻声问,声音里没有委屈,只有一种纯粹的疑惑。
顾屿看着她清澈的眼睛,那里面映着窗外的阳光,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他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释然和坚定:“不,很好。这是我经历过最好的生活。”
他放下茶杯,伸手越过小小的茶桌,握住了苏晚意放在桌面上的手:“只是,通往这种‘好’的路上,总会有些磕绊。晚意,你怕吗?”
苏晚意反手握住他温暖干燥的大手,用力摇了摇头:“只要和你一起,就不怕。”
她的回答简单而直接,却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顾屿心中因外界纷扰而投下的阴影。他收紧手掌,将她的手完全包裹住。
“那就好。”他低声说,所有的未尽之语,都融在了这三个字和交握的双手中。
阳光透过窗格,将两人依偎的身影投在地板上。茶香袅袅,茉莉花瓣在杯中缓缓舒展。没有更多的倾诉,也没有激昂的誓言,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扶持,在这宁静的午后,悄然滋生,如同雨后破土的新芽,充满了坚韧的生命力。
烦忧或许依旧存在,但此刻,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这一壶清茶,这一次交心,便是抵御一切风雨的最温柔的力量。顾屿知道,他选择的这条路或许艰难,但身边有她,便是心安归处。而苏晚意也明白,他的世界纵然复杂,但她愿做那枚小小的银杏叶,始终陪伴,无声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