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暮色,像被打翻的橘色颜料,缓慢地浸染着云城古镇的青瓦白墙。
顾屿拖着黑色的行李箱,轮子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咕噜声,与他耳机里流淌的舒缓钢琴曲格格不入。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和淡淡的植物清香,与他熟悉的、充斥着尾气和咖啡因的都市截然不同。
他是为了一家高端民宿的推广拍摄而来。甲方要求“有故事感的宁静”,于是他这个通常捕捉都市快节奏和冰冷建筑线条的人,被派来了这个仿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按照手机地图的指引,他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目的地“时光客栈”应该就在前方。然而,他的脚步却在一家小店门前不由自主地放缓。
那是一家旧书店。门脸很小,木质的招牌经过风吹日晒,字迹已有些模糊,勉强能认出“墨香”二字。橱窗里堆满了泛黄的书籍,一盏暖黄色的旧台灯亮着,驱散了傍晚渐起的微寒。
顾屿对旧书没什么特殊爱好,吸引他目光的,是橱窗角落里的一个旧相机镜头,被当作摆件,安静地躺在一摞诗词集上。那型号很老,却保养得极好,玻璃镜片在灯光下折射出温润的光。
职业病让他下意识地评估了一下构图和光线。
就在这时,书店的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推开。
一个穿着浅杏色针织衫的女孩走了出来,手里抱着一个装着几本书的纸箱,似乎正要摆到门外的展示架上。她身形纤细,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颊边,侧脸在暮色中显得十分柔和。
她放下纸箱,一抬头,恰好对上了顾屿来不及收回的目光。
那双眼睛,清澈得像山涧的溪水,带着一丝被打扰的微微讶异,却又没有太多惊慌,只是安静地看着他,仿佛在无声地询问。
顾屿心里莫名地动了一下,像是平静湖面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他习惯性地在镜头后观察世界,很少这样直接地、毫无准备地迎上这样的注视。
“你好,”女孩先开了口,声音温和,带着一点江南水乡特有的软糯,“找书吗?还是……迷路了?”她注意到他身边的行李箱。
顾屿摘下一边耳机,摇了摇头,声音因为长途奔波而略显低沉:“不是,路过。去前面的客栈。”
“哦,时光客栈啊,就在前面不远,再走几十米右转就是。”女孩微笑着指了指方向,很热心。
“谢谢。”顾屿点头致意,目光又瞥了一眼那个旧镜头。
女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了笑:“很老的物件了,我外公留下的。先生对相机也有研究?”
“略懂一点,我是摄影师。”顾屿简短地回答,并不想多谈。
“原来如此。”女孩了然地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弯腰将箱子里的书一本本拿出来,仔细地擦掉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再整齐地码放好。她的动作不疾不徐,与这古镇的节奏莫名契合。
顾屿觉得自己站在这里有些突兀,道了声谢便准备离开。
刚迈出两步,身后传来女孩轻轻柔柔的声音:“镇上晚上降温快,先生记得添件衣服。”
顾屿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是抬手挥了挥示意听到了。
奇怪的人。他心想。对一个陌生的、看起来可能并不友善的过客,释放出不必要的善意。
他找到客栈,办理入住,房间是传统的木质结构,推窗可见小桥流水。他拿出相机检查设备,脑子里却不时闪过那盏暖黄的旧台灯,那个老镜头,和那双安静清澈的眼睛。
还有那句无关紧要的提醒。
他甩甩头,试图把那些画面清除出去。他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感受什么古镇风情的。
整理好行李,天色已彻底暗了下来。古镇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倒映在潺潺的流水中。
顾屿打算出门找个地方解决晚餐,顺便熟悉一下环境。古镇小巷交错,他凭着记忆走,不知不觉又绕回了那条巷子。
“墨香书店”还亮着灯,门却半掩着。
他鬼使神差地走近几步,透过门缝,看到刚才那个女孩正坐在柜台后,就着那盏旧台灯的光,低头专注地看着一本厚厚的书,手指轻轻点着页面,嘴里似乎无声地念着什么。侧影被灯光勾勒得极其柔和静谧。
仿佛感应到门外的视线,她忽然抬起头。
顾屿迅速后退一步,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心跳莫名漏了一拍。他几乎是立刻转身,快步融入了夜色之中,朝着与书店相反的方向走去。
晚风带着凉意吹过,他想起女孩那句“记得添件衣服”。
真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古镇。他第一次对这次出差任务,产生了一丝超出工作以外的兴趣。
而书店内,苏晚意看着门外一闪而过的身影,微微怔了一下,随即浅浅一笑,摇了摇头,继续低头看她的书。
窗台上的旧镜头,沉默地映照着室内的温暖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