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赛结束后,屈正阳获得了参加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资格。这个消息让他欣喜若狂,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王建军教练为他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全国赛的水平完全不同,你要做好充分准备。接下来这段时间,重点提升你的综合能力。\"
训练内容变得更加系统和细致。每天上午是技术训练,下午是体能和战术训练,晚上还要学习比赛录像。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对屈正阳的膝盖是个严峻考验。
为了确保能顺利完成备战,屈正阳开始更加科学地安排训练。他根据膝盖的反应随时调整训练强度,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伤处。
\"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队医老陈时常提醒他,\"有时候停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屈正阳的球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开始能够准确预判比赛局势,及时调整战术。在一次队内对抗中,他甚至在比赛进行中就发现了对手的技术漏洞,并立即加以利用。
\"很好,\"王建军表扬道,\"你现在已经学会主动思考了。\"
随着全国赛的临近,队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这是屈正阳伤愈后参加的第一个全国性大赛,所有人都期待着他的表现。
为了模拟大赛压力,队里特意安排了多场公开教学赛。屈正阳在这些比赛中表现稳定,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特别是在一场与省队主力选手的对抗中,他苦战五局最终取胜,这场胜利极大提升了他的信心。
然而,就在备战进入最关键阶段时,屈正阳的膝盖再次出现状况。一次普通的队内训练中,他在做一个常规的移动时,右膝突然传来剧痛。
\"立即停止训练!\"王建军当机立断。
经过检查,队医发现是旧伤部位的炎症反应。\"需要休息至少一周,否则可能影响参赛。\"
这个消息对屈正阳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全国赛近在眼前,这个时候休息意味着备战计划将被打乱。
\"别着急,\"王建军安慰他,\"有时候适当的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
在教练的建议下,屈正阳暂时停止了技术训练,把重点放在体能保持和战术学习上。
这段时间,他系统地研究了潜在对手的技术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同时,他也在心理教练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在压力下保持专注。
\"伤病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心理教练说,\"重要的是如何带着伤病依然发挥出水平。\"
一周后,屈正阳的伤情明显好转,重新回到了训练场。经过这段插曲,他变得更加珍惜训练的机会。每一个球都认真对待,每一次移动都格外注意。
在全国赛前的最后一场队内测试中,屈正阳发挥出色,连胜多名好手。特别是在与樊振东的对抗中,他展现出了令人惊艳的进步。
\"准备好了吗?\"测试结束后,王建军问道。
屈正阳望向远方,目光坚定:\"准备好了。\"
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将是他职业生涯的新起点。这一次,他不仅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更要证明一个运动员在经历伤病后,可以变得更强。
(第3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