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鸣着长笛驶入深圳站时,张晓云正靠在周志远肩上打盹。两天一夜的硬座旅程让她浑身酸痛,眼皮沉得像灌了铅。
\"晓云,到了!\"周志远轻轻推醒她,声音里透着兴奋。
张晓云揉揉眼睛,窗外刺眼的阳光让她一时看不清东西。等视线渐渐清晰,她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站台上人流如织,远处高楼大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比她想象中的还要繁华百倍。
\"这......这就是深圳?\"她抓紧了周志远的胳膊。
周志远笑着拎起行李:\"这才哪到哪,等会儿出了站你再看。\"
随着人流挤出火车站,张晓云彻底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宽阔的马路上车流不息,几十层高的玻璃幕墙大厦直插云霄,巨大的广告牌上闪烁着彩色灯光,即使在白天也亮得晃眼。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味、香水味和不知名的食物香气,各种方言和普通话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嗡嗡声。
\"小心!\"周志远一把拉住正要往马路上冲的张晓云,一辆红色出租车几乎是擦着她的鼻尖呼啸而过。
张晓云惊出一身冷汗,心脏砰砰直跳。这里的车开得比省城还要快,行人过马路都要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
\"跟紧我。\"周志远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紧紧攥着张晓云的手腕,生怕她被汹涌的人流冲散。
他们挤上了一辆双层巴士。张晓云趴在二层窗户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飞逝的街景。马路两旁栽满了她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植物,宽大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穿着时髦的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女孩子们穿着短裙和高跟鞋,这在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打扮。
\"那些是什么?\"张晓云指着路边一排排小摊,摊位上摆着五颜六色的水果,有的她连见都没见过。
\"那是热带水果,\"周志远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那个黄的是芒果,红色带刺的是火龙果,绿色的是番石榴......等安顿下来我带你来尝。\"
巴士开了约莫半小时,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高楼大厦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厂房和工地,还有成排成排的简易宿舍楼。
\"咱们到了。\"周志远拉着张晓云下了车。
工地宿舍比张晓云想象的要好一些。那是一栋四层高的水泥楼,每层有十几个房间,共用卫生间和洗漱间。周志远的房间在二楼,约莫十平米大小,放着一张双人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折叠桌,墙角堆着几个纸箱。
\"有点小,\"周志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等发了工资,咱们去租个条件好点的。\"
张晓云放下行李,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即将成为她新家的地方。墙上贴着几张明星海报,窗台上摆着一盆绿萝,已经长得老长,显然是被精心照料过的。她突然注意到床头挂着一张照片,走近一看,竟然是去年秋天她在村口槐树下照的,不知道周志远什么时候偷偷洗出来带到了深圳。
\"累了吧?先休息会儿。\"周志远从床底下拉出一个电风扇,\"热的话开这个,深圳比老家暖和多了。\"
确实,虽然是正月里,但深圳的气温堪比老家的初夏。张晓云还穿着厚厚的毛衣,后背已经沁出一层细汗。
她刚想换件薄衣服,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说笑声。
\"志远哥!听说嫂子来了?\"一个粗犷的男声在门外响起,伴随着咚咚的敲门声。
周志远笑着打开门,四五个年轻小伙子一窝蜂挤了进来,房间里顿时显得更加狭小。他们都穿着沾满油漆和水泥的工作服,皮肤晒得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干体力活的。
\"嫂子好!\"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大得张晓云耳膜发颤。
\"这是大刘、小王、阿强......都是我工地上的兄弟。\"周志远一一介绍,\"这几个家伙听说你要来,非要第一时间见见。\"
大刘是个膀大腰圆的东北汉子,他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个塑料袋:\"嫂子,这是我们凑钱买的烧鹅和叉烧,给志远哥和你接风!\"
张晓云受宠若惊地接过,沉甸甸的袋子还冒着热气,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她连忙道谢,手忙脚乱地找出从老家带来的花生和瓜子分给大家。
\"远哥好福气啊,嫂子真俊!\"小王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打趣道。
几个年轻人在狭小的房间里说说笑笑,张晓云渐渐放松下来。她注意到这些工友虽然外表粗犷,但眼神都很淳朴,跟老家的乡亲们没什么两样。
工友们走后,志远带着张晓云去工地食堂吃晚饭。食堂是个简易大棚,摆着几十张折叠桌,已经有不少工人在吃饭。打饭窗口前排着长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今天有红烧肉!\"周志远兴奋地说,\"食堂老张做的红烧肉可是一绝。\"
张晓云端着不锈钢餐盘,好奇地打量着打菜阿姨往她盘里盛的菜肴。除了红烧肉,还有一条炸鱼、一份青菜和一碗紫菜蛋花汤。这样的伙食在老家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在这里居然是日常。
吃完饭,周志远带她在工地附近转了转。夕阳西下,工地上依然机器轰鸣,工人们来来往往。远处,深圳的高楼大厦亮起了璀璨的灯光,像是一座梦幻的水晶城。
\"那边是罗湖区,\"周志远指着远处最亮的一片,\"等周末我带你去逛逛,有百货公司,有公园,还有电影院。\"
张晓云点点头,心里既期待又忐忑。走累了,他们在路边一个小摊买了两个椰子。摊主用砍刀利落地削开椰子顶部,插上吸管。张晓云学着周志远的样子喝了一口,清甜的椰汁让她惊喜地睁大了眼睛。
\"好喝吧?\"周志远笑着说,\"深圳好吃的多着呢,慢慢带你尝。\"
回到宿舍已是晚上九点多。周志远从隔壁借了个热水壶,烧水给张晓云洗漱。狭小的卫生间里,张晓云用温水洗去一路风尘,换上干净的睡衣。躺在床上,她才发现全身的骨头都在抗议这两天的奔波。
\"明天我去上班,你先在宿舍休息。\"周志远关掉灯,轻声说,\"钥匙在桌上,饿了就去食堂,我跟老张打过招呼了。\"
黑暗中,张晓云听着窗外工地上隐约的机器声和远处城市的喧嚣,突然感到一阵恍惚。仅仅三天前,她还在那个安静的小村庄,而现在,她已经置身于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一时难以适应。
\"周志远,\"她小声问,\"你刚来深圳的时候,害怕吗?\"
周志远沉默了一会儿:\"怕啊,第一天晚上我躲在被窝里哭鼻子呢。\"他笑着回忆,\"那时候连公交车都不敢坐,生怕坐错方向回不来。\"
张晓云没想到一向稳重的周志远还有这样的一面,忍不住也笑了。
\"慢慢就习惯了,\"周志远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深圳是个好地方,只要你肯干,就有机会......\"
听着身旁均匀的呼吸声,张晓云却怎么也睡不着。她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窗前。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远处工地上闪烁的灯光,像是一颗颗坠落的星星。更远处,城市的光污染让夜空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橙红色,看不到一颗星星。
她突然想起老家夜晚的星空,那么清澈,那么明亮。母亲这时候应该已经睡下了吧?父亲是不是又熬夜听收音机?张丽的孩子晚上还会不会闹觉?
一滴眼泪无声地滑落。张晓云抹了抹脸,告诉自己不能哭。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
第二天一早,周志远就出门上工了。张晓云醒来时,发现桌上放着一袋包子和一张纸条:\"食堂买的,趁热吃。中午我回来接你去办暂住证。——志远\"
包子还是温的,豆沙馅的甜香在口中化开。张晓云一边吃一边打量着这个小小的房间,决定趁志远不在好好收拾一下。
她打开行李箱,把带来的衣物一件件挂进衣柜。母亲塞的腌菜和辣酱被整齐地码在墙角,那对金耳环则被她小心地包在手帕里,藏在了枕头下面。收拾完行李,她又把房间彻底打扫了一遍,连窗户玻璃都擦得锃亮。
中午周志远回来时,差点认不出自己的房间:\"这么干净!我住了一年都没擦过窗户。\"
张晓云得意地笑了:\"在家做惯了,闲着也是闲着。\"
下午,周志远请了半天假,带她去派出所办暂住证。走在街上,张晓云像个刚进城的乡下丫头,看什么都新鲜。路过一家发廊时,她盯着橱窗里染着金黄头发的理发师看了好久;经过音像店,里面震耳欲聋的粤语歌曲让她驻足不前;百货公司橱窗里展示的时装更是看得她眼花缭乱。
\"喜欢吗?\"周志远指着一条漂亮的连衣裙,\"等发了工资给你买。\"
张晓云连忙摇头:\"太贵了!\"她看了眼价签,188元,够老家一个月的开销了。
办完暂住证,周志远带她去见工地的项目经理。
\"老陈,这就是我对象张晓云,\"周志远介绍道,\"之前在村里当过代课老师,字写得漂亮,还会用算盘。\"
老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他简单问了张晓云几个问题,然后说:\"正好办公室缺个文员,明天来上班吧,一个月180,干得好再加。\"
180元!张晓云差点惊呼出声。这在老家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三个月的收入。
回宿舍的路上,她兴奋得像个孩子:\"周志远,我真的能在办公室工作?不用下工地?\"
\"那当然,\"周志远骄傲地说,\"我媳妇这么聪明,当然要做体面工作。\"
张晓云突然觉得,深圳也许真的像周志远说的那样,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虽然现在她还像个刚学走路的婴儿,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但她相信,只要和周志远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夜幕再次降临,深圳的灯火依旧璀璨。张晓云站在窗前,望着这个陌生又充满希望的城市,心中默默许下一个愿望: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让家乡的亲人们为她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