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夯胸前的 “均田” 木牌,渐渐成了公社里公开的秘密。
没人再问起它的来历,可每个人看到它时,眼神里都多了一份敬意。
有天夜里,小柱子突发高烧,迷迷糊糊中喊着要吃烤土豆。
王嫂急得团团转,家里的土豆早就吃完了。
石夯听到动静,二话不说从自己的麻袋里掏出两个最大的土豆,埋进火堆的热灰里,守着烤好,亲自送到小柱子嘴边。
“吃吧,吃了就不烧了。” 他的声音很轻,像在哄自己的孩子。
小柱子含着土豆,指了指他胸前的木牌:“石夯叔,这是什么?”
“是你石夯婶的念想。” 石夯摸了摸木牌,又摸了摸小柱子的头,“她也盼着你能吃饱饭,长高高。”
小柱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最后一口土豆咽下去,咂咂嘴说:“石夯婶真好。”
石夯笑了,眼眶却有点热。
秋收后的第一个雨天,大家聚在山洞里编筐子。
陈烬拿出 “赤火手记”,给大家讲明年的种植计划:“除了土豆,我们还可以种玉米、种红薯,把旁边那片荒地也开出来,让更多人有地种,有饭吃。”
“好!” 众人齐声应和。
石夯突然站起来,走到石壁前,指着 “地共耕” 三个字说:“陈小哥,我想在这旁边,再刻两个字。”
“什么字?” 陈烬问。
“均田。” 石夯的声音很坚定,“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这地,是大家的,是用来种‘均平’的,不是给谁当私产的。”
孟瑶眼睛一亮:“我来刻!我会写这两个字!”
她从火堆里抽出一根烧黑的木炭,走到石壁前,蘸了点水,在 “地共耕” 旁边写下 “均田” 二字。
她的字迹清秀有力,和石夯木牌上的歪歪扭扭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透着一股执拗的力量。
石夯走到石壁前,把自己的木牌贴在孟瑶刻的字上,像是在完成某种仪式。
“春杏,你看,这字刻在石头上了,风吹雨打都不怕。”
山洞里静悄悄的,只有外面的雨声淅淅沥沥。
陈烬看着石壁上的 “赤火”“三约” 和新刻的 “均田”,突然觉得这冰冷的岩石有了温度。
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是无数像春杏一样的普通人的愿望,是石夯们用汗水和思念铸就的信念,是赤火公社最该守护的根。
“从今天起,” 陈烬的声音在山洞里回荡,“‘均田’就是咱们的第四条规矩 —— 地不分你我,粮不看出身,世世代代,都要记着,这土地是用来养人的,不是用来欺负人的!”
“好!” 众人的声音震得洞顶的灰尘簌簌落下。
石夯抚摸着石壁上的字,又摸了摸胸前的木牌,突然觉得春杏从未离开。
她就在这土地里,在这粮食里,在这 “均田” 的字里,看着他们在乱世里,用自己的双手,种出一片属于普通人的天地。
雨还在下,可山洞里的每个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火。
这火,有赤火的炽热,有墨香的沉静,更有木牌的温度
—— 它会烧得越来越旺,照亮这黑暗的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