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星辰锻体术》的痛苦与成效,让江易辰深刻体会到星辰之力的霸道与神妙。然而,此法对修炼环境要求极高,需在夜空晴朗、星辰之力活跃之时方可进行,且过程不可中断,受天气制约太大。
“若能主动牵引,哪怕只是一丝,汇聚于方寸之地,或许能提升效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也能进行修炼……”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
《逍遥医经》包罗万象,其中符文篇虽非主修,却也记载了诸多基础符文及其原理。江易辰回忆起其中关于“聚灵”、“导引”、“固化”等基础符文的勾勒之法与能量运转规律。
星辰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更高阶、更纯粹的能量。既然有聚灵符可汇聚天地灵气,那是否能有符文,专门用于牵引星辰之力?
他并未好高骛远,而是立足于自身刚刚入门的《星辰锻体术》以及对基础符文的理解,开始尝试。
他以指代笔,凝聚一缕极其细微的《昊天武诀》真气为墨,在一块较为平整的青黑色岩石上,缓缓刻画起来。
他并未照搬任何已知的复杂符文,而是以“导引”符文为核心骨架,模拟《星辰锻体术》中与星辰共鸣的那种独特频率波动,将其意境融入笔触之中。线条不再是简单的弯曲,而是带着一种仿佛星辰轨迹般的弧线,并在关键节点,借鉴了“聚灵”符文的部分结构,试图形成一个微小的、针对星辰之力的“力场”。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尝试,是对已有符文知识的拆解、重组与创新。每一笔落下,都需耗费大量心神去推演、调整,确保其结构稳定,且能引动那冥冥中的星辰之力。
失败,失败,再失败。
岩石上布满了废弃的符文刻痕,大多在完成的瞬间便结构崩溃,灵性尽失,甚至有几处因能量冲突而炸开细小的裂纹。
江易辰并不气馁,服下一颗中品凝神丹,保持神识清明,不断总结失败经验,调整线条的角度、弧度以及真气输出的强弱。
终于,在不知第几十次尝试后,当他落下最后一笔,一个结构简洁、线条流畅、带着某种冰冷韵律的银色符文,完整地呈现在岩石之上。
符文成型的刹那,并未引动什么天地异象,甚至没有灵气汇聚。但江易辰敏锐地察觉到,以这符文为中心,周围空间似乎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针对某种特定频率能量的……“吸力”?
他抬头望向尚未完全暗下来的天空,东方已见星辰。
他耐心等待着,直到夜色深沉,星河璀璨。
他再次将手按在那新绘制的符文之上,运转《星辰锻体术》法门。
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
虽然依旧有冰冷的星辰之力刺入体内,带来痛苦,但明显能感觉到,以那符文为中心,方圆数尺内的星辰之力,似乎比其他地方要浓郁、集中了那么一丝!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漏斗,将散逸的星辰之力微微汇聚于此!
效率提升了!虽然幅度不大,可能只有半成到一成,但这意味着他的思路是正确的!
这简陋的、甚至算不上完整符文的图案,确实拥有了微弱牵引星辰之力的效果!
江易辰眼中爆发出欣喜的光芒。他成功了!尽管这只是最粗浅的雏形,距离真正的“引星符”还相差甚远,但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星辰类符文!
他将这个简陋的符文图案深深记在脑海,命名为“微光引星纹”。
有了这个开端,他相信,随着对《星辰锻体术》理解的加深以及对符文造诣的提升,终有一日,他能绘制出真正高效的“引星符”,甚至创造出更多与星辰相关的符文应用。
修行之路,除了传承,更需自身的悟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