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早上七点半,阿澈到厂时,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周明和王磊正搬着打包好的番茄味脆片往门口挪,小吴在旁边清点数量,陈阳则拿着单子核对。
“都齐了吗?”阿澈走过去问。
“齐了,一万五千盒,刚数完第三遍。”小吴擦了把汗。
说话间,物流车就到了,还是上次来的司机。“今天也早啊!”司机跳下车打招呼,跟着阿强、孙超一起往车上搬货。新机器生产的脆片包装盒码得整齐,几个人搬起来也顺手,不到四十分钟就全装完了。
“下周一准到,放心!”司机关上车门,挥挥手开车走了。
阿澈看着车走远,转头跟大家说:“歇十分钟,然后准备草莓味脆片的原料,今天得把两万盒赶出来。”
众人应着,有的去喝水,有的靠在墙边歇着。孙超没歇,拿着工具去检查新机器,毕竟昨天刚投产,得确保今天没问题。
八点十分,大家开始忙起来。老林带着王磊去原料区核对面粉和草莓调味粉,小吴和周明则把打包区的空盒子收拾好,腾出地方放新生产的脆片。玲玲打开检测箱,把仪器预热好,又拿了几个空袋子,准备取样用。
“面粉够,调味粉也够,两万盒没问题!”老林拿着单子跟阿澈说。
阿澈点头,跟孙超说:“启动新机器吧,按昨天的速度来,别太快,稳着点。”
孙超应着,走到控制系统前,输入产量两万盒,按下启动键。机器“嗡嗡”转起来,王磊赶紧按比例把面粉和草莓调味粉倒进搅拌器,白色的面粉混着粉红色的调味粉,搅了没一会儿就匀了。
玲玲站在出料口旁边,十分钟一取样,每次检测完都喊:“合格!脆度刚好,草莓味也够浓!”
阿澈在旁边看着,时不时跟孙超聊两句新机器的操作,孙超也耐心讲,说哪些按钮是调速度的,哪些是紧急停止的。
九点多,突然听到旧生产线那边传来“咔嗒”一声,接着就没动静了。阿强正守在旧机器旁,赶紧喊:“阿澈,旧机器停了!”
阿澈和孙超赶紧跑过去,旧机器的传送带卡在那,不转了。孙超蹲下去看,指着传送带下面说:“好像是齿轮卡住了,有个小零件掉进去了。”
阿强皱着眉:“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卡了?”
“旧机器用的时间长了,零件容易松。”孙超一边说,一边拿出扳手,想把齿轮盖拆开。阿澈在旁边帮忙扶着,让他看得更清楚点。
老林也走过来,看着机器说:“要不要紧?用不用修很久?”
“应该不用,先把零件取出来,看看齿轮有没有坏。”孙超拆开齿轮盖,果然有个小螺丝掉进去了,卡在齿轮中间。他用镊子把螺丝夹出来,又检查了齿轮,没坏,就是有点磨损。
“还好,就是螺丝松了掉进去了。”孙超松了口气,把齿轮盖装回去,试了试启动键,传送带又转起来了。“不过这齿轮磨损得有点厉害,以后得常检查,不然容易出大问题。”
阿澈点头:“行,以后你每次开机前都检查下旧机器的齿轮,别再出这种事了。”
孙超应着,又在旧机器旁边守了一会儿,确认没问题才回到新机器这边。
这边新机器还在正常运行,出料口的脆片源源不断地出来,小吴和周明已经开始打包了。周明一边装盒一边说:“还是新机器靠谱,旧机器总出小毛病,耽误事。”
小吴点头:“是啊,以后要是订单多,就主要用新机器,旧机器当个备用的就行。”
中午十二点,新机器已经生产了一万两千盒草莓味脆片,按这速度,下午三点就能完成两万盒的订单。阿澈让大家先吃饭,把小敏昨天买的面包和矿泉水拿出来,还额外买了些火腿肠,分给大家。
大家坐在树荫下吃饭,孙超跟阿澈说:“刚才检查旧机器的时候,发现还有几个零件也有点松,下午忙完我把它们拧紧,再上点油,能多用段时间。”
“行,辛苦你了。”阿澈说。
老林喝了口矿泉水,跟阿澈聊起订单:“刘总昨天又问我,下次能不能多订点原味脆片,说客户反馈好,不够卖。”
阿澈笑:“那下次就多接他点订单,新机器也能跟上产能。”
下午一点,大家继续干活。新机器还是很稳,没出一点问题。孙超时不时去旧机器那边看看,确认齿轮没问题。王磊倒原料也越来越熟练,不用老林在旁边盯着,自己就能按比例倒得准准的。
两点半,突然刮起了风,院子里的灰尘被吹得到处都是。阿澈赶紧喊:“把车间窗户关上,别让灰尘飘进脆片里!”
小吴和周明赶紧跑去关窗户,玲玲也把检测箱的盖子盖上,怕灰尘影响检测结果。孙超则检查了新机器的进料口,还好盖得严实,没进灰尘。
风刮了大概二十分钟才停,大家又把窗户打开通风。阿澈走到新机器旁边,拿起一片刚生产出来的脆片,尝了尝,跟之前的没差,才放下心来。
三点整,新机器“嘀”的一声,停了下来,控制系统上显示产量已完成。孙超走过去看,笑着说:“刚好两万盒,没多没少!”
大家都松了口气,玲玲最后检测了一次样品,还是合格。阿澈跟大家说:“赶紧打包,争取五点前弄完,弄完再收拾车间。”
众人都加快了速度,小吴和周明装盒,王磊封箱,陈阳点数,玲玲贴标签,阿强则帮忙把打包好的脆片搬到仓库。孙超没帮忙打包,去旧机器那边拧螺丝、上油,老林在旁边给他递工具。
四点半,两万盒草莓味脆片全打包好了,陈阳数了三遍,跟阿澈说:“刚好两万盒,都搬到仓库了。”
阿澈点头,让大家开始收拾车间。阿强和孙超擦新机器和旧机器,老林和王磊整理原料区,把剩下的面粉和调味粉封好,小吴和周明打扫打包区,玲玲则清理检测箱,把仪器归位。
五点多,车间收拾干净了,阿澈跟大家说:“今天辛苦大家了,订单赶得很顺利。明天周日,大家休息一天,周一再来准备下一批订单的原料。孙超,周一早上你再检查下新机器和旧机器,确保没问题。”
“好嘞!”大家都应着,收拾东西准备走。
孙超留在最后,跟阿澈说:“老板,旧机器的齿轮我上了油,应该能撑段时间,不过要是以后订单多,旧机器可能不够用,要不要再备个齿轮?”
阿澈想了想:“行,你周一去镇上的五金店问问,有没有合适的齿轮,有的话就买一个备着,钱跟小敏要。”
“好,我知道了。”孙超点头,又检查了一遍车间的门窗,确认都关好了,才走。
周日早上,阿澈睡了个懒觉,起来后去菜市场买了点菜,准备中午给家人做顿好吃的。刚到家,手机就响了,是刘总打来的。
“阿澈啊,草莓味脆片什么时候能发货?客户催得紧。”刘总的声音有点急。
阿澈赶紧说:“刘总,已经生产完了,打包好了,周一早上让物流来拉,下周三就能到。”
“好,好,那就好,我跟客户说一声。”刘总松了口气,又说:“下次我想多订点,原味、番茄味、草莓味各一万盒,能不能下周就生产?”
“没问题,下周一开始生产,周三就能发货。”阿澈说。
“行,那我下午把定金打过去,你注意查收。”刘总挂了电话。
阿澈放下手机,心里挺高兴,订单越来越多,说明产品卖得好。他想着,等以后订单稳定了,再招两个人,这样大家也不用那么累。
周一早上七点,孙超提前到了厂,先检查了新机器,没问题,又检查了旧机器,齿轮也转得很顺。然后他去镇上的五金店,问有没有旧机器用的齿轮,老板说有,他就买了一个,开了发票,拿回厂里。
没一会儿,大家都到了,阿澈跟大家说:“刘总又订了三万盒,原味、番茄味、草莓味各一万盒,今天开始生产,先用新机器生产原味的,明天生产番茄味的,后天生产草莓味的,周三发货。”
“好!”大家都应着,开始忙起来。
老林和王磊去原料区核对面粉和各种调味粉,小吴和周明把仓库里的打包盒搬到打包区,玲玲打开检测箱预热仪器,孙超则把新买的齿轮放到工具箱里,以备不时之需。
八点整,孙超启动新机器,输入产量一万盒原味脆片,王磊按比例倒面粉和原味调味粉。机器“嗡嗡”转起来,一切都很顺利。玲玲十分钟一取样,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
阿澈在旁边看着,跟老林聊起招人的事:“现在订单越来越多,咱们几个人有点忙不过来,要不要招两个人?一个帮忙倒原料,一个帮忙打包。”
老林点头:“我觉得行,招两个人能轻松点,也能提高效率。”
“那我下午去镇上贴几张招聘启事,看看有没有人来。”阿澈说。
十点多,小敏拿着账本过来,跟阿澈说:“刘总的定金到账了,还有张总的货款也结了,已经打过来了。”
“好,知道了。”阿澈挺高兴,厂里的资金越来越充裕,以后再添设备也有底气了。
中午十二点,新机器已经生产了六千盒原味脆片,按这速度,下午两点就能完成一万盒的订单。阿澈让大家先吃饭,还是面包、矿泉水和火腿肠,大家坐在树荫下,边吃边聊。
周明说:“要是能招两个人就好了,我跟小吴打包,有时候忙不过来,手都酸了。”
王磊点头:“是啊,我跟林师傅倒原料,有时候也得歇会儿,招个人能轮流来。”
阿澈笑:“我下午就去贴招聘启事,争取早点招到人。”
下午一点,大家继续干活。新机器还是很稳,没出一点问题。两点整,一万盒原味脆片全生产完了,玲玲最后检测了一次,合格。大家开始打包,三点半就全打包好了,搬到了仓库。
阿澈跟大家说:“今天就到这,剩下的明天再弄。我去镇上贴招聘启事,孙超,你跟我一起去,帮我看看贴在哪合适。”
“好。”孙超应着,跟阿澈一起出了厂,往镇上走。
到了镇上,阿澈找了个打印店,打了几张招聘启事,上面写着招两名工人,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包吃,工资按月结。然后跟孙超一起,贴在菜市场门口、超市旁边,还有镇上的公告栏里。
贴完招聘启事,两人往回走,孙超说:“应该能有人来,镇上不少人没事干,想找份工作。”
“希望吧,早点招到人,大家也能轻松点。”阿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