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下了场霜,第二天早上起来,地上白花花一片。伙房的老王头哈着白气劈柴,斧头落在木头上,冻得硬邦邦的,溅起的碎渣子跟冰粒似的。
\"这天说冷就冷了。\"赵虎裹紧了棉袄,缩着脖子往关外瞅,\"蛮族那边的帐篷上都结了冰碴子,能行吗?\"
阿澈刚查完岗回来,搓着冻红的手:\"让伙房烧点热水,你给他们送过去。再问问要不要借点柴火,咱们这边还堆着不少。\"
\"真给啊?\"赵虎挑眉,\"咱们自己的柴火也得省着用。\"
\"他们帐篷漏风,老人孩子别冻出病来。\"阿澈解下腰间的水壶,倒出点热水递给他,\"去吧,就说是李将军让送的。\"
赵虎拎着两桶热水往外走,刚到关口,就见阿木正踮着脚往里望。他穿着件打满补丁的羊皮袄,耳朵冻得通红,手里攥着几张兔皮。
\"今天不换粮,给孩子换点针线。\"阿木搓着手笑,看见热水桶眼睛亮了,\"这是给我们的?\"
\"嗯,官爷怕你们冻着。\"赵虎把水桶递过去,\"要柴火不?我们那边有多余的。\"
阿木连连点头,招呼着几个半大孩子过来抬水,自己跟着赵虎去搬柴火。没过多久,关外的营地就升起了几缕炊烟,比平时浓了不少。
二柱子抱着捆稻草经过,看见蛮族的小孩在雪地里追着玩,有的没穿鞋,光脚踩在冰上,冻得直跳。他回头跟阿澈说:\"官爷,要不把咱们库存的旧鞋子找出来?扔着也是浪费。\"
阿澈正帮着药铺整理药材,闻言抬头:\"行,你去库房看看,凡是能穿的都捡出来,我让人送去。\"
二柱子刚走,药铺的老张头就叹口气:\"这才刚入冬,就有两个蛮族小孩冻裂了脚,再冷点可咋整?\"
\"他们的帐篷太破了。\"阿澈想起上次去送白面时看见的情景,帆布上全是窟窿,用破布胡乱堵着,\"回头跟李将军说说,能不能匀点旧帆布给他们补帐篷。\"
正说着,李将军和刘都尉从外面进来,俩人都裹着厚披风,眉毛上挂着白霜。
\"刚去看了看,蛮族那边确实够呛。\"李将军跺着脚上的雪,\"刘都尉带的棉衣还有多的没?\"
刘都尉掏出个账本翻了翻:\"还有三十多件,本来是备着给巡逻兵换的。要不先给他们?\"
\"够不够?\"阿澈问,\"我估摸着他们至少缺百十来件。\"
\"咱们这边也紧张。\"李将军皱着眉,\"新来的棉衣刚够弟兄们分,逃难的百姓那边还有不少没着落的。\"
刘都尉突然拍了下大腿:\"有了,我带的这批货里有几匹粗麻布,本来是要做营帐的,让他们自己缝成袍子,总比冻着强。\"
\"这主意行。\"阿澈赶紧接话,\"我让老张头教他们往里面塞稻草,暖和得很。\"
当天下午,几匹粗麻布就送到了蛮族营地。大首领亲自来接的,手里捧着块冻得硬邦邦的肉,说是刚从雪地里挖出来的冻鹿,非要塞给李将军。
\"以前对不住各位。\"大首领的脸冻得发紫,说话直打哆嗦,\"你们不记仇,还帮我们,我......\"
\"别说这些了。\"李将军把肉推回去,\"赶紧让妇女们缝衣服,夜里更冷。\"
大首领没再推辞,让身边的妇女把麻布抱走,自己转身吆喝着年轻人去捡干柴。阿澈站在关口看着,见他们捡柴时都绕着汉军的巡逻队走,遇见士兵还会低头笑笑,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官爷你看!\"二柱子突然指着远处,\"那不是捕鱼的小孩吗?\"
阿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个瘦小的身影在河边凿冰,手里拿着根木矛,应该是想凿开冰洞捕鱼。旁边还站着个汉军小兵,正蹲在地上教他怎么找鱼窝。
\"那小兵叫石头,前几天还跟蛮族小孩打架呢。\"二柱子乐了,\"现在倒好,成师傅了。\"
阿澈也笑了,刚想说话,就见远处跑来个蛮族妇女,冲着小孩喊了几句。小孩摇摇头,跟那妇女争了几句,又低头继续凿冰。
\"咋回事?\"赵虎凑过来,\"吵架了?\"
没过多久,那妇女气呼呼地走了。石头跑过来,隔着关口栅栏说:\"那小孩想把捕到的鱼分咱们一半,他娘不让,说汉人有粮食,不稀罕这点鱼。\"
\"这孩子倒是实诚。\"阿澈让石头等着,转身去伙房拿了两个刚出锅的窝头,\"给那小孩送去,就说是谢他的鱼。\"
石头刚跑走,天上就飘起了雪花。起初是小碎雪,后来越下越大,没多久就把关外的帐篷盖成了白色。李将军让人敲响了集合钟,各队士兵都出来加固营房,把稻草铺在屋顶上防雪。
\"这场雪得下几天。\"刘都尉站在城墙上,望着越来越密的雪片,\"蛮族的帐篷怕是顶不住,别塌了伤人。\"
李将军点头:\"让弟兄们带着工具过去,帮他们把帐篷四角压实,再在周围堆点雪挡挡风。\"
阿澈主动请缨:\"我去盯着吧,他们可能不好意思麻烦咱们的人。\"
他带着十几个士兵出了关口,刚走到蛮族营地边缘,就见阿木正指挥着人往帐篷上盖茅草。看见阿澈过来,他赶紧迎上来:\"官爷,这么大雪,你们咋还过来了?\"
\"看看能不能搭把手。\"阿澈指着个歪歪扭扭的帐篷,\"那顶快塌了,先弄那个。\"
士兵们拿出绳子和木杆,七手八脚地加固帐篷。蛮族的人起初还不好意思,后来见雪越下越大,也跟着搭手帮忙。大首领扛着根粗木头走过来,往地上一放,瓮声瓮气地说:\"我来钉桩子,力气大。\"
他手里的铁锤抡得挺猛,就是准头差了点,好几次砸在旁边的雪地上。二柱子看得着急,从他手里抢过锤子:\"我来我来,你扶着桩子就行。\"
大首领也不恼,乖乖扶着木桩,看着二柱子几下就把桩子砸进冻土里,挠挠头笑了:\"还是你们汉人利索。\"
正忙着,突然听见一阵呼救声。阿澈抬头一看,最边上那顶帐篷塌了一半,里面传来孩子的哭声。他赶紧冲过去,和几个士兵一起把帆布掀开,见两个小孩缩在里面,吓得直哆嗦,旁边还压着个老太太,哼哧哼哧地爬不起来。
\"快把人扶出来!\"阿澈喊着,伸手去拉老太太。老太太的腿被压了下,站不住,他干脆蹲下来:\"我背你去暖和的地方。\"
老太太摆摆手,指着帐篷里的一个破布包:\"先拿那个,是孩子的药。\"
阿澈让士兵把药包收好,背起老太太往中间最大的帐篷走。里面烧着篝火,几个妇女正围着缝麻布,见他进来都站了起来。
\"让她靠着火坐着。\"阿澈把老太太放下,又让人去叫老张头,\"看看她的腿伤着没。\"
老太太攥着他的胳膊,嘴里嘟囔着蛮族话,阿木在旁边翻译:\"她说你是好人,比大首领还好。\"
阿澈笑了笑,刚想说话,就见帐篷帘子被掀开,大首领钻了进来,手里捧着件新缝的麻布袍子:\"刚做好的,给你。\"
袍子针脚歪歪扭扭,边缘还露着线头,但看着挺厚实。阿澈接过来,往身上一披,还真挺暖和。
\"谢了。\"他拍了拍大首领的胳膊,\"你们也赶紧加固剩下的帐篷,雪停不了。\"
大首领点点头,突然喊了声,外面干活的蛮族都停了手。他指着汉军士兵,又指了指帐篷,叽里呱啦说了一串话。阿木在旁边解释:\"他让年轻人都听你指挥,说你安排得比他好。\"
赵虎在旁边撇嘴:\"这还差不多,总算知道谁对他好了。\"
忙活了大半天,所有帐篷都加固好了。雪也小了点,天边露出点昏黄的光。阿澈带着人往回走,刚到关口,就见蛮族的孩子们追了上来,手里捧着些冻红果,往他们怀里塞。
\"这是山里摘的,冻过了甜得很。\"阿木搓着手,\"大首领说,晚上请你们去吃烤肉,他刚让人杀了只羊。\"
阿澈刚想推辞,李将军在城墙上喊:\"去吧,正好看看他们那边的情况。让伙房也做点馒头带着,别光吃肉。\"
天黑透的时候,阿澈带着赵虎、二柱子去了蛮族营地。最大的帐篷里点着几盏油灯,地上铺着厚厚的干草,中间架着个火堆,上面烤着羊肉,滋滋地冒油。
大首领的媳妇正用刀子把肉切成小块,见他们进来,赶紧往火堆边让:\"坐,快坐。\"
阿木把带来的馒头分给大家,孩子们围过来,眼睛盯着馒头直发亮。大首领拿起块最大的羊肉,递到阿澈手里:\"尝尝,我们这边的做法,比你们煮的香。\"
羊肉烤得外焦里嫩,就是盐放得少,有点淡。阿澈几口吃完,刚想说话,就见帐篷帘子被掀开,冷风灌了进来,跟着走进来个蛮族汉子,浑身是雪,嘴里喊着什么。
大首领的脸一下子沉了,腾地站起来。阿木脸色也变了,拉着阿澈往外走:\"官爷,有点事,咱们出去说。\"
到了外面,阿木才压低声音:\"是北边过来的人,说大首领的弟弟带着人在下游抢东西,被汉军抓了。\"
\"抢啥?\"阿澈皱眉,\"下游不是咱们的防区,是王都尉那边管着。\"
\"说是抢了逃难百姓的粮食。\"阿木急得直跺脚,\"大首领肯定要去救人,这要是跟汉军打起来,之前的事不就白干了?\"
正说着,大首领从帐篷里出来,手里拎着把刀,脸色铁青。赵虎赶紧挡在阿澈前面:\"你想干啥?\"
大首领没理他,盯着阿澈:\"我弟弟不能死,我得去救他。\"
\"你去了就是送死。\"阿澈拦住他,\"王都尉那边有三百多人,你带多少人去都不够。\"
\"那咋办?\"大首领的声音发颤,\"他是我亲弟弟,就剩这一个亲人了。\"
阿澈想了想:\"我跟李将军说说,能不能让人去王都尉那边问问情况。要是真抢了粮食,该受罚,但未必会死。\"
\"真的?\"大首领攥着刀的手松了点。
\"我试试。\"阿澈抬头看了看天,雪又下起来了,\"但你得答应我,在我回话之前,不许带人过去,更不许闹事。\"
大首领盯着他看了半天,把刀扔在地上:\"我信你这一次。\"
回到关里,阿澈立刻去找李将军。李将军听了,皱着眉在屋里转圈:\"王都尉那人脾气暴,抓到抢粮的肯定往死里打。这时候去说情,怕是不好办。\"
\"要不我跑一趟?\"阿澈说,\"下游离这也就五十里地,明天一早出发,天黑前能回来。\"
刘都尉在旁边点头:\"让石头跟你去,他认识王都尉。带上两坛好酒,就说是老李让送的,先缓和缓和气氛。\"
李将军想了想:\"行,但记住,能保就保,保不住别硬来。咱们这边刚安稳,不能再出乱子。\"
阿澈点头应下,心里却有点发沉。他摸了摸怀里的牛角哨,是阿澈上次塞给他的,说有急事就吹。现在看来,这安稳日子还真没那么容易过。
夜里的雪又大了,拍打着窗户,跟有人在外面敲似的。阿澈躺在铺上,听着外面巡逻士兵的脚步声,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大首领扔刀时的眼神,阿木着急的样子,还有那些在雪地里追着送红果的孩子。
\"应该能成。\"他小声对自己说,拉过被子蒙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