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方面正在整合部队,现已经整编部队三万两千多人,随时可以北上支援。”
听到才三万多人,冈村宁次不禁嗤之以鼻,皇协军的战力如何,比鬼子的正规军三成都不到,如果人数多还好说,可这三万,真不够八路军塞牙缝的,说不定一开打,就已经跑路一半多了。
可这三万多对汪伪政权来说,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了,他之前已经筹备了差不多十万人的伪军配合鬼子在华北行动,而剩下的几万二鬼子要负责守住各个据点,哪里还有更多的兵力可以支援鬼子。
“不够,远远不够!”冈村宁次有些着急,冀省战事胶灼,很快战火就会蔓延到鲁省北部,华北的大好局势会瞬间反转,这会让帝国在龙国苦心经营了十年的积累瞬间毁于一旦。
到时候整个龙国华北战区全线崩溃,他只能退守东北。
他想要拿回晋省,那边矿产资源丰富,不仅仅是煤矿,其他各种物资都是樱花国所急需的。有了这些东西,他们才能换来更多的资源,在本土制造更多的武器弹药,把这场战争持续下去。
否则,真的要另外开辟战场了,那么到时候就要面对鹰国等西方国家,在他们的口里抢吃食了。
樱花国还没有做好和鹰国等西方国家作战的准备,虽然帝国的海军实力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整个内阁都知道,鹰子如果开足马力造军舰,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超过自己。
就在冈村宁次还在犹豫如何应对的时候,通讯鬼子进来报告,说是沧州丢了,八路军正对保定,天津一带发起进攻!
“来不及了,保定和天津如果丢失,那么北平危险!”
“传令,让关东军驻牡丹江第二飞行师团全部隼式战斗机全部支援华北,哪怕是采用自杀式撞击战术,也要拖延八路军的进攻速度!”
“把在朝鲜征召的二十万劳工,全部调集到邢台一带,三天之内,挖出足够阻挡坦克前进了反坦克壕沟!”
冈村宁次做了一系列的部署,就是要延缓八路军进攻的速度,等到国内救援部队到来。他们还有大杀器,海军的航母还有战列舰已经出发,到时候几百架战斗机,一定能够扭转战局!
在完成了部署之后,冈村宁次又想了一会,对传令兵说道:
“另外,让石井君来见我!”
石井四郎,鬼子陆军少将,平房细菌战研究基地负责人!也就是臭名昭着的731部队!
在1932年秋天,他受鬼子陆军参谋部派遣到了哈市组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1933年建立了细菌实验场开展活人试验,1935年成立731部队,到1940年的时候,这支部队已经有了两千多人的规模,每个月可以生产几百公斤的鼠疫,炭疽等细菌。
这段时间,石井四郎正好就在北平附近,现在冈村宁次的天都快塌了,自然是想到了让石井四郎出手。
北平,鬼子华北司令部。
“司令官阁下,不知道您召我过来,可有何事?如今研究所那边正好有一些突破,我需要回去处理一些紧急事务!”
冈村宁次笑着说道:“石井君,我想动用你们在实验室里的成果,在冀省……”
此时的八路军还在高歌猛进,并不知道即将会发生的灾难。
沧州机场,三十名飞行员战士结束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任务,即将回家。
虽然情况紧急,这些战士在这里还能发挥出很重要的作用。
“赵老弟啊,能不能让这些同志在我们八路军多住一些日子啊,你看,这马上就要打上北平了,你这把人带走,几十架飞机都没人开啊,我们自己的战士刚刚才开始摸操纵杆呢,还上不了天!”
李云龙把赵岩拉到一旁,开始诉苦。
“哎呀,老李,这些同志已经来了快一个月了,我之前答应了他们的领导,半个月要回去,现在一个月已经有些食言了!”
这是赵岩第一次对李云龙坦白,这些飞行员同志也是有自己的单位领导的。
“能不能和他们的领导求求情,再多待一个月,就一个月,要多少大洋都行,大洋不够,我去城里鬼子司令部里抢,总能抢来不少的!”
赵岩哈哈一笑,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也看了看一旁眼里一样不舍的赵刚,宽慰他们道:“老李,放心,这些同志是肯定要回去的,他们来这里作战,不过是任务的一部分,在他们的单位,还有自己的一些作战任务,没办法长时间在华北待着的。不过,等下次过来,我会带更多的飞行员和武器装备过来。”
人家赵岩都这么说了,李云龙自然不会再多强求。
而且现在他们已经有上百个飞行员在参与作战,歼六飞行员的短暂退出,并不会对整个战局有太大的影响。
况且,很多战斗机受损,机场那边也在进行维修,不少飞行员也需要休息。
赵岩想让战士们出发到远处集合的时候,一名战士一阵小跑,到了李云龙的身边。
“旅长,指导员,有老乡来汇报,说是在他们村的附近,见到了穿着奇怪衣服的人,很可能是鬼子的部队!”
李云龙皱了皱眉,上次山本一木带着特工队来,差点把自己的后方大本营给端了,如今他谨小慎微,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下面的营连排认真对待。
农村地区的老乡更是自发组成的了情报小队,从民兵到儿童团,都在为八路军收集有效的情报。
“那位同志在哪?”李云龙问道。
“在休息室!”
“走,去看看!”
赵岩感觉这里透着蹊跷,于是队伍先休息一会,他也跟过去查看情况。
休息室里,一名老汉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坐在椅子上喝水呢,见到李云龙等人进来,老汉急忙站起身来,也把小男孩给拉了起来。
“老乡,坐,不用客气!”李云龙笑着招呼他们坐下。
小朋友显然是饿了,不停的猛灌水。
赵刚找人拿来了一些饼子,递给了他,小朋友说了声谢谢,又看向自己爷爷,见爷爷点头了,这才开始吃了起来。
“老乡,你说,你们在村里见到了鬼子部队?可以说说情况吗?”
老汉开口回答:“八路军同志,不是我见到的,是我的孙儿,是他放牛的时候见到的!”
李云龙看向正在吃饼子的小娃娃,问道:“小朋友,几岁了?你叫什么名字?见到鬼子了吗?”
小朋友精瘦,可却非常的精神:“报告,儿童团员王示,今年十一岁了!伙伴们都管我叫牛娃子!”
赵岩:“???”
王示?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