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丞相府的亭台楼阁尽数吞没。
芷兰苑书房内,一盏孤灯犹亮,晕黄的光勾勒出云芷沉静的侧影。
她面前的书案上,摊开着墨影呈上的那本册子。
指尖轻轻拂过纸页上冰冷的字句,那一条条罪状,仿佛化作了无数冤魂的泣血哭诉。
云芷合上眼,深吸了一口微凉的夜气,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澄澈的寒冰。
“翠儿。”
“小姐。”
一直守在门外的翠儿应声而入,脸上带着些许倦意,眼神却依旧清亮。
“墨影可还在?”
“在的,一直在暗处候着。”
云芷微微颔首,将册子推至桌案边缘:
“让他进来。”
几乎是她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道黑影便如落叶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内,正是墨影。
他依旧是一身夜行衣,气息敛藏得极好,若非亲眼所见,几乎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小姐。”墨影躬身。
“这份东西,”云芷点了点那本册子,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需得尽快,悄无声息地递到御史台。
萧绝离京前,应留有可靠的人脉渠道。”
墨影没有丝毫犹豫:
“王爷确在御史台安插有暗线,身份隐秘,传递消息从未出过纰漏。”
“很好。”
云芷指尖在册子封面上轻轻敲击,“就用这条线。
务必匿名,确保无论如何追查,也查不到你我头上。
但要让接头的御史明白,此物千真万确,关乎人命,关乎朝廷法度。”
“属下明白。”
墨影上前一步,双手捧起那本薄薄却重若千钧的册子,小心纳入怀中,“属下会亲自去办,确保万无一失。”
“去吧。”
云芷挥挥手,“小心行事。”
墨影不再多言,身形一晃,便融入了窗外的黑暗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内再次恢复寂静,只余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翠儿上前,为云芷续上一杯热茶,担忧道:
“小姐,如此一来,便是与老爷彻底撕破脸了……”
云芷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清冷的眉眼。
“脸面?”
她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嘲讽,“从他将我视为弃子,纵容柳氏母女欺辱于我之时,何曾顾念过父女情分与脸面?
云枫作恶多端,他这做父亲的,一味包庇纵容,早已是帮凶。
如今,不过是让这累累罪行,晒一晒太阳罢了。”
她抿了一口茶,温热液体滑入喉间,却化不开胸中的冰寒。
“况且,我们并非没有后手。
李小婉一家,便是那明面上的引线。
待京兆尹立案,舆论初起,御史台的弹劾再至,方能形成合力,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若单凭李小婉一案,云文渊尚可斡旋;
但加上这十数桩铁证如山的罪状,便是皇帝,也容不得他再徇私!”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翠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只觉得自家小姐此刻的气势,竟比老爷发怒时更令人心悸。
“那…我们现在……”
“等。”
云芷放下茶杯,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幕,“等李小婉那边的消息,等御史台的动作。
风暴将至,我们需稳坐钓鱼台。”
她重新拿起之前未看完的账册,神色已恢复平日的清冷无波,仿佛刚才那决定丞相府嫡子命运的安排,不过是处理了一件寻常事务。
唯有那微微抿起的唇线,泄露了她内心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这一夜,丞相府表面平静,暗地里,却有两股暗流在汹涌汇聚。
一股来自城东简陋的民房,承载着平民百姓的血泪与希望;
另一股,则源自这深闺女子的书房,带着冰冷的决绝,即将搅动整个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