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共育圃的新芽在夜雾中舒展根须时,苏承影(幼)的孙女苏念安已能在寰宇落下的每一缕星雨中,看见跨越星域的盟约。这星雨有的带着林默剑穗劈开星尘的锐气,有的裹着苏清月星盘收集的月华,最温柔的那几缕,落在亿域孩童伸出的掌心,像无数颗晶莹的誓约,在晨光里折射出“我们同守”的光晕。
这年的“盟会日”,苏念安没有设高台,只是在听涛轩的藤下画了个巨大的圆,圆内铺着从亿域收集的灵土——冰封星域的冻土带着冰晶的凉,漂流星域的浮土裹着星岩的糙,孤影星域的沃土浸着信标的暖,孩童们则把自己种灵藤的花盆土倒在圆心,让不同的土在圆内慢慢相融,像把千万颗心揉成一团。
“盟约从不是冰冷的文字,是让星雨都愿意作证的默契。”苏念安蹲在土圈边缘,接住一滴坠向圆心的星雨。雨滴在掌心炸开,映出林默与苏清月当年在断魂崖与各族修士击掌为盟的旧影,“你们看这捧混土,”她抓起一把融了冰晶的浮土,“是三天前冰封星域的守阵人与漂流星域的拓荒者,用体温焐化冻土、碾碎星岩拌成的,他们说‘土能相融,人怎会隔’,像极了先祖当年说‘剑与星盘虽异,护藤之心同’。”
来自“隔域星域”的使者们,此刻正红着眼眶看着土圈中央的融土。这片星域与青岚因星轨错位隔绝了千年,他们带来的灵土带着淡淡的灰,是常年无人问津的寂。当苏念安将三滴星雨连成线,滴在灰土里,灰突然褪去,露出底下藏着的绿——那是千年间从未放弃生长的藤根余脉,此刻正顺着星雨的轨迹,向周围的灵土延伸。
“原来我们从未真的隔开。”使者颤抖着伸手,指尖刚触到融土,周围的星雨突然密集起来,在土圈上空织成个透明的穹,穹上浮现出两抹虚影:林默正用剑鞘将各族的灵土拢在一起,苏清月则用星盘接住散落的土粒,两人的动作轻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盟。
苏念安的小儿子苏望舒(与先祖同名),这时刚满五岁,正踮着脚往土圈里撒自己收集的星尘。他的星尘装在贝壳里,是跟着星象师爷爷在观星台捡的,撒起来像场小小的金雨,落在融土里,竟长出针尖大的绿芽。“娘亲,星尘会帮大家记住约定吗?”小男孩举着空贝壳问,贝壳内壁映着他的笑脸,像藏了个小太阳。
苏念安笑着把他抱到土圈中央,让他看那株从隔域灵土里钻出来的藤根:“你看它在朝你晃呢,是在说‘记着呢’。当年太奶奶与陌生星域的修士结盟,总让孩子把灵果籽撒在盟约地,说‘籽会发芽,约不会黄’,现在那些地方的藤,都缠成了团。”
午后的阳光穿透星雨织成的穹,在土圈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所有灵土突然开始沸腾,冰封的冻土融化成带着暖意的泥,漂流星的浮土凝成能扎根的块,隔域的灰土里,藤根已抽出第三片叶,叶尖顶着颗星雨凝成的珠,像给新盟戴上了水晶印。
星空中,两抹虚影沿着土圈缓缓行走,每经过一处星域的灵土,就会留下一道印记:剑纹与星盘纹交缠,中间裹着棵小小的藤苗,像在说“盟在藤在”。
“是先祖在为新盟作证!”土圈旁响起低低的欢呼。隔域使者们望着叶尖的水晶珠,突然集体跪下,将自己的信物——一枚刻着断藤纹的玉佩——埋入土中,玉佩触土的瞬间,断纹处竟长出细小的藤须,与周围的根脉紧紧相握。
苏望舒趴在土圈边,看着自己撒的星尘里冒出更多绿芽,突然拍手说:“娘亲你看,它们在拉手呢!”
那些绿芽的茎秆果然在土里相互缠绕,缠成个小小的圆,圆心里,他撒的星尘正泛着金芒,像无数个小拳头握在一起,说“我们一起”。
当暮色为土圈镀上金边,苏念安让守护者们在融土中埋下刻有自己星域名字的石片。石片入土的瞬间,土圈突然升起道光墙,墙上用星雨写着一行字:“一藤连万域,万心护一藤。”字迹从镇元文慢慢变成亿域的通用语,像场跨越语言的共鸣。
苏念安知道,星雨润新盟的故事还会继续——
会在孩童撒下的星尘里,
会在使者埋下的玉佩里,
会在藤根相握的暖土里,
会在每个“土相融、心相通”的瞬间里,
悄悄生长,
静静牢固,
直到万载后的某个人,
在某片融土中挖出石片时,
还能感受到今天的星雨,
像摸到穿越时光的握手,
听见那句藏在土香里,
从未变过的话:
“我们,
一直都在一起。”
听涛轩的夜雾漫过土圈,
星雨在融土上重新凝聚,
像在为新盟斟满杯盏。
而这盟约的故事,
还在继续,
像那道写满星雨的光墙,
像孩童撒下的金雨,
在每个“此刻”里,
温柔地证明着:
宇宙最坚固的盟约,
从不是刻在石上的字,
是星雨润过的新盟,
在岁月里,
长成了绕不开的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