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上那滩紫黑色液体还在缓缓蠕动,形状像被无形的手捏着,一点点拼出半个扭曲的符号。
洛尘瞳孔一缩,立刻蹲下身,从背包里取出密封管,小心翼翼地刮取样本。他的手指没有抖,但呼吸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不是自然残留。”他低声说,“这东西有记忆。”
萧逸站在他身后半步,目光落在那符号边缘。它不像文字,也不像图腾,倒像是某种频率的具象化痕迹——和他们在老巢深处见过的能量波纹,几乎同源。
“空间能读取吗?”萧逸问。
洛尘闭眼,意识沉入星幻医毒空间。外界一秒,里面已是三十天。他直奔图书馆深处,调出维度残留分析模块,将刚刚采集的数据导入。
片刻后,他睁眼,眉头锁死。
“有反应。三处星际边缘区域出现同频波动,集中在青梧星、灰壤带和裂隙星云外围。信号不稳定,像是间歇性释放,但每次峰值都和这个符号的结构吻合。”
萧逸点头:“不是巧合。”
“问题在于,”洛尘把密封管收好,“空间只能定位大致范围,没法确定源头。这些地方都是偏远星域,医疗资源差,信息也闭塞。如果真有问题,早就有人受害了。”
“那就去查。”萧逸转身走向飞船入口,“胜利之后最容易松懈,可危险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冒头。”
两人登舰,引擎启动,航向第一站——青梧星。
---
青梧星的气候潮湿,常年笼罩在淡绿色雾气中。这里的医馆多是私人小诊所,设备陈旧,医生靠经验开药。
洛尘换上便装,背着书包走进城东一家社区诊疗所。墙上贴着近期病例公告,其中一条引起了他的注意:
“近两周内,共接诊十七例不明原因神经迟滞患者,症状表现为反应迟缓、瞳孔对光异常收缩,无发热、无感染史。”
他翻出记录本,逐条比对。
“有没有留下生物样本?”他问坐诊医师。
“血液和脑脊液都采了,但冷冻舱坏了三天,等修好时已经降解。”医师摇头,“这类病以前没见过,我们上报了联邦医疗署,还没回音。”
洛尘谢过对方,走出诊所。外面街道上,几个孩子蹲在地上画圈涂鸦。他走近一看,愣住。
他们画的,正是那个符号。
“你们这是画的什么?”他蹲下来,语气尽量轻松。
小孩抬头:“不知道,昨晚做梦梦到的,醒来就忍不住画。”
另一个插嘴:“我爹也画,半夜爬起来,在墙上写写画画,喊都喊不醒。”
洛尘眼神变了。他掏出记录仪拍下图案,迅速离开。
半小时后,他在约定地点与萧逸汇合。
“情况不对。”他说,“不只是个体病例,已经有群体性精神影响迹象。而且……梦游者绘制的符号,和晶体残液里的完全一致。”
萧逸沉默片刻,打开通讯器,拨通家族情报网的加密频道。
“帮我调三件事。”他说,“第一,联邦边境最近三个月内的失踪案,重点排查曾隶属神秘组织的低级成员;第二,灰壤带矿区近期是否有集体癔症报告;第三,裂隙星云附近是否监测到异常能量脉冲。”
挂断后,他看向洛尘:“下一步去哪儿?”
“灰壤带。”洛尘握紧手中的记录仪,“那里有个废弃矿坑,据说工人集体梦游,连续七天画同一个图案。我已经申请了实地调查许可。”
萧逸点头:“走。”
---
灰壤带比预想的更荒凉。整片矿区被遗弃多年,风化严重的金属支架歪斜矗立,像巨兽的骸骨。
他们找到一位曾参与救援的老护工。
“那天早上,所有人全没了。”老人坐在破屋门口,手里捏着一块锈铁片,“三百多个矿工,一夜之间全跑到主坑道尽头,围着岩壁画画。画完就站着不动,眼神发直,叫不醒。”
“后来呢?”
“运走了六十多个,剩下的当场昏迷,抢救无效。那些画……”他指了指身后墙角,“带不走的,我还留着拓片。”
他递来一张泛黄纸张。上面是一组重复刻痕,层层叠叠,最终构成一个复杂结构——正是洛尘在青梧星见过的那个符号。
洛尘立即打开空间数据库,启动病因溯源模型。他将青梧星患者的症状数据、灰壤带拓片波形、以及晶体残液的频率特征全部输入。
模拟推演持续了空间内的二十天。
结果跳出时,他脸色微变。
“找到了。这是一种经过基因修饰的神经毒素,作用机制类似‘意识引导剂’。它不会直接杀人,而是通过微量渗透,改变宿主的梦境模式和潜意识行为,最终形成统一指令响应。”
“换句话说,”萧逸接话,“他们在用活人做信号接收器。”
“不止。”洛尘调出分子结构图,“这种毒素的基础工艺……带有明显的暗月星特征。虽然做了伪装,但某些催化链路无法更改。这是他们的人干的。”
萧逸冷笑一声:“看来上次那一战,没把根子拔干净。”
正说着,通讯器响了。
是萧逸家族传来的回执。
“三条线索对上了。”他看完信息,声音冷了几分,“联邦边境过去两个月共有五起前组织成员失踪案,最后一次信号定位就在灰壤带外围。三人曾在暗月星实验室服役,专攻高维神经干扰项目。”
洛尘盯着屏幕上的交叉点,指尖敲着桌面。
“时间、地点、技术路径,全都吻合。这不是疫情,是计划。他们在重启维度装置,只是换了方式——不再靠晶体集中供能,而是用散布的感染者构建网络节点。”
“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萧逸问。
“裂隙星云。”洛尘调出星图,“那里有个废弃医疗站,曾经是联邦秘密研究基地,后来因事故封锁。位置偏,监控少,最适合藏东西。”
“而且,”他补充,“那种毒素需要低温环境才能稳定传播。医疗站的恒温系统虽然停了,但地下冷藏库可能还在运行。”
萧逸起身:“出发。”
---
飞船穿越星云边界时,主控屏突然闪烁。
一个新的能量信号点出现在雷达上,位于医疗站西北侧三百米处的地下层。
洛尘放大图像,发现该区域有规律性的脉冲输出,周期为每四分钟一次,强度逐渐上升。
“不是自然现象。”他说,“有人在测试设备。”
萧逸接过操纵杆,调整航线,准备降落。
洛尘则打开样本箱,取出一支装着青梧星患者血液的试管。他准备在落地前完成一次快速检测,确认毒素是否存在活性。
他刚拧开防护盖,试管内的液体忽然微微震颤。
不是因为颠簸。
而是里面的血细胞,正在缓慢排列成线,朝着某个方向偏移。
就像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牵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