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篇:从“保安队长”到“公司cEo”的闪电战(2023)
在尼日尔的政治舞台上,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原本只是总统卫队队长,这一职位就如同“总统府保安大队长”,看似威风,实则处处受制于总统巴祖姆。
巴祖姆不仅要求奇亚尼带领卫队镇压民众示威,以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还在军饷发放上克扣严重,将奇亚尼和他的手下们当作随意驱使且可以随意压榨的廉价劳动力。
这无疑是对奇亚尼等人的“职场pUA”,长期积累的不满终于在2023年7月26日爆发。
奇亚尼发动了一场堪称“非洲社畜终极反抗”的政变。
他带着手下如猛虎下山般冲进总统府,那气势仿佛要将多年的压抑一次性释放。
在锁上总统府大门的同时,奇亚尼还不忘发挥自己的“幽默天赋”,顺手发了条推特:“今日团建主题——解雇老板!转发抽三位幸运市民当部长。”
这条推特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调侃,仿佛在看一场荒诞却又真实的职场大戏。
政变成功后,法国作为尼日尔曾经的“老东家”,立刻跳出来要求恢复民选政府。
奇亚尼在电视上面对镜头冷笑一声,说道:“亲,您订购的‘殖民地体验卡’已过期,请及时撤回驻军!”
这一回应霸气十足,将法国试图继续干涉尼日尔内政的野心狠狠怼了回去。
前一秒还在给总统打工的奇亚尼,下一秒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尼日尔的掌权者,这一戏剧性的转变让网友们锐评:“这波是非洲打工人の行为艺术。”
奇亚尼就这样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完成了从“保安队长”到“公司cEo”的闪电上位。
治国篇:制裁下的“荒野求生”指南
西共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对尼日尔发起了史上最严制裁,这无疑给刚刚掌权的奇亚尼出了一道难题。
然而,奇亚尼却开启了一段“魔幻现实主义生存模式”。
为了突破禁飞令,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奇亚尼想出了“骆驼外交”这一奇招。
他派骆驼队横穿撒哈拉沙漠,前往阿尔及利亚借粮。
想象一下,一群骆驼在炎热的沙漠中缓缓前行,驼背上驮着尼日尔人民的希望。
然而,途中骆驼们却集体罢工,它们似乎也懂得争取自己的权益,纷纷发出“加薪!加草料!否则躺平!”的“诉求”。
这一幕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凸显了尼日尔在制裁下的艰难处境。
由于国际支付被断,尼日尔国内的货币体系陷入混乱。
奇亚尼灵机一动,宣布用猴面包树种子当加密货币,并规定“一颗种子 = 一克黄金,谁反对谁去隔壁马里挖矿”。
这一举措虽然看似荒诞,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货币流通的问题,让尼日尔人在制裁下找到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面对法国在尼日尔的铀矿利益,奇亚尼更是毫不留情。
他下令没收法国铀矿公司资产,并给马克龙寄去账单:“贵国在尼日尔欠电费200年,请用核潜艇抵债。”
这一行为不仅是对法国殖民统治的反抗,也是奇亚尼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大胆亮剑。
军事篇:“非洲狐獴单挑法国狮子”名场面
在与法国的军事博弈中,奇亚尼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名场面”。
法国驻军撤离时,奇亚尼派儿童遥控玩具飞机跟踪法军车队。
这些玩具飞机在天空中嗡嗡作响,仿佛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戏弄法军。
同时,奇亚尼还通过直播喊话:“注意!你已进入尼日尔领空,请投下法棍面包作为过路费!”
这一场景就像是一场儿童游戏,但却充满了讽刺意味,展现了奇亚尼对法国的轻蔑和调侃。
为了对抗西共体的威胁,奇亚尼紧急联系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寻求军事援助。
然而,当他收到空投包裹后却傻眼了——箱子里只有10件印着普京头像的防弹衣和一本《俄语脏话速成手册》。
这看似不靠谱的援助,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尼日尔在国际军事格局中的尴尬地位。
不过,奇亚尼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依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这场复杂的军事博弈中寻找着生存之道。
国际关系篇:全球吃瓜群众围观“西非甄嬛传”
奇亚尼的政变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场“西非甄嬛传”。
西共体扬言要对尼日尔进行军事干预,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然而,当联军刚刚集合,就因为“军费AA制谈崩”而解散。
这一戏剧性的转折让奇亚尼嘲讽道:“你们的战斗力还不如我家后院鬣狗。”
西共体的这一打脸行为,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其内部的矛盾和软弱。
美国在这个事件中则扮演了“左右横跳”的角色。
它一边谴责尼日尔的政变,维护自己所谓的“民主价值观”,一边又偷偷卖武器给尼日尔,从中谋取利益。
奇亚尼在国会举起美制步枪,调侃道:“感谢金主爸爸,下次政变给您打八折!”
这一举动将美国的虚伪和双重标准暴露无遗。
俄罗斯的援助则更像是一个“盲盒”。
瓦格纳派来的“顾问”实为莫斯科失业导游,他们整天举着小旗带尼日尔士兵参观沙漠,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前方500米是‘拿破仑战败纪念沙丘’,拍照收费10美元!”
这一荒诞的场景让人哭笑不得,也反映出国际援助背后的复杂利益关系。
权力巩固篇:非洲特色“民主”创新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奇亚尼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非洲特色的“民主”创新举措。
他承诺三年后还政于民,但却偷偷修改宪法,规定“过渡期可无限续杯,每次续费只需发动一次小型政变”。
这一规定就像是一个巧妙的陷阱,让奇亚尼可以在权力的宝座上稳坐钓鱼台。
在反腐方面,奇亚尼开展了一场“反腐大秀”。
前政府高官被抄家时,民众围观时惊呼:“部长家马桶都是镀金的!”
奇亚尼则淡定回应:“现在它是公共厕所,扫码付费即可使用。”
这一举措虽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反腐的期待,也提升了奇亚尼在民众中的形象。
此外,奇亚尼还推行了“全民KpI考核”。
他要求民众每月背诵三条他的语录,奖励是“优先领取联合国救济粮兑换券”。
这一举措虽然有些荒诞,但却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对民众的思想控制,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文化输出篇:尼日尔魔幻日常
奇亚尼的执政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产生了影响,还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魔幻浪潮。
首都尼亚美新建了“7·26政变体验馆”,游客可以在这里扮演奇亚尼推翻总统,体验一把政变的刺激。
通关后还能获得“荣誉军政府会员卡”,这一创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尼日尔的一大旅游亮点。
奇亚尼还将铀矿开采权做成彩票,广告词是:“花1000西非法郎,有机会抽中‘辐射大礼包’!”
这一荒诞的营销方式虽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却反映了尼日尔在铀矿资源开发上的独特思路。
在社交媒体时代,奇亚尼也紧跟潮流。
他开通了tiktok账号,直播内容从“如何用AK - 47开椰子”到“与瓦格纳雇佣兵比拼伏特加酒量”,粉丝突破百万后还开播带货:“家人们!九块九包邮铀矿石边角料!”
这一系列操作让奇亚尼成为了网络红人,也让尼日尔的文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走向了世界。
总结:一部西非魔幻现实主义连续剧
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的执政史堪称一部“非洲职场爽文”。
他从一名“保安队长”逆袭成为军政府cEo,实现了职场上的惊人跨越。
在面对国际制裁时,他凭借着智慧和勇气,用骆驼队破解了困境,展现了强大的抗压神技。
在外交方面,他把法国气哭、让俄罗斯懵圈、让美国真香,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外交玄学。
而他的终极目标似乎是将尼日尔变成一个“政变主题乐园 + 铀矿博彩中心”,这种独特的执政理念和方式让尼日尔成为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国家。
尼日尔网友自嘲:“我们总统的人生比Netflix《纸房子》还刺激,建议改名叫《沙房子》。”
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奇亚尼执政下的尼日尔,这部西非魔幻现实主义连续剧还在继续上演,未来还会有怎样的精彩剧情,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