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渊在宫中绕来绕去,终于找到了熟悉的道路,沿着道路一路向前来到了芷萝宫。他刚走进宫门便大喊着母妃,静妃正在一本正经地挑选药物,一听到萧景渊的声音便喜出望外。
静妃走到殿门外,看着向她小跑过来的萧景渊,一脸惊喜地问道:“不是去雍州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想母妃了,儿臣便回来了。”萧景渊笑道。
静妃伸出手掌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翻了个白眼,笑道:“出去一趟怎么就没个正形了。”
萧景渊嘿嘿笑着,炫耀道:“儿臣在雍州平叛立功,父皇又给儿臣加了两颗王珠。”
静妃看到萧景渊的样子,捂着嘴一笑,“景渊这么厉害啊。”
“多大了,还像个小孩。”
萧景渊哈哈一笑,扶着静妃往殿内走去,“母妃,外面风大,先进去吧。”
静妃一脸欣喜,嘴里念叨:“你说说,你和景琰一起离京,你都从雍州回来了,他还恋在西境不肯回来。”
静妃表面上抱怨着靖王,但言语中的思念已经压抑不住地溢了出来,不禁让萧景渊有些羡慕,要是他这个世界的生母没有逝世,或许她也会像静妃这般慈爱吧。
“咱们大梁与西厉起了点冲突,最近西境不太安宁,或许靖王兄还要多待几日吧。”萧景渊安慰道。
“什么!”静妃惊慌失色,“要打仗了吗?”
萧景渊心里暗骂,他忘记深宫中的妃子本就是消息不通,更何况静妃这种半隐居的人,更不会去主动了解宫外的事情。
“母妃,你放心。”萧景渊安抚着静妃,扶着她坐下,认真地回答,“西厉国内内乱不止,他们不敢主动向我大梁开战的,靖王兄就是在西境安定安定军心,很快就会回来的。”
此时此刻,梁帝在养心殿待得无聊,所以叫上了几个内侍,出来散散心解解闷,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处地方。
梁帝一番询问下,三德子站出来说前面不远处就是芷萝宫,他在脑海中回想起曾经与静妃的点点滴滴,自从赤焰逆案后他便冷落了这位妃子。
梁帝十分的愧疚,于是遣散了众多随从,只带了高湛、三德子两人,他们一路走到了芷萝宫。
他们进了芷萝宫后,梁帝让沿途的宫女不必去通知静妃,一路通畅来到了殿门外。
他刚想抬脚迈进芷萝宫,正好听到静妃与萧景渊的交谈声,默默地将脚收了回去,并且示意身后众人不要出声。
梁帝心里有些意外,萧景渊早就离开了养心殿,按说这一会儿应该早早出宫了,没想到竟然来了芷萝宫。
静妃还不知道隔墙有耳,继续问道:“真打不起来吗?”
萧景渊肯定答道:“西厉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国家,国内各项制度不完善,他们正在陷入自耗,如今陈兵咱们大梁边境,不过是黔驴技穷吓唬一下咱们,抱着最后的侥幸而已。”
“依儿臣所见,蛮夷之西厉不过是外强中干,若是父皇真下定决心与其开战。父皇只要派遣一员上将出征,就可以攻城掠地,派遣一名帅才便可以亡其国、灭其族。”萧景渊严肃地说道。
静妃伸出手指朝萧景渊额头上轻轻一点,没好气地说道:“就属你能,你还想管你父皇,这些话你跟你父皇提过吗?”
萧景渊傻笑道:“也就是在母妃这里,儿臣敢说一说,哪里敢在父皇面前说啊。”
“再者说了,就算儿臣真给父皇提过这些建议,他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
他接着酸酸地说道:“父皇能听得进太子和誉王兄的话,哪里愿意听我这个不受宠皇子的话。”
静妃刚想开口安慰,就听到殿门外一道声音响起,“这么说来,倒是朕的错了?”
静妃大吃一惊,眼神惊慌地看向萧景渊,萧景渊十分镇定,向静妃使了个眼神,静妃很快也镇定下来。
她快步从内室中走出来,看到走进殿中的梁帝,她赶忙跪地俯首,“臣妾拜见陛下。”萧景渊跟在她身后,跪地行礼请安。
梁帝笑了笑,说道:“你们都起来吧,朕又不会吃了你们。”说着走向主位坐了下来,高湛和三德子侍奉在左右。
两人依旧跪地不起,静妃再次向梁帝叩首,说道:“陛下,刚才景渊失言,是臣妾这个母妃教导无方,还请陛下降罪臣妾。”
“降罪?”梁帝开怀大笑,“朕何时说要降罪你们?”
他没好气地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先起来!”
静妃、萧景渊两人疑惑地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刚刚站起身来,梁帝就向萧景渊询问起刚才所说的话。
静妃想抢着说,被梁帝一个眼神制止,萧景渊低头说道:“儿臣失言,请父皇惩罚。”
梁帝听得一阵火气,“朕在你们眼里就这么可怕?”
“朕是想问你,你刚才分析,大梁出兵可以灭亡西厉,你详细地说一说,你有什么依据?”梁帝问道。
萧景渊犹豫地看向静妃,梁帝心里一急,一拍桌子,“你看她干嘛,朕让你讲你便讲,优柔寡断的!”
“是,儿臣遵旨。”
“儿臣在南境时就研究过大梁周围的几个国家,西厉国是半农半牧的国家,主张的是全民皆兵,可是其人口却十分稀少,并且经济落后、战备不足。”
“像这样的国家若是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其战力确实是十分强悍,但现在其国内陷入了王储之争,更有多个部落异心渐起。”
“我们大梁要灭亡西厉,此时正是绝佳的机会,若是等到他们国内之乱平息,开始一致对外时,那咱们对付它就很麻烦了。”
“我大梁要是真拿下了西厉,好处多得很,最有用处的便是可以打通去北狄的道路,在占据北狄草原后,可以建设牧场豢养强劲战马。”
“北狄之下便是大渝和北燕,将来若是大渝或北燕要与我大梁开战,我们便可兵分两路,一路由北境迎敌,另一路过西厉、绕北狄偷袭北燕和大渝的背身。”
萧景渊所说的并非是一时间编的瞎话,而是他早早就对西厉国做了研究,西厉国就像是商鞅变法前的秦国,那时的秦国还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国家,国内争储之乱不断。
萧景渊太了解这样的一个国家了,要想要击败他们,只能从内部开始破壳,等到有裂纹出现时,再借助外力狠狠打击。
梁帝问道:“要是真的和西厉开战,你觉得谁能胜任主帅一职?”
“儿臣不清楚。”
“那需要多少人马?”
“因人而异。”
梁帝沉默片刻,紧紧地盯着萧景渊,问道:“那你需要多少人马?”
萧景渊抬起头来,直视梁帝眼神,坦坦荡荡地说,三万精锐铁骑便可亡其国、灭其族、安其心!”
梁帝瞳孔一缩,觉得萧景渊说得太过儿戏了,西厉军民一体,最少也要有数十万,三万人怎么可能打得过。
“三万士卒真的可以打吗?”
萧景渊毫不犹豫地答道:“别人不可以,儿臣可以。”
“好!”梁帝夸奖道,“不愧是朕的儿子!”
梁帝开始偏向其他话题,对于攻打西厉的话题再也不提,他与萧景渊、静妃聊了几句后便离开了芷萝宫。梁帝走后,静妃心里疑惑,但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她悄悄看向萧景渊,却发现他异常地冷静。
“母妃……”萧景渊欲言又止,“算了,日后再跟你说吧。”
梁帝离开芷萝宫后回到了养心殿,他叫来了一众武官和兵部的几位大人,一群人聚在养心殿中开始商议。
高湛和三德子在殿门外等候,高湛抬眸打量了三德子好几眼,他将三德子当成继任者来培养,没想到到今天才看透他。
今日梁帝能迷迷糊糊转到芷萝宫,多亏了三德子从中的助力,恐怕他早就找好了新主子,投奔了秦王萧景渊。
不过高湛能在宫中混这么久,就是靠着一个装糊涂的技能,爬到今天这个位置的。他虽然看透了萧景渊,但是他不想掺和太多,于是选择了假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