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二、荧火去哪儿了
“我想要第二次。”
“不行,我们两不相欠。”
朱愚缓缓靠近彭北秋,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两不相欠?在这特务处的漩涡里,谁能真正做到两不相欠?你彭北秋,我朱愚,我们都被这无形的网紧紧缠住,逃不开,躲不掉。”
彭北秋后退一步,与朱愚保持距离:“朱科长,工作是工作,私情是私情。”
朱愚的眼神渐渐柔和下来:“你心里没有我吗”
“没有。”
她轻轻叹了口气,然后转身走向窗前,再次背对着彭北秋说道:“好吧,彭区长,我尊重你的决定。你走吧。但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我都会在你身边。”
彭北秋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朱愚的办公室。
后来,米念行问他谈的如何,他答:
“都过去了,重要的是今天几点钟吃饭。”
***
王昂去找荧火了。
他之所以不辞而别,是怕众人拦住他。
他忘记不了那种的感觉,忘不了那点点滴滴。
他已经忘记不了荧火。他已经拥有过女人了。
青春这个东西,透明的像一个玻璃杯,杯里是开着花的水,喝一口,有点甜,喉咙的地方有点涩,舌根还有点苦。不是爱情的味儿不是生活的味儿。
这就是青春。跟谁都不一样。跟谁又都有点像。
所谓青春之所以感人,只是因为曾经的自己。讲到最后,我们难过不是因为他人的命运,而是因为他人描绘了古今中外都共通的道理。
——过去我们曾经做了很多傻事。
——我们害怕见到过去的自己。我们努力做很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他要去做自己。
——做自己爱做的事。
***
赵寡妇的房子已经没有租客了。
荧火去了哪里?茫茫人海中,王昂去哪里寻找她?找到她,他又该说什么?
王昂不知道。
他只是凭年轻人的热血,一下就上头了。
他只做过一次,就上瘾了,就迷恋上了。
他一想起那个时刻,会清晰地感觉到热血循环在他每一寸肌肤时候的移动感,以及在循环过程中挤压血管引起附近神经系统反应的痛感。
这就是瘾君子常说的好像有无数蚂蚁在咬他、骨头都在被啃噬。
爱情也是一样。
说上海底蕴由苏南浙北宁绍地区移民集成,这话还真有点道理。历史上,清末苏南的苏州、无锡,加上宁波、绍兴,还有北洋、民国时期苏北盐城、泰州等地,都是上海主要的移民区域。
各个地方口音都有差别。
所以,在大上海寻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离开烧坊之前,他其实私下问过他最好的朋友笨牛,如何寻找人。笨牛拉了这么多年黄包车,当然有一套方法。
笨牛说:“你要寻找人,先要找对人。”
“找谁?”
“找关联的人,比如,明朝时找和尚,你就找朱元璋。”笨牛说:“没人比老朱元璋更懂和尚,因为他曾经当过和尚。老朱对和尚的16字评价是:国家懒虫,民间蛀虫,色中饿鬼,财中罗刹。”
“嗯,有道理。”
“找荧火,最好通过太太袁文。因为她们都是日本人,都是忍者。”
“我不想让她知道。”
“这个就有难度了。”
“那该怎么办?”
“荧火是日本人。”笨牛说:“她来这里打了败仗,她会做什么?”
“她会回日本。”
“是的。”笨牛一点也不笨:“你要找她,就要去日本。”
“嗯,你要替我保密,不要让太太知道。”
“我会的。但我希望你记住一件事。”
“什么事?”
“出门在外,保护好自己。”
“嗯。”
“你要记住,防范几种好人。”
“你为什么要我防范好人呢?不是要防范坏人吗?”
“因为坏人好防,好人难防。”
王昂一脸懵逼。
“比如:不明白任何事情就劝你大度的人,这种人要离得远点。”笨牛说:“你老婆被人强奸了,他都会劝你大度,劝你原谅。”
“嗯。”
“还有劝你勇敢的人。”笨牛说:“是人都怕死,他也怕死,却劝你要勇敢。”
他解释:“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也会连累到你 ,呱的扎你一刀,你的血还没擦干净 ,他还要对你说,哎呀,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要勇敢的站起来 ,你死不死?人都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劝别人的时候站着说话不腰疼 ,所以自己明白就好。”
“所以,你的勇敢一定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真正善良的人。”
王昂点点头。
“对日本人,要你以德报怨的人,这种人最坏,最没有底线,比日本人还坏。”笨牛说:“日本人是狼,是要吃人的,杀了你全家,你去以德报怨,他以后还会杀你全家。”
“以德报怨的人,其实是懦夫,连仇都不敢报,这种人,你可以日他全家。可以反复的日。”
王昂大笑说:“对。”
最后笨牛说:
“不要迷失自己,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
《殇之物语》真的是一本好书,就是给人一种“从这个世界里选出来一些事件写了一本小说”而不是“为了写这个小说而创造了一个世界”的感觉。
袁文有空的时候,就看这本书。
她看入了迷。
沈培也是笨牛用黄包车拉出烧坊的。她给了他一张支票,可以让他家人活得很好的一笔款。
笨牛没有收,因为他知道,这是要买他的命。
没有什么比死人更能保守秘密的了。
所以,当流星怀疑笨牛的时候,袁文让她不要说下去:“再查下去,会死人的。”
袁文淡淡地说:“我不希望烧坊再死人了。”
流星忽然想到了什么:“你是不是想让王昂潜伏到日本?”
“你为什么有这样奇怪的想法?”
“我也是临时想到的。因为你做事,越来越超过我的想象力了。”
“你说的不错,但是,我并没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想法的人并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