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巅,混沌气流如旧。
那一丝悸动已彻底平复,但盘古真灵的“注视”却并未收回。
祂那沉眠了万古的意识,如同缓缓抬起的眼帘,淡漠地“望”向了无尽虚空之外,那方位于天外混沌的——紫霄宫。
在盘古的“视野”中,洪荒不再是山峦河流、生灵万族的表象。
而是一张由三千大道法则、四十九道显化本源规则,以及那更深层、被祂亲手隐藏的两千九百五十一道规则雏形,共同交织成的无比繁复、无比恢弘的“道网”。
紫霄宫,便是这张道网之上,一个正试图按照某种既定“程序”修补、优化自身,并散发出强烈“指令”波动的节点。
鸿钧的道音,那阐述斩三尸之法的玄妙道韵,在盘古的感知里,化作了一条条清晰流转的“数据流”。
“呵。”
一声若有若无的轻笑,在盘古真灵深处回荡,带着一丝了然,一丝玩味,更有一丝……居高临下的怜悯。
“斩却三尸,道果澄澈,契合天道……再图三尸合一,挣脱桎梏,证道混元?”
“想法不错,路子……却走窄了,也走险了。”
在盘古的“道则之眼”下,鸿钧那玄奥无比的斩尸之法,瞬间被剖析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
祂看到了那法门精妙地利用天道规则,剥离因果业力,使道果纯净,快速提升境界,契合当前洪荒天地。
但祂更看到了那深藏于精妙之下的、近乎无解的巨大缺陷!
其一,根基虚浮。
此法过于取巧,借天道之力强行“刷洗”道果,而非修行者自身对大道领悟的水到渠成。如同以金粉涂抹顽石,外表光鲜,内里却依旧是顽石,缺乏真正的“道之根基”。以此法成就的混元大罗金仙,比之真正以力证道或以法则证道的同级存在,实力至少要弱上三成!且前路几乎断绝,再难寸进。
其二,依赖过甚。
从此道途,便与洪荒天道深度绑定。修行者看似超脱,实则一举一动,皆在天道监察与影响之下。如同提线木偶,看似自由,线头却始终攥在“天道”手中。一旦天道有变,或与天道意志相悖,轻则道行大跌,重则遭天道反噬,身死道消!
其三,亦是最大隐患——三尸合一之难,近乎登天!
善恶二尸尚可凭借大毅力、大智慧斩出。但那最后的“执念之尸”,乃是修行者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我执”,是道心之锚!斩出此尸,几乎等同于否定自身存在的根本意义。而要在否定之后,再将其与善恶二尸完美融合,重归“本我”,其难度之大,心魔之险,远超前面所有步骤的总和!稍有不慎,便是三尸反噬,真灵蒙昧,沦为只知遵循天道运转的……傀儡!
“此法,看似坦途,实为绝路旁的一条险峻小径。”盘古真灵中念头流转,“能借此踏足混元者,万中无一。而能真正三尸合一,挣脱桎梏者……更是渺茫。”
祂的目光,穿透无尽时空,落在了紫霄宫中,那高坐蒲团,宝相庄严的鸿钧身上。
在盘古的视界里,鸿钧周身缠绕着密密麻麻的因果线,其中绝大部分已通过斩尸转移,但其元神最深处,那与造化玉碟残片、与天道本源连接最为紧密之处,一丝极其隐晦、与鸿钧自身仙道元神格格不入的、带着“命运”气息的冰冷意志,正如水银般,悄无声息地渗透、潜伏。
“原来如此……”盘古明了。
这斩三尸之法,不仅仅是天道用来快速培养“管理者”的工具,更是那窃取了天道权柄的“命运神魔”残魂,精心编织的一个陷阱!
一个筛选合格“容器”,乃至最终鸠占鹊巢的陷阱!
鸿钧,这位仙道始祖,洪荒第一位圣人,从走上斩三尸之路开始,便已半只脚踏入了命运的棋局之中。
他越是依赖此法,与天道联系越深,那“命运”的意志侵蚀便越彻底。
待到他合道的最关键、也是最脆弱的时刻,便是“命运”夺舍重生,彻底取代他的最佳时机!
“好算计。”盘古淡漠评价,却并无多少波澜。对祂而言,这不过是蝼蚁间的博弈,只是这博弈的棋盘,是祂亲手所辟的天地。
祂的目光扫过那些听得如痴如醉的三千紫霄客。
三清面露沉思,似有所得,亦有所疑;
女娲眸光闪动,造化气息与那斩尸之法隐隐共鸣,却又带着一丝本能的疏离;
接引、准提面露疾苦,眼中却闪烁着精光,显然在竭力推演此法与西方之道的契合处;
帝俊、太一气势昂然,将此法视为统御洪荒、提升妖族实力的捷径;
十二祖巫则大多面露不屑,他们只修血脉肉身,不修元神,此法于他们如同鸡肋……
红云听得摇头晃脑,满面红光;
镇元子抚须沉吟,地书气息沉凝;
鲲鹏眼神阴鸷,不断算计;
冥河老祖周身杀意与那斩尸理念隐隐冲突……
众生百态,尽收眼底。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盘古的真灵再次归于沉寂前的最后一道念头划过,“道,已摆在那里。如何选择,能否看破虚妄,走出自己的路……便是尔等各自的缘法与劫数了。”
“而这鸿钧之道……瑕已掩瑜。”
这一句定论,如同无形的烙印,刻印在洪荒的本源之中,虽不为人知,却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颠覆一切的关键。
不周山巅重归绝对的寂静,唯有混沌气流永不停歇地奔涌。
盘古的“注视”悄然收回,再次沉入那融合道则与道果的漫长旅程。
但祂今日这无声的“点评”,却像一颗注定要萌芽的种子,深埋于这方天地的命运底层。
只待时机成熟,便可破土而出,撼动那被“命运”精心编织的既定轨迹。
紫霄宫中,道音依旧隆隆。
鸿钧宣讲正至精妙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无人知晓,他们奉为圭臬的圣人大道,在那位开天辟地的至尊眼中,竟是一条遍布荆棘、尽头莫测的……歧路。
洪荒前路,迷雾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