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的晨露还未干透,苏清寒已握着剑站在场中。几个新来的弟子围在一旁,眼神里满是好奇——昨日他们就听说,这位曾制服蛊患的师姐,剑招里能凝出淡银微光。
“师姐,您的剑为什么会发光呀?”最小的弟子阿禾忍不住发问,手里的木剑还攥得有些紧。苏清寒闻言,收剑回鞘,指尖轻轻点了点阿禾的木剑:“不是剑发光,是气息。”她说着,引导阿禾抬手挥剑,同时将一丝蚕心的温和灵气渡过去——木剑划过空气时,竟也带起了一缕极淡的银芒,引得弟子们一阵惊呼。
“哇!我也能做到!”阿禾兴奋地又挥了几下,苏清寒笑着点头,目光却落在演武场角落的老槐树上——那里曾是柳玄教她练剑的地方,树干上还留着当年两人练剑时不小心留下的剑痕。
林砚提着食盒走来时,正看见这一幕。他将食盒放在石阶上,喊了声“先歇会儿”,里面是热腾腾的米粥和腌菜,还有苏清寒爱吃的桂花糕——这几日他总想着帮她补补身子,毕竟之前遭了不少罪。
苏清寒走过来坐下,咬了口桂花糕,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昨日去藏经阁整理旧物,发现了一本柳玄师兄的剑谱。”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裹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蚕心剑谱”四个字,是柳玄的笔迹。
林砚凑过来看,翻开第一页,里面夹着一片干枯的桑叶标本——叶片完整,叶脉清晰,正是月蚕窟里常见的品种。“这剑谱……好像是他专门为你写的。”林砚指着页边的批注,“你看,这里写着‘清寒练剑时手腕易僵,可借蚕心之气柔化’,还有这里,‘剑招需刚柔并济,如蚕吐丝,绵而不断’。”
苏清寒的指尖抚过批注,眼眶微微发热。她想起当年柳玄总说她剑招太急,握着她的手腕一点点调整,那时她还总嫌他啰嗦,如今再看这些字,才明白他的用心。“他早就想到,我会用到蚕心之力。”她轻声说,将剑谱抱在怀里,像是抱住了一段温暖的旧时光。
午后,两人带着剑谱去了后山的竹林。苏清寒按照剑谱上的招式练剑,蚕心的灵气顺着剑招流转,淡银的剑光在竹林间穿梭,竟引得周围的竹叶纷纷飘落,像一场银色的雨。林砚在一旁看着,忽然发现她的剑招比往日更流畅,少了之前的紧绷,多了几分自然的柔和——那是真正与蚕心之力融合后的状态。
“原来这就是蚕心剑。”苏清寒收剑时,竹叶刚好落在她的肩头,她笑着看向林砚,“柳玄师兄的剑谱,果然有用。”林砚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那里有几株刚冒芽的桑树苗,是前几日他们回来时种下的,用的是月蚕窟里带回来的桑籽。
“等这些桑树长高了,说不定还能养出月蚕。”林砚指着小树苗,苏清寒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阳光下,嫩绿的芽尖泛着微光,像极了当年柳玄递给她半颗蚕心时,眼里的希望。
夕阳西下时,两人并肩走回宗门。苏清寒手里拿着那本剑谱,怀里揣着柳玄留下的桑叶标本,掌心的银绿玉佩虽不发光,却能让她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曾护着她的人,那些温暖的过往,从未真正离开。
回到住处,苏清寒将剑谱放在案上,旁边摆着玉佩和桑叶标本。她看着这三样东西,忽然笑了——蛊患已除,故人留韵,新叶初萌,往后的日子,就该这样,平淡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