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维监测站的观测屏前,小棠盯着南境方向的信号——经过星信号增幅器的升级,原本微弱的信号已变得清晰,却附带了频繁的红色预警:“南境荒原爆发‘星尘风暴’,风速达每小时80公里,星脉表面出现磨损,避难所信号时断时续。”
“南境的星尘风暴会裹挟尖锐的星尘颗粒,不仅能刺穿普通星力护罩,还会磨损星脉表层,”北境避难所的李伯通过通讯器提醒,“我们有应对沙尘的旧经验,但星尘更棘手,得准备专门的‘防星尘屏障’。”西境的幸存者阿岚也补充:“我去过南境边缘,风暴中会出现‘星尘漩涡’,能把人卷向破损星脉,得提前规划避险路线。”
小棠立刻组建“双维应急探索队”:阿月带着升级的通讯器,负责在风暴中维持三境(北境、西境、探索队)联动信号;阿明联合北境工匠,将土纹石与防浊涂层结合,制成“防星尘护盾”;西境的阿岚做向导,携带标注漩涡区域的草图;自己则手持四象阵盘,准备用引力场搭建临时“星尘导流带”,避开星脉破损处。
踏入南境荒原时,天空已泛起土黄色——星尘风暴正从远处逼近,空气中的星尘颗粒刮在护罩上,发出“沙沙”的刺耳声。“启动护盾!”阿明立刻展开土黄色护盾,将探索队笼罩,可风暴很快增强,护盾表面开始出现细小裂痕。“用引力场导流!”小棠立刻调整力场,淡金色的“导流带”顺着风暴方向展开,将大部分星尘颗粒引向空旷区域,护盾的压力瞬间减轻。
刚靠近南境避难所,通讯器突然中断——星尘旋涡卷断了临时通讯线,避难所的金属门也被星尘刮得变形,无法打开。“西境的阿岚,你带两人绕去避难所后侧,用土纹石撬门;阿月,你尝试连接北境的备用通讯塔,恢复三境信号;阿明,我们去修复被漩涡破坏的星脉节点,只有星脉通了,避难所的内部通讯才能重启!”小棠快速分配任务。
阿明蹲在破损星脉前,发现表层已被星尘磨出深沟,露出里面的能量管线:“得用‘双纹补修法’!先用水纹冷却管线,防止修复时能量外泄,再用土纹石混合星砂,填补磨损处。”小棠立刻让阿月分出水纹能量,蓝光裹住星脉管线,阿明则将混合材料精准填入深沟——很快,星脉重新亮起金光,避难所的内部通讯也同步恢复,门后的幸存者终于打开了门。
“风暴每半个月就来一次,我们的星脉已经修了三次,物资快耗尽了,”南境避难所的首领老周叹道,“要是再没有支援,下次风暴可能撑不住。”小棠立刻召集三境代表开远程会议,提出“三境应急联动机制”:“北境提供防星尘护盾的制作技术,西境分享避险路线经验,南境记录风暴数据,以后任何一境遇到危机,另外两境需在1小时内提供物资或技术支援,双维监测站作为中枢,协调寒月谷的后备资源。”
林砚的声音很快从通讯器传来,还附带了《双维应急手册》的电子版:“这个机制很好!寒月谷会为三境配备‘应急物资箱’,里面有快速修复星脉的工具和抗风暴药物,以后每月会根据三境的风暴、星尘数据,升级防护装备。另外,我们监测到东境方向有微弱星力反应,等三境稳定后,可以尝试探索。”
当晚,南境避难所的广场上,三境的幸存者一起搭建“星尘预警塔”——北境的工匠安装传感器,西境的人绘制预警范围图,南境的人加固塔基,小棠则用四象阵盘将预警塔与三境的星脉连接,屏幕上,北境、西境、南境的信号点连成稳固的三角形,旁边标注着“东境待探索”的小字。
小棠望着预警塔顶端闪烁的红光,突然想起第一次独自值守监测站的日子——如今,守护已从“一人带队”变成“三境联动”,从“星轨支援”变成“双维共建”。她握紧手中的四象阵盘,对着通讯器轻声说:“下次探索东境,我们可以让三境的年轻人一起加入,让守护的经验在更多人手里传承。”
通讯器那头,柳玄的声音带着笑意:“这正是双维守护的意义——不是靠某个人,而是靠一群人,把每一次危机,都变成联动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