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刚把月露草的蓝晕润得透亮,谷口就来了群特殊的客人——周边三个村落的长老,身后跟着扛着木梯、抱着陶瓮的村民,为首的正是上次受助的邻村村长。
“清寒姑娘,林砚先生!”老村长举着个缠着蚕丝的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联防”二字,“上次邪藤被除后,我们琢磨着,瘴雾说不定还会冒头。不如各村联手,学着寒月谷的法子护着这片山!”
苏清寒刚接过木牌,寒月石的光晕就从禁阁东墙透出来,轻轻绕着木牌转了圈。“柳玄长老在手札里提过,‘独谷难守,众村为屏’。”她展开手札新页,上面早有柳玄画的简易山形图,“我们可以建三层防线:外围用月露草当预警,中层埋蚕丝绊索,核心处设晨露祭坛。”
林砚补充道:“蚕丝绊索要混着晨露煮过,一触邪祟就发光;月露草田按村落分片管,每天辰时互通消息。”阿桃立刻捧着《寒月谷守护录》上前,翻到“邪藤处理法”那页:“这是我们上次除藤的经验,蚕丝缠根时要留活结,方便后续更换!”
各村长老听得认真,其中一个长老突然拍腿:“我们村有块老桑林,能养新蚕!以后蚕丝不用总麻烦寒月谷!”另一个村的织娘举起绣绷:“我们能把蚕丝绣成预警符,贴在村口木牌上!”
午后,众人在谷口空地支起长桌,把柳玄的山形图拓在麻布上。林砚用炭笔圈出三个红点:“这里、这里、这里是山坳风口,最易积瘴雾,先建预警点。”阿桃领着几个年轻弟子,教村民如何用蚕丝绑定月露草——“草叶蔫了就说明有邪祟气,蚕丝会泛红光!”
村民们学得飞快,转眼就把二十多个陶瓮埋进了山路边,瓮口盖着沾了晨露的蚕丝网,里面插着月露草。“这瓮是听声的!”林砚敲了敲陶壁,“邪祟动时,草叶蹭着蚕丝响,瓮里能传十里地!”
傍晚时,第一座“联防祭坛”在谷口立了起来——石台铺着织娘绣的蚕丝布,上面摆着四村的信物:寒月谷的晨露陶碗、邻村的桑枝、西坡村的草药、北沟村的泉水,都缠着一缕莹白蚕丝。苏清寒将柳玄的手札放在中央:“这手札当信物,各村轮流保管,每月十五来寒月谷换页新的法子。”
寒月石的光晕突然从东墙飘来,顺着蚕丝布漫过所有信物,在布中央凝成个淡蓝的结。“是柳玄长老和师父在应许呢。”苏清寒轻声说。老村长摸着光晕,眼眶发热:“以后啊,这片山就不是各守各的了!”
夜深时,阿桃趴在桌前,在《守护录》添了张“联防分布图”,旁边画着个小小的蚕丝结。林砚看着图,突然指向山外的迷雾处:“下次该查查瘴雾的源头了,总不能一直被动防御。”苏清寒望着窗外,蚕丝林的轻响混着远处村落的犬吠,格外安稳——连盟的第一声啼鸣,已在晨露与蚕丝的共鸣里,落进了这片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