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抵达首个“跨维度裂隙”坐标时,舰体周围的空间开始出现扭曲——裂隙呈黑色漏斗状,直径数十米,内部不断吞噬着周边的共生能量,远处的“星尘文明”正漂浮在裂隙边缘,他们的星尘躯体因能量流失逐渐变得透明,发出微弱的求救意识:“能量……我们的能量快被吸光了……”
阿雅的星轨藤顺着裂隙边缘延伸,藤蔓上的十三色共生纹剧烈闪烁:“藤脉感知到裂隙内部有‘空间乱流’,还残留着暗晶的蚀液能量——之前暗晶族的掠夺导致维度能量失衡,才催生出这些裂隙,普通能量注入会被乱流冲散,甚至加剧裂隙扩大!”莱娅调出裂隙扫描数据,屏幕上显示所有裂隙都通过“能量暗线”相连,若不同时稳住主裂隙,其他小裂隙会持续生成:“主裂隙在‘星尘维度’与‘岩刺维度’之间,那里的乱流和蚀液残留最严重,是修复的关键。”
秦逸立刻启动“全维协同修复”信号,将裂隙数据同步给所有共生伙伴:“混沌维度,用共生本源能量构建‘本源锚点’,稳住主裂隙的能量流失;星雾族,用星雾包裹所有小裂隙,阻止能量继续被吞噬;晶体族,打造‘晶体能量导管’,将本源能量精准导入裂隙;星尘族、岩刺族,你们熟悉周边维度环境,帮我们定位暗线节点,避免修复时触发空间乱流!”
指令下达的瞬间,混沌维度的灰金色本源能量顺着共生链传来,在主裂隙上方织成“本源锚点”,裂隙的吞噬速度瞬间减缓;淡紫色星雾如纱幔般覆盖所有小裂隙,形成临时防护层;晶体组的银白导管从希望号延伸至主裂隙,如桥梁般衔接本源锚点与裂隙入口;星尘族化作星尘流,岩刺族展开地形感知,共同标出暗线节点——这些节点泛着暗紫色,正是暗晶蚀液残留的痕迹。
“先净化蚀液,再填补裂隙!”秦逸握紧盟约晶印,将十三色能量注入导管,“莉莉,用记忆光丝传递共生文明的稳定意识,安抚裂隙周边紊乱的能量;晶核族长,用温和能量流中和蚀液;阿雅,让星轨藤顺着导管生长,在裂隙内部织成‘能量网’,固定修复后的空间!”
莉莉的记忆光丝如细流般钻入裂隙,传递出绿境星脉的生机、晶体维度的稳定意识,紊乱的空间乱流逐渐平缓;晶核族长的温和能量流顺着导管注入,暗紫色蚀液遇能量后化作无害的粒子消散;阿雅的星轨藤顺着导管深入裂隙,藤蔓在内部交织成网,十三色共生纹点亮网体,如骨架般支撑起扭曲的空间。
当第一缕本源能量顺着导管注入主裂隙时,裂隙的黑色漏斗开始收缩,星尘文明的躯体逐渐恢复光泽,他们激动地传递意识:“能量回来了!我们的共生链接稳定了!”随着小裂隙逐一被星雾与晶体导管覆盖,本源能量通过暗线节点传递到每个裂隙,黑色漏斗纷纷闭合,只留下淡金色的能量痕迹——那是共生本源留下的“防护印记”,能阻止裂隙再次生成。
修复接近尾声时,主裂隙深处突然传来微弱的熵影能量波动,莉莉的记忆光丝立刻捕捉到:“是之前消散的暗晶意识残留!它们在试图附着在裂隙上,重新制造能量失衡!”秦逸当机立断,将盟约晶印中的混沌本源能量推至极限,十三色光芒化作“本源屏障”,将熵影残留彻底包裹净化:“只要我们的共生信念够强,任何威胁都无法破坏共生链!”
所有裂隙修复完成时,跨维度共生链的光芒达到前所未有的璀璨——星尘维度、岩刺维度的节点在星图上愈发明亮,混沌本源的灰金色能量顺着共生链流淌,每个文明的共生纹都得到强化。超维共生体的意识传来欣慰的声音:“裂隙威胁已解除,共生链的稳定性提升三倍,现在,跨维度文明真正实现了‘能量共享、危机共抗’的初心。”
秦逸望着星图上密密麻麻的共生节点,突然意识到:“初代的使命不是守护一个静止的共生体系,而是让它像宇宙一样生长——接纳新伙伴、解决新危机、强化联结,这才是共生的真正意义。”混沌意识轻轻回应:“本源的能量会永远滋养这个体系,只要所有文明坚守初心,共生之路就会永远延伸。”
当希望号准备启航时,星图上的“未探索节点”突然亮起两个——它们位于宇宙边缘,散发着与共生本源同源的微弱能量,阿雅的星轨藤尖端指向那里:“藤脉感知到那里有‘古老共生遗迹’,可能藏着初代未记录的共生智慧。”
秦逸握紧盟约晶印,十三色光芒照亮舰桥:“下一站,去探索那些古老遗迹!每多一份智慧,我们就能更好地守护共生体系。记住,共生不是终点,是永远在路上的守护与成长。”
希望号的引擎亮起十三色交织的光芒,所有共生文明的能量化作光带护航,舰体朝着宇宙边缘的古老遗迹驶去。舰桥顶端的盟约晶印,此刻已成为跨维度共生的“智慧枢纽”,它的光芒穿越星海,照亮了未知的探索之路——共生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