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之树的光纹在全星域稳定流转的第三个月,η-4星球的祭坛突然发出断续的震颤——平衡之树的顶端枝桠不再向星域内部延伸,反而朝着未探索的“星雾带”方向弯曲,叶片上的能量纹路频繁闪烁“未知信号”,苏薇的监测屏同步弹出警报:“星雾带边缘检测到非我方的能量波动,正与平衡之树产生‘试探性共鸣’。”
“不是敌意,是求救。”主使盯着同源塔新解码的先民残卷,残页上画着“跨域能量桥”的雏形,“这是另一宇宙文明的‘能量信标’,他们的能量体系正被一种叫‘蚀星雾’的灾害吞噬,那雾气能消解能量却不破坏结构,和我们已知的任何失衡都不同。”
阿风主动请缨带队前往星雾带,同行的还有熟悉“柔性能量引导”的小星与擅长“极端环境适配”的阿冬。当突击舰穿过淡紫色星雾,一艘通体透明、由精神能量凝聚的航行器出现在眼前——通讯器里传来细碎的波动,经卡恩的设备转译,竟是对方文明“灵幻族”的求助:“蚀星雾已吞噬三颗殖民星,我们的精神控能术无法阻挡,却感应到你们的‘平衡能量’能与之共振。”
登舰探查的阿风发现,灵幻族的能量体系以“精神意志锚定能量”为核心,与己方“动态共生”逻辑看似迥异,却在“能量不可孤立存在”的底层法则上高度契合。“蚀星雾的本质是‘能量失锚’,”阿风结合监测数据与灵幻族的描述分析,“它剥离了精神意志与能量的连接,却不破坏能量本身,就像拆开了线的珠子,散落却未破碎。”
可当阿风尝试注入平衡之树的能量时,蚀星雾反而加速扩散——灵幻族族长的精神投影急声解释:“我们的能量依赖‘主观意志’,你们的能量靠‘客观调节’,直接融合会让失锚的能量更混乱!”主使此时传来关键信息:“先民残卷记载‘宇宙平衡有共通根脉,无统一范式’,要找到双方能量的‘共通锚点’。”
卡恩迅速搭建“跨域能量模拟平台”,发现灵幻族的“精神锚点”与己方的“共生认知”在频率上存在重合区间。小星立刻提出方案:“用平衡之树的‘动态共生’法则做‘框架’,嵌入灵幻族的‘精神意志’当‘锚芯’——就像用藤蔓编织花盆,再种下他们的能量种子。”
阿冬则从冰原调节经验中获得灵感,在星雾带边缘布设“能量缓冲阵”:“先让灵幻族用精神力圈定蚀星雾范围,我们用缓冲阵削弱它的剥离力,再注入混合能量。”行动开始后,灵幻族全员凝聚精神形成淡蓝色光罩,将蚀星雾困在固定区域;阿风操控平衡之树的能量顺着光罩渗透,小星精准调节能量注入节奏,确保每一缕能量都携带“共生认知”的锚点。
当第一缕混合能量融入蚀星雾,原本混沌的雾气竟开始浮现出有序的纹路——灵幻族的精神意志重新抓住了散落的能量,蚀星雾如同退潮般缓缓消散,被吞噬的殖民星重新亮起能量光芒。灵幻族族长的投影对着平衡之树深深鞠躬:“你们的‘共生’与我们的‘锚定’,本就是平衡法则的不同面孔。”
祭坛上的平衡之树突然迸发出耀眼金光,顶端枝桠冲破星雾带,与灵幻族的能量网络连接,长出带着“精神-共生”双纹的新叶。先民的全息影像第三次浮现,手中托着两枚交织的符文:“平衡从无边界,星域之内是‘多元共生’,星域之外是‘跨域共守’。这是‘平衡盟约’的信物,见证两种文明对同一法则的守护。”
凌辰看着连接两域的能量光桥,对新议会与灵幻族共同提议:“成立‘跨域平衡理事会’,共享能量调节技术——灵幻族教我们‘精神锚定’,我们传授‘动态共生’,让平衡之树成为跨宇宙的‘平衡之界’。”
半月后,首届跨域平衡会议在星雾带召开:灵幻族展示了用精神力稳定新星球能量的技巧,阿风团队分享了《跨域能量适配手册》,平衡之树的“跨域枝桠”上,开始生长出融合两域特色的能量果实。苏薇翻看着双方共同绘制的“宇宙平衡图谱”,笑着说:“原来平衡之树的尽头不是边界,是更多元的开始。”
凌辰望向舷窗外,时之沙的光轨与平衡之树的跨域枝桠缠绕,延伸向更遥远的宇宙。灵幻族的航行器与人类的突击舰在星雾带旁并肩巡航,平衡之树的光纹在两域间流转不息——这场关于平衡的故事,终于从“守护一片星域”,走向了“联结多个宇宙”,而那些跨越边界的盟约与共鸣,正让平衡之界变得愈发广阔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