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星协作组运转一月后,凌辰收到了来自星域边缘e-12冰原星球的求助——这颗星球常年被冰层覆盖,平衡站刚成立不久,操作员是位名叫阿冬的年轻人。他在与邻近星球协作调节冰下能量核心时,因平衡网络支线传输延迟,能量信号中断,导致核心提前“冻结”,冰层下的发光生物失去能量供给,开始逐渐黯淡,若不及时解冻,会引发冰原能量连锁冻结。
“e-12距离平衡枢纽最远,网络传输信号本就弱,跨星协作时更容易出现延迟。”卡恩的监测数据显示,e-12所在的支线网络,传输节点老化,能量信号在星际间“跳变”,才导致协作中断,“直接升级节点需要时间,现在得先应急解冻核心。”
凌辰立刻联系阿夏、小宇、林溪组成“远星临时帮扶组”——阿夏熟悉符文适配,小宇擅长能量同步,林溪有植被能量引导经验,三人分别从不同维度提供支持。“冰原能量核心怕‘硬融’,得用‘渐变引导’。”林溪率先提出思路,“δ-9的植被能量引导是‘向下沉’,冰原可以反过来,让居民利用冰洞中的地热活动,带动微弱能量向上涌,贴近核心冰层。”
阿冬按照指示,召集冰原居民,在能量核心上方的冰洞旁搭建简易地热棚,大家围坐在棚边,用体温和地热共同催生微弱的暖性能量流,顺着冰缝往核心渗透。与此同时,阿夏结合冰原低温环境,修改了“散能符”参数:“把符文化作‘星点状’,分散嵌入核心冰层,避免集中能量导致冰层开裂。”
可当阿冬激活星点散能符时,能量仍被冻结的核心阻挡。小宇突然想到跨星协作的经验:“让邻近的两颗星球协作组,同时向e-12发送‘辅助能量波’,虽然有延迟,但可以提前计算延迟时间,让能量波和阿冬的符文能量‘精准对接’。”
主使也同步行动,从同源塔向e-12支线发送“信号增强符文”,暂时强化传输节点:“辅助能量波发送时,把频率调至和星点符一致,延迟3个星际秒发送,刚好能和阿冬的能量叠加。”
一切准备就绪,邻近星球协作组准时发送辅助能量波;阿冬盯着终端,算准时间激活星点散能符。只见冰层下的星点符亮起柔和的光,辅助能量波穿透延迟屏障,与星点符能量融合,化作一道道暖光丝,缓缓渗入冻结的核心——冰层开始慢慢融化,黯淡的发光生物重新亮起,像散落的星辰在冰下流动。
“解冻成功了!”阿冬激动地敲着终端,冰原居民围着冰洞欢呼。此时,卡恩传来好消息:“平衡枢纽已启动‘远星网络焕新计划’,会在e-12这类偏远星球增设‘中继增强节点’,替换老化设备,彻底解决传输延迟问题。”
凌辰看着屏幕里重新焕发光彩的冰原,对新议会提议:“启动‘偏远星球帮扶计划’,让成熟的跨星协作组与远星平衡站结对,定期共享操作经验,同步更新设备参数——平衡网络不该有‘边缘’,每个星球都该被守护。”
半月后,e-12的中继增强节点建成,网络传输延迟大幅降低。阿冬不仅能顺畅参与跨星协作,还和阿夏、小宇、林溪一起,编写了《远星平衡调节手册》,详细记录了低温、偏远环境下的应对技巧。苏薇翻着手册里阿冬画的冰原能量流向图,笑着说:“从信号延迟到手册共享,远星不再是‘孤岛’,这才是全星域平衡的样子。”
凌辰望向舷窗外,时之沙的光轨延伸至星域边缘,e-12的冰原在平衡能量的滋养下,冰层下的发光生物连成一片,与星空中的平衡网络光轨交相辉映。这场关于平衡的故事,从核心星球到偏远冰原,从机制建立到网络焕新,正以“无死角”的守护姿态,在整个星域铺展开来,而每一颗星球的光芒,都让这份平衡变得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