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地图上湿地的淡青光点刚亮了十日,老城区的胡同深处就传来了轻细响动——扎着羊角辫的少年小胡同,正蹲在斑驳的老墙下,对着墙缝里“喵喵”叫的小猫发愁。小家伙不知怎么卡在了砖缝里,毛茸茸的身子缩成一团,爪子扒着墙灰直抖。小胡同趴在地上,指尖够不到它,赶紧点开共生地图,划过湿地的丹顶鹤光点,发了条带着胡同烟火气的视频:“小猫卡墙缝里了,怎么才能轻轻把它弄出来呀?”
视频顺着共生网的银纹传出去,最先回应的是城里的兽医,他拿着之前救助流浪狗的工具示意图:“小胡同,找根软树枝轻轻撬开砖缝,别用力碰小猫的爪子!我把诱猫零食的配方发给胡同口驿站的奶奶,让她帮忙做份,引小猫往外爬!”没过多久,湿地的小苇也发来消息,举着编鸟巢的软芦苇:“像搭鹤巢那样轻手轻脚,用软布垫在手上,别吓着它!”草原的阿古拉看到视频,也凑了过来:“等小猫出来,用软羊毛裹住它,像给小羊暖窝一样,别让它着凉!”
为了感谢大家,小胡同把奶奶做的老北京糖画装了三盒,有小猫、仙鹤、小羊的造型,托驿站奶奶寄了出去。兽医收到后,把糖画分给了救助站的孩子,拍了段“孩子们举着糖画喂小猫”的视频发到手札;小苇把糖画插在湿地的菖蒲丛里,拍了“小鸟落在糖画旁”的视频回赠,还附言:“胡同的甜,湿地的鸟都爱,共生就是藏在这些小甜里呀!”阿古拉则把糖画和羊毛毡摆在一起,拍了段“草原风吹着糖香”的视频,笑着说:“城市的糖和草原的毛,都暖乎乎的!”
雾林竹根下的晶芽,此刻正悄悄生出老砖红色的新纹路,顺着共生网往胡同深处延伸。当小胡同用诱猫灵食引着小猫从墙缝里爬出来时,晶芽飘出一缕带着糖香的微光,落在共生地图上,老胡同的位置亮起新光点,光点旁缀着小小的门墩图案,成了共生网最后一支“触角”。
这天午后,青羽灵鸟衔着小胡同寄糖画时用的竹签,飞过胡同、湿地、草原,落在每个驿站的共生纹旁。竹签碰到驿站的花草,老胡同的海棠花竟顺着银纹开遍各地:胡同驿站的门墩旁,海棠花映着灰墙绽放;湿地驿站的菖蒲丛里,混进了带着糖香的海棠;草原驿站的沙棘旁,海棠花顶着细雪开出淡粉的花。
更动人的是,新联结让共生地图织成了完整的圆——胡同的老砖红点与城市的光点相连,救助站的孩子跟着小胡同学“胡同里找流浪猫”的技巧;城市的光点与湿地的淡青光点交织,兽医的诱猫配方被小苇改成“湿地诱鸟小窍门”;湿地的光点又连着草原的暖黄光点,小苇的视频让阿古拉学会用糖渣拌草料喂小羊;而草原、高原、渔湾、山林、沙漠的光点,此刻都顺着银纹往胡同汇聚,像无数条线终于织成了完整的毯。
小胡同抱着裹在羊毛里的小猫,坐在门墩上对着手机喊:“我要和伙伴们给胡同里的流浪猫搭小窝,再在驿站放些猫粮!”胡同里的孩子们立刻拎着小木板赶来,有的钉猫窝,有的跟着驿站奶奶学做诱猫零食;高原的卓玛看到消息,发来“牦牛毛垫制作法”,让他们给猫窝铺软垫;沙漠的沙力则寄来一包沙枣干,说:“掺在猫粮里,给小猫补力气!”
夕阳斜照在胡同的灰墙上,小猫蜷缩在新搭的窝里,蹭着小胡同的手心。小胡同在初心手札上画了幅画:门墩旁,他抱着小猫,周围是阿古拉、卓玛、阿海、小杉、沙力、小苇的简笔画,头顶的共生地图光点连成了一个圆,圆心里是雾林的晶芽。旁边写着:“草原的羊、高原的牛、渔湾的海豚、山林的鹿、沙漠的骆驼、湿地的鹤、胡同的猫,我们都在共生网里,成了一家人呀!”
夜深了,共生地图上所有的光点——草原暖黄、高原暖褐、渔湾海蓝、山林翠绿、沙漠沙金、湿地淡青、胡同老砖红,还有城市的光点,此刻都连在一起,织成了一张覆盖天地的圆网,像夜空中最亮的银河。青羽灵鸟落在雾林的竹书架上,看着初心手札里满满一整本的画面,从阿石帮蚂蚁搬石,到小胡同救小猫,每一页都闪着暖光。而雾林的晶芽,此刻正将所有颜色的纹路缠在一起,开出了一朵小小的、五色的花,仿佛在说:“从竹根到天地,从一人到万家,共生的故事,终于圆了呀——但只要还有愿意伸手的人,这圆里的暖,会永远热下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