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坛的碎石堆上,银金光幕缓缓流转,将残留的蛊毒化作缕缕黑烟消散。林砚扶着苏云坐在石柱旁,苏清寒正用心灯的余焰为她处理伤口——月蛊族的圣焰能修复受损的血脉,淡银色的火苗舔过苏云肩头的蛊痕,黑紫色的毒素渐渐褪去,露出新嫩的肌肤。
“多谢你们。”苏云望着远处融入光幕的两族魂影,眼中满是感慨,“百年了,月蛊族与剑修终于能卸下‘守囚’的重担,真正让魂脉归位。”她话音刚落,插在地面的共生剑突然轻鸣,剑格图腾中渗出两道柔和的金光,落在林砚与苏清寒的眉心——正是林父与苏母的魂影残留的印记,像是完成了最后的嘱托,随后便化作光点融入光幕。
林砚抬手触摸眉心的印记,掌心突然传来温热感,之前熄灭的密钥玉佩竟在剑柄上重新亮起微光。红珠虽未恢复往日的亮度,却在表面凝成了新的纹路:一半是剑修的光脉图腾,一半是月蛊族的银叶纹,与共生剑的剑格完美契合。“玉佩吸收了魂脉的力量,现在能感应到囚笼深处的动静。”他将玉佩取下,贴在裂缝边缘,红珠映出蛊母蜷缩在囚笼底部的景象,它体表的融蛊符文黯淡了许多,却仍在缓慢蠕动,试图修复受损的本源。
“蛊母的根基未断,只是暂时被魂脉压制。”苏清寒蹲在裂缝旁,指尖拂过玉佩的纹路,“我们得加固囚笼的坛基,否则它迟早会再次破封。”她想起两族魂影消散前,在空中留下的模糊图案——那是圣坛最初的“两仪守阵”结构图,需要用剑修的光脉之力与月蛊族的月华之力共同催动,才能将囚笼与地脉彻底绑定。
三人立刻行动起来。苏云虽伤势未愈,仍凭借记忆画出守阵的阵眼位置;林砚则带着共生剑,在圣坛的十二根盘龙石柱上刻下光脉符文——每刻一道,剑身上的魂光便融入符文,让石柱重新焕发生机;苏清寒则用心灯的火焰点燃石柱旁的月华灯盏,灯盏中的银焰顺着地面的纹路流淌,与光脉符文交织成网,渐渐往裂缝下方的囚笼延伸。
可就在阵眼即将成型时,地脉突然轻微震动,裂缝中渗出的黑浆竟泛起了诡异的紫芒。密钥玉佩的红珠骤然发烫,映出囚笼底部的景象:蛊母正用残存的本源之力,催生着一批新的“蚀心蛊”,这些蛊虫体型微小,却能顺着地脉缝隙钻出,一旦扩散到山林,后果不堪设想。
“不能让蛊虫钻出来!”林砚纵身跃到裂缝边缘,将共生剑插入地面,剑刃的银金光芒顺着地脉蔓延,试图堵住蛊虫的通路。苏清寒立刻跟上,掌心贴在剑身上,血契纹路与剑格图腾共鸣,月华之力顺着光脉涌入地脉,将紫芒笼罩的区域冻结:“血契封脉,魂光净化!”她后颈的银叶纹身与石柱上的符文同步闪烁,那些被冻结的蛊虫瞬间被魂光灼烧,化作一缕缕黑烟。
苏云则趁机将最后一道月华符文刻入阵眼,十二根石柱的光芒同时暴涨,形成一道巨大的银金光阵,将整个裂缝彻底覆盖。光阵与地脉相连,每一次脉动都往囚笼中注入净化之力,蛊母的嘶吼声从深处传来,却越来越微弱,最终彻底沉寂。
当光阵稳定下来时,夕阳已透过云层洒在圣坛上。林砚拔出共生剑,剑身上的纹路愈发清晰,仿佛承载了两族所有的希望。苏清寒收起心灯,发现灯盏中的火焰竟比之前更盛,琉璃灯壁上多了一圈魂脉凝成的光纹——那是两族传承的印记,意味着心灯从此不仅是圣女的本命灯,更是两族魂脉的载体。
“圣坛保住了,但两族的传承还需要延续。”苏云望着远处的山林,眼中露出期待,“月蛊族还有一些散落的族人,剑修也未必没有遗脉,我们可以派人去寻找,让他们回到这里,重新学习共生之术。”她的话让林砚与苏清寒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他们不仅要守住圣坛,更要让剑修与月蛊族的共生誓约,在新时代延续下去。
就在此时,圣坛外的山林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三只羽毛泛着银光的小鸟落在盘龙石柱上,它们的脚爪上缠着细小的魂光,正是之前被净化的混血蛊体所化。苏清寒伸出手,小鸟落在她的掌心,发出欢快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新生的喜悦。
林砚握紧手中的共生剑,剑刃指向夕阳:“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守囚者,而是传承者。”苏清寒点点头,将掌心的小鸟轻轻放飞,看着它们融入山林的微光中。密钥玉佩悬在两人之间,红珠的光芒与夕阳交映,在地面凝成一道“共生誓约”的完整图腾——那是两族新生的起点,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远处的山巅上,一道微弱的魂光闪过,正是剑修谷主与月蛊圣女的魂影,他们望着重获新生的圣坛,微微颔首,随后化作两道流光,融入天际的晚霞中。
圣坛的光阵仍在缓缓运转,银金光芒与月华之力交织,守护着这片承载了百年恩怨与希望的土地。而林砚与苏清寒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将带着两族的传承,寻找散落的族人,重建共生的家园,用共生剑与血契,守护这片土地,直到蛊母彻底消散,直到共生的誓言,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