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海眼的漩涡比上次更烈,暗红浊浪裹着碎灵脉结晶翻涌,十二根封渊柱上的上古护纹忽明忽暗——那缕飘来的浊丝灰烬,竟引动了浊渊种深处的残力,无数背覆裂脉咒的浊兽从漩涡中跃出,戍卫阁战士的灵甲碰撞声、浊兽的嘶吼声搅得海面不得安宁。
“各阁就位!”老议伯的声线透过传讯符传遍全场:灵源阁老源伯率人守在灵脉汇流口,绿光顺着七条主灵脉铺开,死死抵住浊气倒灌;文脉阁老文伯捧着《灵战余录》,指尖划过新显的“封渊终章”,确认灵植之心需嵌入浊渊种核心;育幼阁老育伯提着育灵池水,站在最前的封渊柱上,随时准备补注生气;而阿澈握着灵植之心,盾面抗浊纹已亮起金光,小萤的清浊蛊群(植蛊、婴蛊、卫蛊等各品类)在他周身织成彩网,星芽的星砂阵盘则与十二根封渊柱全对接,蓝光如银线般缠住每一根柱身。
“浊渊种要破晶而出了!”老卫伯的玄铁枪刺穿一只浊兽,枪尖溅起的浊汁落在封渊柱上,柱身裂痕瞬间扩大。话音刚落,漩涡底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暗红的浊渊种晶核挣脱了暂封的灵光,裂脉咒纹如蛛网般蔓延,七条灵脉同时剧烈震颤,老源伯的绿光险些被压回灵源阁。
“送灵植之心下去!”老文伯急喊,指尖将《灵战余录》的封渊咒注入传讯符,“需借三族护纹开道,用育灵池水润根,让它顺着灵脉扎进晶核!”
阿澈纵身跃向漩涡,小萤的蛊群立刻散开,彩网挡住扑来的浊兽;星芽调阵盘蓝光暴涨,十二根封渊柱同时亮起,在漩涡中撑出一条光道;老育伯将育灵池水洒向光道,淡粉水珠落在灵植之心上,晶石表面的藤蔓纹瞬间疯长,顺着光道往漩涡底钻。
可刚到半途,浊渊种突然喷出一道浓黑浊柱,直扑灵植之心——那是它最后的残力,竟想将晶石染浊!“用蛊群护晶!”小萤一声令下,所有清浊蛊扑向浊柱,背甲纹路拼成“三界护纹”,浊柱撞上彩网,瞬间化作白烟。
阿澈趁机加速,穿过光道抵达漩涡底——浊渊种晶核就在眼前,裂脉咒纹正吞噬着灵脉生气。他握紧灵植之心,将老源伯的源护纹、老卫伯的卫护纹、老文伯的文护纹灵光同时注入晶石,再猛地将其按向晶核核心。
“嗡——”灵植之心的藤蔓纹瞬间炸开,莹白藤蔓如活物般缠住晶核,顺着裂脉咒纹往深处钻,育灵池水的生气、灵脉的七彩灵光、三族护纹的金光,全顺着藤蔓涌入浊渊中。晶核上的暗红浊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裂脉咒纹渐渐淡化,七条灵脉的震颤慢慢平息,连漩涡的浊浪都开始变清。
当最后一缕浊气被藤蔓吸收,浊渊种晶核彻底化作莹白,与七条灵脉紧紧缠在一起,藤蔓从晶核中钻出,顺着灵脉爬向三界各处,最终在每座阁的核心处开出一朵淡绿灵花——那是灵脉与三界阁相连的印记。
漩涡渐渐停止转动,界海眼恢复了澄澈,日光穿透海面,照在十二根完好如初的封渊柱上,柱身上古护纹与新的灵脉纹交织,化作“三界脉合”的永护符。
“成了!”老卫伯的笑声最先响起,戍卫阁战士们举起武器欢呼,浊兽的尸体在澄澈海水中渐渐消散。老源伯摸着灵脉汇流口的绿光,长舒一口气:“灵脉活了,以后浊气再无源头可出。”老育伯望着灵植之心开出的灵花,笑着将育灵池水洒向海面:“这花会守着灵脉,生生不息。”
阿澈从漩涡底浮出,灵植之心的藤蔓仍缠在他手腕上,化作一枚淡绿纹章。小萤的清浊蛊群落在纹章上,背甲纹路与藤蔓纹完美契合,星芽的阵盘则显示:三界灵脉生气指数回升至99%,各阁守护状态全满。
夕阳西下时,众人聚在界海眼的封渊柱旁,老文伯将《灵战余录》放在最中间的柱顶,书页自动翻到最后一页,新写的“永护之约”在灵光中闪烁:“三界阁脉合,灵植护根源,浊渊永封,生生不息。”
阿澈望着远处各阁方向亮起的灵花光,忽然道:“以后每年今日,咱们都来这儿聚一次吧,看看灵脉,看看这些灵花。”小萤点头,蛊群在她指尖绕了一圈,化作一朵迷你彩花;星芽调了调阵盘,将界海眼的灵脉数据存进晶片:“我会定期来检修,保证封渊柱的灵光不会暗。”
各阁主相视一笑,伸手叠在一起,三族护纹的灵光、灵植之心的绿光、各阁的守护光,在他们掌心凝成一枚七彩纹章,落在封渊柱顶——那是三界永护的见证。
海风吹过,带着灵花的清香,界海面上泛起七彩涟漪,七条灵脉如银蛇般在海下穿梭,将生气送往三界每一处角落。再无浊气侵扰,再无灵脉断裂,唯有三界阁相连、灵脉相合的永护之约,在时光中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