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魂泉边的草丛里,传来一阵细碎的“吱吱”声。阿瑶攥着发光的丝囊,蹲在草前小声喊:“小松鼠,出来呀,我不抓你。”丝囊的冰蓝光顺着她的指尖,轻轻扫过草叶,照亮了藏在根部的小家伙——一只灰毛小松鼠,右前爪沾着泥,缩成一团,像是受了伤。
“小师兄!快来!”阿瑶急得回头喊,声音里带着点哭腔。正在泉边整理草药的小师弟连忙跑过来,看见小松鼠的爪子,立刻想起苏清寒教过的“辨伤护微”:“别碰它,爪子好像被刺扎了,得先把刺挑出来。”
他从口袋里摸出苏清寒给的小银针(用来挑草药刺的),又让阿瑶把丝囊的光调亮些,刚好照在松鼠的爪子上。指尖的蓝光轻轻覆在松鼠身上,试着安抚它的情绪——之前护药苗时练的“柔化蓝光”,现在刚好能用。果然,小松鼠不怎么发抖了,乖乖缩在阿瑶的掌心。
“挑刺时要轻,像抽蚕丝时找丝头一样。”小师弟想起林砚教的“稳劲”,屏住呼吸,用银针慢慢挑出松鼠爪子里的小刺。阿瑶则用另一只手托着丝囊,让光始终暖着松鼠的身子,小声念叨:“别怕呀,挑完就不疼了,我给你吃坚果。”
刚挑出刺,小松鼠突然动了动,爪子蹭到了小师弟的指尖。阿瑶连忙把口袋里的烤坚果递过去,小松鼠闻了闻,慢慢叼起一颗,眼睛里的警惕少了些。可它的爪子还是有点肿,小师弟想起药田的紫苏叶能消炎,连忙跑回去摘了片新鲜的,用牙齿轻轻嚼烂,再用丝囊的光烘成软团,敷在松鼠的爪子上。
“这样就好了吗?”阿瑶看着松鼠爪子上的紫苏团,眼里满是期待。小师弟点点头,又用蓝光轻轻裹着爪子,像给它盖了层薄光罩:“苏师姐说过,紫苏叶能消炎,蓝光能帮它长好得快。我们把它放在槐树下的窝里,明天再来看它。”
两人小心翼翼地捧着小松鼠,往后山的槐树林走。阿瑶突然想起什么,从丝囊里摸出那片晒干的槐花瓣,轻轻放在松鼠窝里:“给你当垫子,闻着香,睡得好。”小师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护药苗时的紧张,忍不住笑了——阿瑶已经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了。
刚把松鼠放进窝,就看见林苏提着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刚采的野果(用来给蚕丝染色)。林砚看见松鼠窝里的槐花瓣,笑着说:“连小动物都能收到你们的心意,这才是共生的真意——守护不分大小,不管是人,还是山里的小生灵,都是寒月谷的一部分。”
苏清寒蹲下身,轻轻碰了碰松鼠爪子上的光罩,冰蓝光与小师弟的蓝光缠在一起,让光罩更稳了:“紫苏叶敷三天就好,每天来换一次。阿瑶可以试着用丝囊的光给它‘补暖’,就像给丝囊补能量一样,心意到了,它好得更快。”
阿瑶连忙点头,伸手摸了摸丝囊:“我每天都来,还给它带坚果,等它好了,我教它认共生纹的光,以后它看见蓝光,就知道是朋友!”
夕阳西下时,两人坐在槐树下,看着小松鼠在窝里啃坚果,爪子上的光罩泛着柔和的光。小师弟给阿瑶讲他第一次护药苗时的糗事——蓝光晃得太厉害,把苗叶都烘蔫了,还是林师兄帮忙救回来的。阿瑶听得咯咯笑,丝囊的光在她手里晃来晃去,像个小灯笼。
林苏并肩站在不远处,看着两个孩子的身影,掌心的共生光悄悄碰在一起。他们知道,寒月谷的守护从来不是静止的——从对抗维度博弈的“大事”,到帮小松鼠治伤的“小事”,从林苏的引导,到小师弟的实践,再到阿瑶的模仿,共生的暖意正顺着每一个细微的举动,延伸到谷里的每一个角落,连山里的小生灵,都成了这份守护的一部分。
回去的路上,阿瑶拉着小师弟的手,叽叽喳喳地说以后要学更多共生术:“我要编好多发光的丝囊,给小松鼠、小兔子,还有药田的小苗苗,让它们都有光护着!”小师弟笑着点头,掌心的蓝光轻轻蹭了蹭阿瑶的手背——他知道,这份从自己手里接过来,又传递给阿瑶的守护,会像槐树林的根一样,在寒月谷扎得越来越深,长得越来越茂。